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各國鎧甲大比拼 中國的帥 日本的怪 歐洲的全覆蓋

2021-01-08 咩咩愛歷史

中國古代各朝各代的鎧甲,許多朋友肯定沒有見過。

相傳鎧甲的製造者源於夏朝少康的兒子「杼」,因為在一次戰爭中,遭到了敵人的頑強抵抗,並且是用遠程弓箭攻擊,損失慘重,所以他製作出了鎧甲。

經過歷朝歷代的完善,以及推陳出新,出現各種各樣的鎧甲。到力唐朝時期迎來了古代中國鎧甲巔峰之作——明光鎧 。

明光鎧給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帥氣,該甲由金屬、皮革等的組合而成拼接技術複雜,使其防護性能不遜色於全鐵製的鎧甲同時減輕鎧甲重量;它背後深厚的文化內涵,更有吸引力。

明光鎧甲在胸背甲上有一橢圓形,稱作護心鏡的金屬板。提高了胸部與背部的防禦力。

名稱即因護心鏡而來。

「明光鎧」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

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

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明光鎧。

霸氣十足的唐朝明光鎧。唐朝的國力強盛名不虛傳。

在說日本的鎧甲看起來都很浮誇造型奇特,鎧甲的原材料是竹條、皮革、麻繩、裝飾華麗,是上層武士才能使用的奢侈品。

結構類似西方的板甲,但還是很少用鋼鐵,防護力遠不如米蘭白鎧,大鎧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的文化遺產。

