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風靡一時的「的確良」,曾經人手一件,後來為何消失不見?

2020-12-24 靜一說史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勸學》

這首詩出自宋代朱熹,時光如水,流而不絕,很多當年的回憶都被時間所帶走,直到我們驀然回首,才發現身邊的一切都已悄悄改變,直到面目全非。

很多風靡一時的東西,今天再也不見,而這些都在我們腦海中形成了難以磨滅的回憶,每當懷念之時,就會突然閃現。

還記得我們曾經與三五好友跳的皮筋嗎?還有飯後家家戶戶都開始調的電視機天線,曾經的糧票、郵票、布票、肉票,還有一板車一板車拉回的蜂窩煤。

這些都逐漸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了,而對於女孩子來說,讓她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上個世紀花花綠綠的「的確良」布。

一、的確良出現的時代背景

一個國家的服飾既是文化的反應也體現了國民的精神面貌,自古既有人靠衣裳馬靠鞍的說法,還有人總結,出門在外,都是先敬羅裳後敬人。

而國外也不遑多讓,西歐各國的國王和王后們幾乎都是華衣美飾的愛好者,法王路易十四發明了內衣外穿,他重孫的王后來自維也納的女大公瑪麗·安託瓦內特單憑換衣服就讓一個國家破了產。

衣食住行,人生大事,溫飽二字,草民之本。

在我國上個年代,「的確良」曾經風靡大江南北,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兩件的確良面料的衣服裙子,然而它卻在之後逐漸消失了,至今只在很少的紡織品商店或者窗簾店裡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也不再受到青睞,這是怎麼回事呢?

建國後,曾經有過一段缺衣少食的時間,在那個各種物資都十分缺乏的年代裡,布料是非常緊俏的物資。

很多人的父母都有這樣的記憶,在他們小時候穿得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般老大出生後還買過幾件新衣服,等到老二老三出生,幾乎穿的都是老大淘汰下來的舊衣服,從來沒新衣服穿。

即使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很多有錢也買不到布料,因為當時的布票是按人頭分發,每人每年六尺布票,一斤棉票,而小孩不算。當時平均一個家庭至少三五個孩子,可想而知,這怎麼可能夠用。

因為我國在五六十年代經歷過一輪糧食危機,因此土地上種的作物多以各種糧食為主,而棉花的產量遠遠不足以滿足當時快速增長的人口需求。

而純棉織物在當時的工藝水平下,有兩個難以克服的缺陷:一者是不耐穿,不耐磨,因為當時的棉花棉種比較差,其纖維長度和強度都很低。

二者是純棉織物的質地容易打皺,只要一過水,就會變得皺巴巴的,必須得熨燙之後才能穿得平順柔滑。

就在這時,「的確良」打開了中國的市場。這種新型面料原本出現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英文名叫「Dacron」,是一種化學纖維。它相對於棉布來說,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不僅耐磨,而且不易打皺,更不用說還不像棉布那樣厚重。

二、的確良從風靡到淘汰

因為的確良的生產不需要傳統農業作物作為原料,所以產量的增長只受控於生產線的數量,所以,一經傳入我國,立刻風靡南北。

再加上它的品種和印花顏色十分豐富,沒有像之前棉布蠶絲等複雜的染色過程,而且即使經過多次洗滌,直到穿破了也不褪色。所以一出現,就打破了我國之前由黑、灰、藍等軍旅色彩一統江山的局面。

因為「的確良」面料確實有著與以往天然棉布難以比擬的優越性,所以它作為一種進口商品,最先在廣東等沿海地區流行起來。

因其音譯為的確良,之後廣東人根據粵語,稱它為「的確靚」,以此來稱讚它的輕薄,女孩穿上更顯腰身的秀美。

到了江南地區,當地夏季十分炎熱,分布四大火爐,人們發現這種面料十分適合製作冬天的衣服,因為膚感很涼快,又很薄,所以給它又添了個別名,叫「的確涼」,意思是穿著過夏很涼快。

