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有用的東西太多,哲學有什麼用?

2020-12-14 學到知識

摘要:鋼筋泥板之間,總需要一朵花的存在。

2020一個災難頻發的開端,疫情的暴發讓人們原本就焦慮無比的心,越加躁動,於是各種變現課程、理財課程、編程課程風生水起,當然,人們會像在給孩子報輔導班時問「能不能給孩子提分」一樣,問「能不能給我帶來收入?這個到底有沒有用?」

似乎所有東西都被標上了價碼,學會了這個,你就能得到什麼樣的酬勞、什麼樣的結果,「有用之學」越來越受到重視。那麼哲學有什麼用呢?

「無用」的哲學

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哲學不能烤麵包!」

其實在獲得利益的角度來看,哲學是無用的,它不能給我們帶來收益,也不能讓我們身價上漲。

所以,如果這個「用」的意思是功利,哲學將是一個無用的東西。

現在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學以致用」的,而哲學是「學以致知」的。「哲學」一詞來源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意思是「熱愛智慧」,而學習哲學的目的就與功利無關,只是對智慧與知識的熱愛。

無用之用

在《莊子》中,有那麼一則故事,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

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雲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

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聽了此話,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於己有為?」

方為大用

其實哲學也如同一棵大樹,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被看作無用的,但就像那棵大樹一樣,它真的沒用嗎?它綿延了數千年,可以為這片土地投下數裡蔭涼,又怎會無用?同樣的,哲學也是如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可能看來是無用的,但在逆境之中卻是無可替代的。

「用」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指功利上的,能給我們帶來實際利益的用處,還有一種則是在特殊之時才能顯現出來的。

哲學的用處不是功利上的「用」,而是處於變動之時的用,這種變動可能是工作的失意,可能是生意的失敗,甚至是與生死的對決。當我們面臨這些問題時,當有用之學也很難改變我們的現狀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改變自己的認知。

正如亞里斯多德曾說:「所有學科都比哲學有用,但是唯有哲學是自由的學問。因為所有的學科都有前提,都有它服務的對象,但惟獨哲學是為了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識。」

從而體會到心靈的自由以及對自己更加了解,對這個世界更加清晰的幸福感。

哲學之美

有這麼一個笑話:

北大校門口,一哲學教授被保安攔住,問了三個問題:你從哪裡來?你是誰?你要到哪裡去?

教授一愣,瞬間如頓悟的禪者,不禁感慨,北大就是厲害,連保安的水平都如此之高。

這哪是什麼盤問訪客的問題啊,分明是人生哲學的三個基本命題啊!

人生哲學,通俗地說,就是所謂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哲學的世界中,我們不僅能夠觀外,更重要的是能夠觀內。而人生的哲學,能夠構成一個人的靈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例如,三人遊一名山,其一是地質學家,他在此山中,看見些地質的構造等;其一是歷史學家,他在此山中,看見些歷史的遺蹟等;另一人是詩人,他在山中,是去看那青山綠水,尋找片刻的靈感。因此,同是一山,而對於三人的意義不同。

有許多事物,有些人視同瑰寶,有些人視同糞土。有些人求之不得,有些人,雖有人送他,他亦不要。這正因為這些事物,對於他們的意義不同,他們各自的人生境界也便不同。事物雖同是此事物,但其對於各人的意義,則可有不同。

精神境界不同,我們的選擇也會不同。

大局之觀

「王陽明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既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在龍場講學時向學生提了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四點基本要求,首要的就是立志。」

2011年5月9日,在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和師生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

正如我們所說的,哲學是「無用之用」,但「方為大用」。也許在平淡的人生中,它的作用只隱藏在我們的靈魂之中,未體現出它的重要。但處於大局之中,哲學亦可體現出其治世之功、管理之道。

例如在《論語·子路》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這句話是說,子路向孔子請教治理政事之道。孔子說:「先之,勞之。」子路請求詳說一點。孔子說:「無倦。」

先之,就是要把事情做在前面。勞之,就是要兢兢業業,吃苦耐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敬業的原則。而無倦,則是讓我們能夠學會處理其中的倦怠。這正是職場管理很重要的三個要素。

哲學,在順境之中,能夠讓我們有解決問題的本源;逆境之中,能夠讓我們擁有面對命運的坦然。

在這裡,特別推薦下高承乾老師的《中國人的人生哲學》視頻課程。

高承乾老師長期致力於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播,兼容並蓄,學貫中西。在繼承和弘揚傳統的同時,以全新視角審視國學的現代價值。其研究範圍涉獵哲學、宗教、文化學、美學和跨界管理學。把易經的智慧運用在多個領域,形成了易經大成智慧體系。課程由淺入深,將中國哲學與現實相結合,特別值得學習。