它誕生於平安時代中期,到鎌倉末和室町初達到大成。

大鎧時代,最常見的裝飾是前立,最常見的前立是「鍬形」。大鎧的主要質地是竹、革,間亦用到金屬。

胴甲分連綴的胸板、主體的衝胴,以及後背的逆板等數部分,連綴成一個整體。

除去用緒通過胸板在肩上打結外,還圍攏身體,在一側用「脅楯」來固定。

最後來說說歐洲的鎧甲,古代歐洲武器多為重劍,長劍,斧,錘,連枷等,攻擊多為擊打,就連歐洲長矛也主要是衝擊力高於貫穿力。

於是,歐式鎧甲的設計也是以防禦這樣的攻擊為主,為了防禦這樣的大接觸面的攻擊,用整張鐵皮製成全身重鎧就可以增加承壓面積,使身體均勻受力,減少對身體局部造成大傷害。

歐洲的鎧甲過於注重防護,用純鐵將全身包裹起來從而導致鎧甲過於笨重,行動十分不便,特別實在行軍的時候。

相關焦點

  • 古代歷史各國鎧甲大比拼,印度最醜,歐洲的笨重,中國的帥炸!
    文/古代歷史各國鎧甲大比拼,印度最醜,歐洲的笨重,中國的帥炸! 中國古代各朝各代的鎧甲,許多朋友肯定沒有見過。相傳鎧甲的製造者源於夏朝少康的兒子「杼」,因為在一次戰爭中,遭到了敵人的頑強抵抗,並且是用遠程弓箭攻擊,損失慘重,所以他製作出了鎧甲。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世界各地的鎧甲。
  • 中國的太帥,日本的奇怪,歐洲的全覆蓋,世界古代鎧甲哪家強?
    冷兵器時代,鎧甲就是士兵們最好的夥伴,鎧甲不但能夠給予戰士們沙場衝鋒的信心,還體現了歷朝歷代深厚的文化內涵。那麼在歷史上,各國的鎧甲都有哪些鮮明的特點呢?NO.1,中國唐朝明光鎧。唐朝時期,堪稱中國古代鎧甲的巔峰之作,其中又以明光鎧最為有名。唐代鎧甲的製作工藝複雜,以銅鐵等金屬構件拼接而成,鎧甲表面經過仔細打磨,皓如明鏡,在陽光下會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名為「明光鎧」。明光鎧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在胸前、背後有一個特殊的橢圓形金屬板,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護心鏡。大大提高了戰士們前胸和背後的防禦力,而且提高了美觀程度。
  • 古代世界盔甲大盤點,中國帥氣逼人,日本奇形怪狀,歐洲全身覆蓋
    盔甲在唐朝是古代技藝巔峰的傑作,鎧甲由金屬、皮革等材料構成,拼接工藝複雜,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迷人的吸引力。在胸甲上有一個橢圓形的金屬板,叫做護心鏡,改進了胸部和背部防禦,性能大大提高。日本是一個奇怪的國家,迄今為止,神龕、博物館,甚至私人收藏家的家,都擁有豐富的古代盔甲和各個時期的武器,數量和保存完好,是世界上最多的。有人說,這是武士道精神的體現,日本的盔甲很獨特,傳統盔甲各個部分的分解研究也非常深入和詳細。日本盔甲的原材料有竹條、皮革、麻繩和華麗的飾物。這種結構類似於西式盔板,但很少使用鋼,保護力遠小於米蘭的白色板甲,但從美學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手工藝。
  • 如果上戰場你是選擇中國鎧甲,還是選擇歐洲鎧甲?日本是搞笑的?
    身甲也有護頸,身甲前部分成左右兩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型圓甲片,背部則是整塊大甲板。胸甲和背甲在兩肩上用帶扣聯,甲帶由頸下縱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後,然後再束到腹部。腰帶下左右各一片膝裙。兩肩的披膊有兩層,上層作虎頭狀,虎頭中吐露出下層金緣的綠色披膊。鎧甲多以精鐵鍛造。在《周書·蔡佑傳》中如下的話:「佑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前。敵人鹹曰『此是鐵猛獸也 』,皆遽避之。」
  • 中國古代鎧甲大全——簡直是藝術啊!
    我國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點,連接鎧甲的麻繩或皮條就會腐爛,造成保存不易。而歐洲鎧甲除了本身材料特點易於保存外,還因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傳下來的也不少,再加上現在盔甲成為高檔裝飾品,更加深了現代西方人對盔甲的興趣。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
  • 古中國與歐洲中世紀鎧甲孰強孰弱?
    大家好,今天聊聊鎧甲。在火器還未出現的時代,各國的戰爭主要靠貼身肉搏。而遠程兵種,如弓箭手、投矛手投石車這些兵器雖說已經產生,但由於操作複雜、投石車更要有良好的生產技術,所以在古代遠程兵種一直處於稀缺狀態。
  • 戟是中國古代獨有武器?別忙著肯定!其實這種武器歐洲古代也有
    引言 在談到中國古代特色的冷兵器時,人們總是會提到一種名為「戟」的兵器,認為這是我國獨有的古代武器。但其實歐洲人所使用的武器中也有一種兵器被稱為戟(歐式長戟,halberd),只不過中國的戟(中式長戟)指的是一種將戈和矛組合成的武器,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古代步兵、車兵和騎兵都多有使用,而歐洲人的長戟則指的是另一種形制的武器,外形更像是戟刀的變形,和中國傳統的戟外形相差很大,並且是步兵專用武器。
  • 各國穿鎧甲的英雄,美國鋼鐵俠日本假面騎士,中國有什麼英雄?
    各國穿鎧甲的英雄,美國鋼鐵俠日本假面騎士,中國有什麼英雄?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看一些科幻英雄題材的電視或者電影,而在我們看過的這些英雄題材電影中,有很多相似之處,就是有些英雄登場的時候肯定有帥氣的外觀,而能滿足這個的就是穿著鎧甲了,並且很多國家都有一些類似的影片,而咱們國家有什麼類似的呢?鋼鐵俠鋼鐵俠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吧,這個英雄是非常的帥氣,而且他的鎧甲也都在一代一代更新,有了這麼一身鎧甲,戰鬥就更加的方便了!
