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絲路」走近拓展性課程,據說杭州中小學生現在都在上

2020-12-1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王露

悠揚的樂曲聲中,一幅絲綢之路的畫面出現在錢報記者眼前。這是杭州市大成嶽家灣實驗學校的學生們在展示「絲路課程」的研究成果。12月3日,杭州市義務教育段拓展性課程教學與研討活動,暨下城區區域特色拓展性課程日活動在大成嶽家灣實驗學校舉辦,「絲路課程」正是該校的拓展性課程。

拓展性課程的概念,來自於多年前出臺的《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指導意見》。這份意見根據課程功能,將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分成兩類,一類是基礎性課程,另一類就是拓展性課程。開設拓展性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強教育的選擇性,和高中課程改革接軌,滿足中小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多樣化發展需求。

具體來講,拓展性課程包括知識類、體藝類和實踐活動類三種。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三均要開設,而且每個年段課時安排也有規定——小學一、二年級,拓展性課程佔10%;到初中階段,這一比例則要達到20%。如果折合成周課時,那麼小學一、二年級每周要有三到四節拓展課;三到六年級,每周四到五節;七到九年級,每周六到七節。這個分量,足可見拓展性課程如今在浙江中小學裡的受重視程度。

當天的活動,正是為了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拓展性課程的建設,展示市域區域的拓展性課程精品與特色。活動分上午場和下午場,上午是下城區區域精品拓展性課程現場展示,下午是專家講座、拓展性課程開發和實施經驗交流與分享等活動。所以,杭州大市各區縣的教研員和義務教育階段拓展性課程骨幹教師們,統統都來了。

下城區教育局副局長史寒屹,梳理了下城區各中小學開展拓展性課程活動的歷史和成績。近兩年,下城區從拓展性課程的頂層設計開始,培養學校領導的課程領導力,以骨幹教師的重點專項研修輔導,推進區域拓展性課程的有效實施。通過對拓展性課程開發的方法指導與途徑引領,以融合理論素養與實踐技能、整合經驗分享與專家指導、集合駐校考察與行走研學、匯合精品觀摩與現場引導等方式,培養拓展性課程研究的骨幹教師隊伍,提升拓展性課程實施的效度,以期形成領域廣泛、內容豐富、品牌突出的下城特色精品課程。

為提高中小學拓展性課程的實施質量,提升教師的拓展性課程的教學能力,下城區多次開展各項比賽活動,包括學校拓展性課程的頂層設計方案評比、學校拓展性課程實施亮點案例、疫情下拓展性課程實施的金點子、拓展性課程微課比賽、拓展性課程授課教師基本功比賽等。比如,最近剛剛結束的拓展性課程授課教師基本功比賽之課程綱要的評比活動,共收到30所學校參評作品98份。

拓展性課程以培育學生的主體意識、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自我規劃和自主選擇能力為宗旨,著眼於培養、激發和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杭州市大成嶽家灣實驗學校不斷地探索、不斷完善、不斷創新著拓展性課程,當天展示的絲路課程就是其中之一。

校長鮑爭志和大家分享了學校拓展性課程頂層設計與建構——打造「望嶽課程」,以培養具有「博學、雅德、健行、雄遠」特質的「嶽家君」為課程育人目標,圍繞「家國情懷、民族文化,多元實踐,個性成長」的課程理念,依託公民協同,館校共建,初高銜接,構建一二三四課程體系。結合地域文化特質和學校育人目標,設計開發四YUE課程群,組建「閱、悅、躍、越」模塊課程,成立少年星學院,通過課程訂製、文化引領,館校互動,項目學習,研究實踐等形式,實施課程育人,實現多元評價,培養學生成長、成才、成人。

那麼,拓展性課程到底是如何開展的?大成嶽家灣實驗學校的靳家驪老師帶來《文化,讓絲綢飛起來》絲路課程項目學習活動展示。

課程課程以項目學習的方式開展,學生分為文字探源組、服飾演變組、消費調查組、科學觀察組、工藝製作組等,設置不同的探究主題,注重學生思維發展,讓探究更加聚焦、更加深入。課程內容涉及語文、英語、社會、歷史、科學等多個學科,並請社會老師聯合教學,使學習內容更加專業,同時體現了學科整合、融合育人的先進理念。課堂由各項目組學生代表匯報探究成果,展現合作探究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項目學習中,培養了學生多維度整合、多角度思考、多方面研究的綜合能力。