相關焦點

  • 「哲學有什麼用?」這是一個很荒謬的問題
    很多人都會去追問:哲學是什麼?哲學有什麼用?第一個問題勉強可以看作是「外行問路」,但是第二個問題卻是一種很荒唐的問法。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並非都是為了實現某些價值而存在的,尤其是對於人的主觀價值判斷。而「有沒有用」?以及「有什麼用」?這都是很顯然的價值判斷。它背後都隱藏著一個「主體」,即「對誰有用」?或者是「對誰產生什麼作用」?
  • 哲學到底有什麼用?現在還需要思想嗎?
    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是同人們的世界觀聯繫在一起的。 宗教世界觀以信仰為主,經驗世界觀以感性認識為主,而哲學以理性認識為主。人人都有世界觀,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還不等於哲學。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靈為她生病的孫子降福,並保佑老伴長命百歲。這位老太太也有世界觀,但她的世界觀是自發的、不系統的,缺乏理論的論證和嚴密的邏輯性,它是一種樸素的世界觀。
  • 用段子講哲學,有內味了|周末讀書
    12 模糊哲學一群遊客在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時,對恐龍骨架嘖嘖稱奇。其中一位遊客問保安:「你知道這些骨頭有多少年歷史了嗎?」保安回答道:「300 萬零4 年6 個月。」保安回答:「這個嘛,因為4 年半之前我剛來這兒工作的時候,這副骨架剛好有300萬年歷史。」13 女性主義哲學飛機上,一位金髮女郎坐在一位律師旁邊。律師一直在煩她,想讓她和自己玩個遊戲,通過這個遊戲能看出誰的知識面更廣。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哲學類專業有哪些,考什麼科目?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哲學類專業有哪些,考什麼科目?成考專升本哲學類專業根據2019年成考專升本專業與統考科目對照表可知,哲學類專業只有哲學專業,我們可以一起看看哲學專業:主要課程: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
  • 哲學,有著大用的智慧之學
    中國哲學是有著大用的智慧之學。不過,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在學習、做事的時候,功利性的思維往往佔據上風,凡事先問一句: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不了解孔孟老莊、諸子百家以及歷代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對我的生活和人生有什麼影響嗎?在這些人看來,中國哲學是無用之學,還不如學一些實用的謀生手段和就業技能來得經濟實惠。如果以功利世俗工具的眼光看待中國哲學,認為中國哲學太抽象玄虛、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則大謬矣。 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用?有用未必是真用,無用往往是大用、是妙用。
  • 俄軍士兵都有個「麻袋」,用了70年還在用,它是幹嘛使的?
    德軍就有專門的拍攝小隊,專門用來拍攝二戰中的戰爭場面。也正是這些珍貴的資料,讓我們能夠了解到二戰中的真實場景。德軍紀錄片中的蘇軍士兵,都帶了厚厚的棉帽子,身穿棉大衣,手持著如盤彈鼓的衝鋒鎗,身後還都背著一個麻袋一般的背囊。
  • 人生哲學--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意指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金錢用盡了,這些散失去的東西以後依然會歸來。充分體現了李白的高度樂觀,看透人生的性格,更深刻的體現他對人性道理的感悟。語出李白《樂府·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和人必然是有差距的。
  • 年中總結:用POA哲學復盤上半年
    在我意識到自己又長了一歲的同時,也感慨原來2020 年已經過去一半,這半年對我來說是一段很不一樣的旅程,我開始了寫作,嘗試並學會了分享。一直想要對它進行回顧,但苦於沒有合適的方式可以讓我更加看清這半年。直到最近看的這本書,查理所著的《這才是POA,可複製的極簡管理哲學》,其中提到的POA哲學,帶給我靈感。
  • 尼採的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此文就懂了
    其實很簡單,現實中的實驗和現象就是哲學,電磁場,電場和磁場的關係大家都懂,可以互相轉化。但我們都清楚,二者是有別的,但又都能轉化成為對方。具體看看下面內容:1、電場:是電荷及變化磁場周圍空間裡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
  • 白巖松:沒用的東西最貴,有用的東西都便宜!為什麼前者更受歡迎