雖然現在的的確良面料算是一種低檔布料,但是在當時可算得上是高檔了,穿上的確良裙子的女孩在夏日晚風中搖曳的身姿,可以引來一幫大姑娘小媳婦跟在後面羨慕嫉妒恨。

那時因為我國工業基礎較差,大多數的確良都是進口的,要加上進口稅費,成本可是不低。

國家為了振興民族產業和化工工業,投資建設了化纖基地,自有產能已經足以滿足國內對人造纖維的需求,這時的確良便在普通百姓家流行開來,幾乎人人都有幾身的確良的夏裝。

然而,市場的需求是瞬息萬變的,人的需求也是由低到高逐漸滿足的,隨著我國服裝行業的興起和發展,各種面料的競爭下,的確良顯露出疲態,也遭到人們的拋棄。

因為的確良這種化纖面料雖然十分耐磨好穿,但結構十分緻密,因此它雖然輕薄但並不透氣,也不能排汗,所以夏天穿著像蒙上一層塑料,膚感並不好。然而這種面料在冬天穿又太薄了,保暖性也不好,兩相比較,均有不足之處。

而且女孩夏天穿著的確良還不方便幹一些體力活,因為這種面料雖然很顯身材,但壞就壞在它太顯身材,尤其是穿著流汗後,布料還會顯得透明,緊緊地貼在身上,令人十分尷尬。

三、服飾材料的新發展

的確良退出市場其實是競爭的結果,隨著我國紡織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增長,人們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種日新月異的材料都開始進入戰場。

比如十年前的莫代爾材料,以其超凡的拉伸性能和可與各種纖維混紡的特性突然火爆起來,直到現在,除了泳裝外,大多數內衣褲以及秋衣秋褲之類的服裝中都有這種材料。

還有所謂的宇航材料氣凝膠,以其優良的保暖性能進入冬衣市場;除此之外,還有石墨烯、德絨等等一系列產品。

科技發展的一方面結果是,很多服裝產業也添加了諸多的科技含量,除了之前所謂的宇航科技,還有很多面料材質具有抗菌、防靜電、防汙等特別效果,可以滿足人們在各種場景下的各類需求。

結語

的確良在那個物資短缺的年代中,以其鮮豔的色彩、輕薄的質感和耐磨耐穿的品質受到人們的青睞,也滿足了當時國民對於服裝的基本需求。

然而時代在變化,科技在發展,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更多更好的材料,大多數人已經不再需要這種低廉的紡織品了。

人們的目光又被那些比的確良更好的材料所吸引,人們追求更多元,對品質的要求也更高了,還根據不同的場景和時間,對於服裝產生了更多樣化的需求。

目前,國內的高科技服裝已見雛形,有的是布滿傳感器,能夠感知和預測人體的健康程度;有的用納米材料,可以防止被汙染,根本不用洗;這些材料不再是單純滿足人們的需求而已,它們將徹底重塑我們未來的生活。