杭州市刀茅巷小學趙潔老師也為大家帶來《秋天的童話》盤紙課程項目學習活動,課程通過主題設定,將盤紙運用於故事創編,引導孩子進入秋天的童話。將盤紙與寫作、美術等學習經驗結合,提高學生應用已有知識經驗的能力,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生根據視頻學習製作連卷,小組分工完善秋姑娘、寫秋天的童話等展示劇目。在整個項目化學習製作過程中,學生經歷從無到有,提升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項目作品製作和展示,增強制作團隊的榮譽感和凝聚力,實現自我價值;增強各學科之間的融合,真正在多方面發展學生思維,提升學生能力,富有趣味性、多元性和創造性。

針對這兩節拓展課,與會老師們也都積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大成嶽家灣實驗學校賴老師評價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中,習得文字知識,從字源角度關注了和絲字有關的漢字。這種習得,是深入淺出的學習,讓學生的學落地開花了。」

淳安郭村小學蔣老師說:「基於項目問題和前期分組探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全班學生再次質疑,預測,思考,理答,並讓相關問題研究組匯報展示研究成果,疑探解,有效解答了所有學生的一個個疑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增量。」

景成實驗學校邵老師說:「項目式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小組協作,就研究問題開展深度學習,這種真實學習過程很打動我們!我們開設拓展性課程很大程度上就是為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綜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錢塘新區學正小學景老師評價道:「拓展歷史、文學、民間工藝,將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實踐結合,有文化、有實操,就像絲的脈絡一樣,抽絲剝繭,化思為網,不知不覺就一節課結束了。學生有所知,有所感,有所得,有所研。」

而在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課程部副主任俞麗萍看來,第一節課的教學亮點在於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轉變,用研究性的方式獲得絲綢的內涵。第二節課的亮點在於學生不僅獲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更把技藝與故事的講述結合起來。

下午,浙江省基礎教育研究室的李荊老師為大家做了《以優質課程建設促進學校優質發展》的講座。她從「孩子們想要上什麼課程」、「家長想讓孩子們上什麼課程」這些接地氣的問題導入,介紹了聚焦精品課程建設的舉措,並提出了課改背景下的思考:面對選擇性教育理念的貫徹實施,老師應該教什麼?面對未來不知道會學習什麼的孩子,老師要怎麼教?面對豐富多彩的現有課程,老師要怎麼改?談到新的學習形態與傳統的學科課程教學的不同,她強調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豐富學生學習經歷的角度。李老師指出,主題式學習,是以統一的主題、問題、概念、基本學習內容連結不同材料,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建立傳統的思維方式。跨學科項目化學習,是圍繞同一主題,超越學科與生活的界限,尋找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專家講座結束後,大家就課程開發與實施經驗進行了交流。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課程與評價中心主任張虹就區域角度介紹了拓展性課程的設計與範式。張老師指出,下城區區域內的拓展課程有同一學校同一學科開發的系列課程,有同一學校相關內容的衍生課程,有同一學科區域開發的系列課程,還有同一學校同類課程設計與開發等幾種基本範式。

接著,由杭州市三所學校教師代表為大家做了拓展課程的經驗分享。杭州長河中學的俞立丹結合自己開發拓展課程的親身實踐,介紹了《本草中華》這一拓展課程的由來、開展以及反思,並設想了後期的改進策略。她還特別提到,早上大成嶽家灣實驗學校靳家驪老師的《文化,讓絲綢飛起來》的拓展課程給了她很多啟發。會後,她將著手再次改進自己的拓展課程設計與開展。

杭州勝藍實驗小學的潘燕莉老師介紹了《創意紙繩》的拓展課程,她認為拓展課程提高了課程引領學生發展的力量,促進了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她還就課程發展與規劃,強調了校本教材系列化和評價標準多元化等角度表達了該校的實踐與思考。杭州飲馬井巷小學的酈君老師就《陽光小籃球》的拓展課程介紹了課程定位、課程內容等實踐經驗。