    白巖松曾經說過,金子有什麼用?珍珠有什麼用?衣服的功能有兩個——保暖、遮羞。滿足這兩個功能,一百塊錢一身拿下來。但是同樣說這是牌子,這一身兩萬多,那19900是哪來的沒用的東西?什麼是沒用的東西?牌子!沒用的東西最貴,有用的東西都便宜更多。
  • 如何用一句話區分:古希臘哲學、印度哲學與中國哲學
    什麼是哲學(philosophy)?philosophy這個詞,源自philein[愛]和sophia[智慧]的結合,有「追求智慧」之意。談及哲學,繞不過一個重要時期——「軸心時代」。歷史上,「軸心時代」是哲學發展的輝煌時期。
  • 為什麼每個人都應該學點哲學,羅素認為,哲學至少有兩種重要作用
    哲學是什麼?西方的科學和哲學的起源是古希臘,哲學在古希臘是「愛智慧」的意思,而且在古希臘當時「哲學」的概念很廣泛,一切的學科都可以稱之為哲學,當時的哲學就類似今天的知識一樣。後來亞里斯多德在他的《形上學》中將哲學和自然科學單獨區分出來。
  • 2020支付寶全家福卡有什麼用怎麼用 2020福字圖片大全集五福
    2020支付寶全家福卡有什麼用怎麼用 2020福字圖片大全集五福時間:2020-01-14 00:13   來源:9533下載站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支付寶全家福卡有什麼用怎麼用 2020福字圖片大全集五福 今年的支付寶五福活動又出了一個新的福卡叫全家福,好多小夥伴們都很好奇這個全家福是用來幹嘛的呢
  • 哲學是什麼,知識是什麼,哲學和知識的關係
    編者按:哲學的定義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些人說哲學就是研究世界本源,有些人說哲學就是哲學史,有些人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有些人說哲學是認知論,有些人說哲學是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研究,形形色色尚無定論,也有人說哲學就等同於知識,本文從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過程去分析總結歸納
  • 趙麗穎在《中餐廳4》中的職場哲學太有用了
    從各種前期錄製劇透開始趙麗穎就因為身材、穿搭、氣質、狀態不斷登上熱搜,在路人生圖生視頻中我們也確實看到了狀態極好、身材極佳、穿搭有看點的趙麗穎。隨著節目陸續播出,F姐卻被趙麗穎的職場哲學成功吸粉,她不僅是名極其靠譜的員工更是一名具有帶動性和共情能力的好領導。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職場中層,趙麗穎高情商的職場哲學都值得借鑑和參考。
  • 古時候衣服沒兜,都用袖子藏東西,還真有一個機關!
    古時候衣服沒兜,都用袖子藏東西,還真有一個機關!在觀看古裝劇時,我們經常看到一種現象,即古人經常從寬大的袖子裡拿出各種東西,如銀器、手帕、紀念物等。他們的袖子就像一個能裝下任何東西的寶箱。所以問題是他們如何把東西藏在袖子裡而不讓它們掉出來?其實,在古代,有身份的人會穿袖口寬大的衣服,但普通人不會穿,因為工作不方便。古人除了把東西放在袖子裡,還把它們放在胸前或腰前。古人講究禮節,一些王子貴族外出時通常不帶自己的行李,他們把它們打包,讓僕人帶著,因為把太多的東西放在自己身上影響自己的形象,其次就是因為太累了,沒有必要。
  • 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很多人感覺雲裡霧裡的一門學問,不知道有什麼用,還感覺很高大上。世界上爭議最多的學問莫過於哲學了。門外的人看熱鬧,門裡的人爭吵的不可開膠,而且哲學還與很多政治因素摻雜在一起,真真假假的太多了,因此大家對於哲學真正的內涵並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哲學到底是幹啥的。
  • 女人眼中有用的東西,在男人眼中,不一定有用
    而女人最重要的是什麼?顏值、身材。戀愛中,男人更看重女人的 年齡、外貌,然後是內涵。而女人的學歷高不高,收入高不高,男人一般不在乎。特別是對於很厲害的男人來講,就更加不在乎了。所以,女人眼中有用的東西,在男人眼中,不一定有用。
  • 中國神秘九字真言到底有什麼用?簡單的東西都被我們想複雜了
    以現代的讀音來讀是不是沒有用?關於這些問題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無所謂!因為我們很多人,對九字真言的理解和想像,都陷入了一個誤區。這個誤區,就是簡單的東西都被我們想複雜了,九字真言並非那麼神秘,也並非那麼大威力,這都是小說等文學作品對我們的誤導。
  • 哲學有什麼意義?哲學無用論?
    大部分普通人對於哲學的印象存在兩極化。一個是認為哲學,純屬就是瞎想,就是一個人吃飽了撐的沒事做,才去做的哲學。另一個是認為哲學太神秘,和普通人沒有關係。今日就客觀的來說說哲學的意義,以及它的用處。當今時代,普通人普遍認為哲學是沒有意義的,或者用處的。如果這個用處或意義是指可不可以給人帶來物質財富,或者是物質利益,那麼哲學確實無用,但是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哲學,也不能因此就說他無意義,無用處。哲學有這幾方面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