做生意肯定要賺錢,但做生意又不能只想賺錢。馬雲的最高境界是不以賺錢為目的,而又賺到了錢。
先說一個類似段子有故事。李連杰曾邀請馬雲合夥開公司,馬雲同意了,但提出了三條要求:一是三年內不賺錢;二是五年內不能死;三是不碰房地產。
對於很多生意人來說,第二條大家肯定會一致同意,第三條可以勉強接受,唯有第一條最讓人匪夷所思。因為做生意賺錢是天經地義的,哪有三年內不賺錢的呢?
而這就是馬雲的聰明所在。其實很多人做生意沒成功,不是因為能力問題和產品問題,而是因為價值觀問題。
馬雲說,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不應該太多考慮與錢有關的事,那些都不是戰略問題。一個公司一開始就想著賺錢,眼裡只有短期的利益,沒有長期穩定的發展規劃,要想活得久、活得好就非常難了。
那開公司應該如何賺錢呢?其實我們仍然可以用阿里巴巴的案例來說明。阿里巴巴一開始就提出了「讓開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價值觀。在這個價值觀的理念下,阿里人想的不是怎麼賺客戶的錢,而是如何讓客戶把做生意變得容易。
馬雲曾對員工說過,如果客戶身上有50元錢,你想賺他5元錢,這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要改變想法,不要想著賺客戶身上50元錢的5元錢,而是幫助客戶用50元錢賺到500元錢。如果我們做到了,不用我們說,客戶也會願意給我們5元錢。
說到底,這就是不要以賺錢為目的地做生意,而是要以幫助客戶為目的地做生意。誰做到了,賺錢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這也是馬雲向李連杰提出第一個條件的原因。
任正非其實也表達過相似的意思,他說,我們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只賺合理的利潤,把更多的利潤讓給合作方與消費者。這樣才是合作的長久之計。
不得不說,馬雲、任正非的境界確實與我們不一樣,他們考慮的問題總是我們很難想到的,他們的格局、視野和遠見,是我們學習的標杆。所以每次聽他們的演講、看他們的視頻、讀他們的書,都是收穫滿滿。
比如這套「中國著名企業家傳記」,一共有四本,包括《馬雲傳:阿里巴巴二十年歸來》《任正非傳:中傳有為》《雷軍傳:成功是規劃出來的》《董明珠傳:獨立女性奮鬥範本》等,閱讀這些書,就像與四位優秀企業家面對面地交流,每次閱讀每次都有新的收穫。
這套書不僅內容豐富、精挑細選,而且內文用紙高級,封面精裝,閱讀體驗舒適,對於那些希望了解馬雲、任正非等企業家的朋友,希望從他們身上獲得啟迪的朋友,這是難得的一套好書。
話不多說,講重點,這套書原價196元,現在只需128元。也許對有些人覺得128元有點小貴,但是一定要明白,有時我們省下了一點小錢,錯過的可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大家說是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入下面的商品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