  • 在古代同一時期,中國與歐洲的盔甲有何不同?
    前言:盔甲,是古代軍事作戰時常用的防禦武器,一般都是由騎兵才能配備,都是帝國最精良的士兵才有資格擁有!很多人都想知道古代中國鎧甲與歐洲盔甲有什麼不同呢?到底誰更領先呢?本文就根據歷史上同一時期,分析中歐盔甲有何不同之處。
  • 各國最獨特的鎧甲:日本最霸氣,德國顏值最高,而韓國顛覆認知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時候為了能夠阻擋冷兵器的作用,最為重要的就是鎧甲了,因為古代沒有熱武器,所以大家都是近戰,為了能夠減少自己士兵的傷亡,鎧甲這種東西就發明出來了,一開始是由竹子打造鎧甲,後來就是用金屬。
  • 世界五大鎧甲,日本的最怪異,印度的最不實用,中國的帥出新高度
    哥德式鎧甲,十五世紀最著名的鎧甲之一。它與以往的全身板甲中所用的整體式胸甲不同,哥德式鎧甲的胸甲部分一般是由三塊拼接而成的,中間一塊較為細窄,起到連接的作用。這種結構讓胸甲也有了一定的可動性,使得穿戴者的動作更加靈活。不過也有很多哥德式鎧甲採用兩片式的結構,取消了中間的連接甲片。簡潔、充滿機能美,多稜角,運動性好。這樣整件盔甲的重量就由全身承擔,並且穿著也舒適。
  • 中國古代的鎧甲實際防禦力到底如何?
    不論是刀槍弓箭還是鋤頭菜刀,往往都能破開鎧甲傷及性命,給人一種「穿上鎧甲也沒卵用」的感覺。那麼歷史上的鎧甲防禦力到底如何呢?例如在十九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時代,歐洲大陸上的各國軍隊就已經普遍淘汰了步兵所使用的鎧甲,原因就在於當時因為熱兵器的大發展,鎧甲已經很難保護步兵了。
  • 歐洲、日本很多家族都有家徽,為何中國古代的貴族氏族沒有家徽?
    對於歐洲和日本來說,設立家徽是一種傳統,但是在中國,似乎不存在家徽這樣的傳統,這其中原因何在?個人認為: 割據因素 在歷史上,中國、日本和歐洲,存在著截然不同的發展之路。 在中國,隨著秦始皇滅亡六國,分封制度基本上退出中國的歷史舞臺。雖然後世的西漢、西晉一度恢復過分封制,但是這種制度只針對皇室分封,皇帝和諸侯王都是一個家族,也自然沒有家徽出現的土壤。
  • 世界最有名的4大鎧甲,中國的最霸氣,日本是來搞笑的嗎?
    世界最有名的4大鎧甲,中國的最霸氣,日本是來搞笑的嗎?在歐洲戰場上,由於弓兵的大規模使用,配戴一般的盔甲已經很難躲過鋒利弓箭的威脅,於是哥德式盔甲應運而生,它的質量跟傳統盔甲相比很輕薄,只有二十五公斤,這種哥德式盔甲可以全身佩戴,並且在關節的部位加上特殊的設計,使人戴上後不會感覺行動不便,士兵在穿戴上它上戰場時,不會影響施展戰術動作,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衝鋒時候因防護不當被箭射中的危險。
  • 差距大!世界各國校服大比拼,中國校服被說像抹布
    差距大!世界各國校服大比拼,中國校服被說像抹布。在我們上學的日子裡,校服是我們經常穿的衣服,但是我們總是覺得我國的校服不好看,認為日韓校服應該更好看。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世界各地學校校服吧校服是否好看一直是各國學生討論和關注的焦點,也是學校風貌的反映。
  • 魚鱗VS鐵皮:板甲防禦技術滿點,為何古代中國卻鍾情於鱗甲?
    縱觀中西,鎧甲的樣式大體可以歸成三類:札甲、鱗甲和板甲。 一、華夏五千年,中式鎧甲多札甲、鱗甲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衝突也是必不可少的。五千年的歷史,中國身為禮儀之邦但武學同樣發達,鎧甲門類多樣。中式鎧甲整體概括為兩大類:「札甲」和「鱗甲」。
  • 鎧甲勇士獵鎧:狼帥鎧甲和象帥鎧甲好霸氣,造型媲美假面騎士
    日本有奧特曼和假面騎士,而中國有鎧甲勇士和巨神戰擊隊,作為特攝作品,鎧甲勇士和假面騎士都各有特色,在優勢上面對比,假面騎士由於起步時間早,產業鏈成熟,各方面都比鎧甲勇士要好。可是鎧甲勇士也有自己的特點,中國化的元素特徵、逼真的打鬥、國產加成等都是鎧甲勇士的優勢,而且一些鎧甲勇士拍攝的過程中,其實有請到日本的團隊過來幫助,因此也不會很差。鎧甲勇士目前最新的作品就是《鎧甲勇士獵鎧》,而獵鎧又分為《鎧甲勇士獵鎧之神腦危機》和《鎧甲勇士獵鎧之黎明天塔》,上半部的主角是馬帥鎧甲任天雲和鷹帥鎧甲陳耀祖,下半部的主角則是狼帥鎧甲金昊和象帥鎧甲上官嵐。
  • 各國校服大比拼,泰國最性感,日本最奇葩,中國的一言難盡啊!
    各國校服大比拼,泰國最性感,日本最奇葩,中國的一言難盡啊!韓國校服,這個可能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畢竟在中國,韓劇也非常流行,而裡面的校服,男生大部分都是白襯衫加西服褲子,女生則是白襯衫加花格子百褶裙,另外還有蝴蝶結,看上去非常養眼。泰國校服,泰國校服一直都被人們所爭議,主要是女生的校服為白襯衫配黑裙子,但裙子卻有太過於緊繃,讓不少人都感覺非常露,也導致很多傳統的人絕對這種校服存在很大的問題。
  • 滿滿乾貨 | 中國古代鎧甲(盔甲)大全【內含復原實物圖哦】
    中國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點,連接鎧甲的麻繩或皮條就會腐爛,造成保存不易。而歐洲鎧甲除了本身材料特點易於保存外,還因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傳下來的也不少,再加上如今盔甲成為高檔裝飾品,更加深了現代西方人對盔甲的興趣。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不同文明地方製作材料不同。
  • 中國古代單兵護甲與西方鎧甲之爭,到底誰更先進實用?
    鎧甲作為冷兵器時代重要的防禦裝備。其歷史源遠流長,東西方的鎧甲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力,我們來比較下哪家比較強? 再看看中國古代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