參考文獻:《勸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上世紀風靡一時的「的確良」,曾經人們人手一件,後來怎麼不見了
    從前特有的糧票、布票等時代印記也是一代人的時代記憶,而在這一代人的記憶裡,「的確良」佔據了很大的篇幅。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每一個時代都少不了服飾文化,打開時代的衣櫥,每一件服飾的背後,都承載了不同時代人的時髦記憶。「的確良」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國際上開始流行一種新型面料,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的確良」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 還記得七八十年代,曾風靡一時的「的確良」嗎?如今為何消失了?
    一件衣服穿上五六年不算個稀罕事,「的確良」作為製作衣服布料中,比較耐造的款式。適合當下的生活水平,商品有時候好它不一定熱賣,商品是需要順應時代的趨勢,只有適合市場的商品才是好的商品。無疑「的確良」從性能和品質上順應當時的時代需求,流行也是必然的趨勢。
  • 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確良」,你還記得嗎?現在為何消失了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的確良」這個詞語,同樣散發著獨有的年代氣息。多數青少年應該不知道「的確良」為何物,其實就是一種用來做衣物的合成纖維紡織物,也就是滌綸。在40年前,「的確良」製成的衣物還非常流行,是時髦的代名詞,極受歡迎。
  •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的確良面料最閃亮輝煌的時期
    如果你知道的確良是怎麼回事,並且以有一件的確良產品感到驕傲和自豪,說明你至少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如果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只能聽別人說或者從各種媒體上追尋的確良當時的輝煌了。當時廣東人覺得這種面料非常漂亮,正規名稱說起來彆扭,就按當地的方言稱其為「的確靚」,後來這種面料進入內地,人們覺得廣東方言裡的字不好拼寫,既然這種面料是夏季穿,乾脆改名為「的確涼」,而後又發現其並不涼快,名字又太俗,好像與時髦不搭界,就又改名「的確良」。
  • 七八十年代,在農村有種潮流叫「的確良」,為何現在不流行了?
    而且別看毛病多,這玩意價格卻昂貴:上世紀60年代,一件「的確良」男制服要賣19元。1982年時,女式「的確良」外衣,也要賣到15元。要知道,哪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北京國營企業的工人月工資不過40多元,1982年上海一級工的工資也才42元。80年代初著名作家周梅森做礦工時,礦上的年輕工人每月收入只有20多元。
  • 20世紀60年代,「的確良」服裝在上世紀60年代流行
    慢慢地,每個人都開始穿他做的衣服,他們還發現,穿起來不酷,而且還具有結實耐用的優點,所以他們把他改名為「的確良」,這意味著他質量很好,是個不錯的選擇。就這樣,「的確良」這個名字就被定下來了,並在全國流行起來。
  • 40年前,有一種流行全國的衣服叫「的確良」,為何現在消失了?
    40年前,有一種流行全國的衣服叫"的確良",為何現在消失了?直到70-80年代,出現了一種非常"潮"的衣服,名叫"的確良",而因為"的確良"的出現,是的衣服的顏色和款式開始可以變得多樣化了,而且有"的確良"做的衣服,既不會褶皺,也不會縮水,而且還不褪色,看上去也是非常的漂亮,所以一經出售,便深受大家的喜愛。
  • 40年前流行全國的「的確良」,家家都有,為什麼現在消失了?
    現在很多年長的人都應該還記得「的確良」這個詞,青少年應該不知道。當時「的確良」是時尚的代名詞,散發著獨有的年代氣息。「的確良」是一種用來做衣物的合成纖維紡織物,也稱為「滌綸」。直到「的確良」出現後,人們發現衣服還可以這麼絢爛多彩。得益於外貿,廣州早在六七十年代率先從西方進口了「的確良」,當時這種布料的英文名是Dacron,我們音譯過來叫「達克龍」。由於廣州人喜歡將漂亮的事物叫作「靚」,「達克龍」衣服鮮亮,不起皺,所以後來廣州人稱其為「的確靚」。
  • 曾經風靡一時的Nike Shox科技,為何銷聲匿跡了?
    曾經風靡一時的Nike Shox科技,為何銷聲匿跡了?
  • 80後的回憶:曾經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視劇,為何現在看不到了?
    這麼多年過來,影視劇作品無數,但是80年代時期,可謂是新加坡劇風靡一時。在那個年代,有著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讓觀眾百看不厭。對比於如今的爛片如潮,以商業為目的影視劇,算是鮮明的對比。而那些年曾經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視劇,你們都看過幾部呢?為何它如今卻消失在影視劇海浪中呢?
