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現總人口達到13.95億人(2018年),「移動網民」(手機上網使用者)總數在11.34億左右。截至到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人均手機安裝58個APP,且在逐漸增長。
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國民平均每日在線休閒時間為4.9小時。
人均在線4.9小時!這麼長的在線時間,你都幹嘛啦?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是溝通
一般情況下,人們用最多的就是微信,平時的溝通交流、繳費轉帳、工作通知幾乎都是通過微信完成。
工作群、培訓群、學習群、家長群、朋友群、家庭群、社區群等等,哪一個群都不能退,隨時待命,隨時翻看。看得不勤快了,就可能把重要事情的通知落掉了。因此只要一閒下來,就趕緊翻開微信看看。
曾幾何時,工作時間是不允許看手機的,而現在你試試,半天不看微信……
二是學習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線上文化產業呈現供需兩旺的趨勢,知識付費產品迅速增長提質,學習內容的專業性和豐富性、學習方式的便捷性和多樣性、學習時間的靈活性和可控性,都使終身學習成為常態。
微信讀書、網易公開課、喜馬拉雅、十點讀書、樊登讀書、荔枝微課、有書、得到等等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人們增智增值的助力平臺。
學習平臺中閱讀、寫作、理財、考證、英語、樂器、健體、美容、美食等內容包羅萬象,層出不窮。手機的便捷性,讓零碎時間得以充分利用,上下班路上都成了重要的學習時間。
三是賺錢
很多網民通過快手、抖音、淘寶等平臺直播賣貨、直播帶貨賺錢,開網店養家。
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實現爆發式增長。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人,較2018年年底增長1.63億人,佔網民整體的62.0%。其中,2019年興起並實現快速發展的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2.65億人,佔網民整體的29.3%。
連格力電器老總董明珠也邁進了直播銷售的行列。她今年進行了八場直播銷售,累計銷售額達到了341.8億,戰績驚人。
四是休閒
通過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百度、騰訊、搜狐等APP和搜尋引擎,看電影電視劇,看娛樂資訊新聞熱點,了解時事政治,關心國內外形勢。當然也包括打遊戲。
五是購物
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通過淘寶、唯品會、京東、噹噹等APP進行網上購物嗎?就告訴你一個數據——馬雲說:「每天晚上有1700萬人在淘寶上閒逛,就是不買東西,我也不知道他們在幹嘛!」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1649億元,其中網購達106324億元,佔比1/4。
僅就2019年的「雙十一」這一天,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達14820.7億元。什麼概念?這些數據算下來,相當於在全國範圍內每人下單超過一筆,人均消費為1000元。
今年「雙十一」,天貓開局14秒銷售額破十億;1分36秒成交額破100億。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11成交額達4982億元,再次創下新高。
六是導航
通過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找到要去的地方。導航雖然不是每天都用,但也是經常使用的APP。在百度地圖十五周年慶典上,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瑩宣布:智能語音助手用戶量破 4 億,個性化語音包每日播放次數達 1 億。
現在算一算,你平均每天在線時間是多少小時?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吧?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顯示,27.3%的受訪者每天在線休閒時間在1~3小時,25.6%的受訪者每天在線休閒時間為3~5小時,16.2%的受訪者每天在線休閒時間為5~8小時。
手機幾乎真成了我們離不開的身體器官,早上一睜眼得看看手機,晚上睡覺最後放下的也是手機。
想一想,如果手機停流量、電腦停網一天,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