  • 80年代風靡全國的寶塔糖,後來為何不見了?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而伴隨70、80後長大,當年風靡全國的寶塔糖也消失不見。那寶塔糖究竟是什麼東西,它為何又會消失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什麼是「寶塔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我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呢?」可見,在中國人的認知中,肚中出現蛔蟲的情況非常普遍。
  •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的身上為何有蝨子?現在怎麼消失不見了?
    對於七零後和八零後來說,蝨子也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蝨子非常常見。到了21世紀,蝨子似乎銷聲匿跡了,只能從動物的身上找到。蝨子的歷史不要小看蝨子這種生物,它的歷史其實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恐龍時期。6500萬年前,恐龍作為大型動物,是蝨子寄生的首選。
  • 第五人格:聖心醫院最詭異的第三層,為何消失了?後來還發生過什麼...
    3層的,甚至連上到3樓的樓梯入口都看不見,這是為什麼呢?,似乎是幸運兒提著油燈準備走進聖心醫院,從聖心醫院的構造上我們可以看出,除開地下室不算的話,從聖心醫院的大門開始算起,聖心醫院在地面上的建築可能是有三層的,第1層是進入醫院大樓大門的這一層,而第2層則是在大樓第2層窗戶的位置,然而我們看到的原來的醫院是有兩層窗戶的,在第2層的兩個窗戶的頂上還有一個窗戶,並且上面有一個時鐘,從建築到結構上來看最上面的窗戶和時鐘的位置應該就是醫院的第3層了,然而第3層為何不見了呢
  • 曾經風靡一時,最終卻逐漸冷門的五大寵物,龍貓也在其中
    除了貓咪和狗狗以外,還有許多寵物可供大家選擇,它們有些曾經風靡一時,但現在卻變成了冷門的寵物。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寵物。龍貓《千與千尋》的橫空出世,讓人們知道了宮崎駿,而他的作品《龍貓》也隨之被人們熟知。
  • 葉羅麗:羅麗和王默即將消失,白光瑩和黑香菱,為何無動於衷?
    在《精靈夢葉羅麗》動漫第八季發生了非常讓人難過的一件事,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羅麗消失了的這件事,確實很讓人感到意外,畢竟羅麗和王默都是擁有主角光環的人。而更加讓人感覺編劇不喜歡王默了的是,隨著羅麗公主的消散殆盡,王默也會忘記身為葉羅麗戰士的一切,變成了她不再記得大家。
  • 風靡一時的山寨手機,為何逐漸「涼了」,3點原因讓它沒落
    但是今天,如果再提起山寨機,卻發現它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從大街小巷中消失,山寨機也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份回憶那麼為什麼曾經風靡一時的山寨手機卻逐漸的「涼」了,以下三點原因是它消失的主因。 第一點,人們有錢了。
  • 曾經預言2020年會有大事發生的火星男孩,如今為何消失了?
    比如美軍暗殺了伊朗的高級軍官,比如澳洲的森林大火持續燒了4個多月,比如菲律賓的火山大爆發等等,而這些事件幾乎每一件都能影響到全世界。也正是因為開始了這麼多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稱2020年的開端是魔幻的,這樣的經歷也是往年從未有過的。不知道大家對火星男孩這個人有沒有印象,他曾經就預言過在2020年會有大事發生,這是怎麼回事呢?
  • 消失的電子詞典:從人手一個到無人問津
    本文作者:王瑋,原標題《消失的電子詞典》,題圖來自:視覺中國導語近日,公開信息顯示,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法定代表人已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此舉意味著,歷經30餘載的老牌電子教育產品製造商宣告徹底倒下了。
  • 人類進化過程中,曾經存在過17個人種,為何後來只剩下智人?
    根據考古學家們的研究顯示,人類從直立人開始,一共進化出來了17個人種,不過後來最終都一一消失了,只留下了智人繼續朝著高等生物的方向進化。最終,在大約1萬年前,人類成功進入到農耕時代。不過,在研究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過程中,一直都有一個問題困擾著研究人員,那就是為何其它16個人種都消失了?
  • 鎧甲勇士風靡一時,但為何難成氣候,中國特攝為何比不上日本火熱
    鎧甲勇士風靡一時,但為何難成氣候,中國特攝為何比不上日本火熱特攝,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特殊拍攝方式所完成的影視作品,在電腦CG還沒有誕生的時代,許多超現實主義,以及災難電影都是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拍攝的,而特攝最初的奠基者就是在日本有著特攝之神稱號的圓谷英二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