為什麼此次活動會選擇這三個課程進行展示?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課程部副主任俞麗萍說,主要原因就在於這三個課程集中體現了拓展性課程的原創性和科學性。

專家的講座點評和各校的展示交流,讓老師們從中看到了拓展課程更多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教育的核心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其內核即為人謀幸福、謀發展,拓展課程的多元化和多樣性,滿足了不同學生長足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學校教育帶去了更多的創造性和可能性。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可以去哪?錢塘新區這三家單位等你來!
    據了解,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有計劃組織安排,以培養學生生活技能、集體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為主要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是實現校內外教育有機銜接、推進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作為學生研學旅行過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場所,良好的研學環境是研學基地開展研學活動的第一步。
  • 杭州良渚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運營
    5月28日,「杭州良渚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揭牌儀式」 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在杭州舉行。二是打造省級研學基地、拓展良渚研學產業。依託長三角研學聯盟夥伴,整合江、浙、滬、皖以及全國等地的合作夥伴,儘快成立全國良渚主題研學聯盟。與此同時,良渚文創將推出創新性「雲遊良渚研學旅行、親子旅行服務平臺」,通過線下基地與線上雲平臺全面貫通的形式整合「優質研學課程、文創產品、旅行服務」為學校研學旅行和家庭親子旅行提供「身心享受,收穫成長」的全新服務體驗。三是導入優質市場資源, 投資新型文化產業。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 2020-04-22 來源:教育部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就《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指導學生讀好書、讀經典,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就《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答記者問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發布。
  • 新學期的拓展課程真有趣,全家人都在為孩子戰「課程」
    A都是關於手的速度,全家人同時有多部手機「就停在選課頁面上,速度一定要快啊!你女兒新學期的幸福指數就靠你的這個手指了……」晚前,紹興市塔山中心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拿出手機,掃描代碼,緊張地進入拓展課程網上選課系統,然後將指尖放在最喜歡的課程報名頁面上,並等待系統直接打開「點擊報名」。五分鐘後,許多家長說了同樣的話:「怎麼那麼快?簡直就是秒搶,我以為夠快了,但眨眼就滿員了。」
  • 教育部發布通知,中小學生將新增一門課程,家長:說好的減負呢
    現在的學生看似生活上物質都能得到滿足,但是,幸福感卻並不是很強,在學習上面臨沉重的壓力。 中小學生現在的負擔重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了,看著學生們每天背著沉重的大書包,放學後還要去各種的補習班,這些孩子已經早早的就失去了童年的快樂。
  • 傳承守護良渚文明、開拓創新良渚文化,杭州良渚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後申遺時代,在良渚文化舉世矚目的高起點上,如何才能進一步推動良渚文化?亟需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使之與當代文明相融相通。為此,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杭州良管委下屬國有企業杭州美麗洲實業有限公司合資設立杭州良渚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 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課程建設「內外兼修」
    在晉江,中小學生都有一份期待——前往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收穫成長和快樂。筆者了解到,今年,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引進來,走出去」,探索打造多元化課程,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讓學生收穫更多的精彩。
  • 巨人教育向中小學生免費提供在線課程,有贊教育提供技術支持
    為響應教育部提倡的「停課不停學」,更為了更好地滿足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今年3月至5月,知名大型綜合教育集團巨人教育開始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提供在線課程,有贊教育為其提供線上技術支持。(有贊教育提供技術支持)本次在線課程的授課教師均出自巨人教育各個科目的資深教師,包括小學至初二的學習內容,其中小學部分涵蓋1-6年級數學、語文、英語三個學科,初中部分涵蓋初一、初二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可滿足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 有期待中小學生「提前」放寒假的嗎?據說2020年冬天有點冷
    現在許多省市已相繼公布了期末考試時間,多數高校早就定下了寒假的開始時間;截止目前,許多中小學校的寒假的時間也基本都明確了。而高校提前放假也只是響應教育部號召,堅持「錯峰」原則,安排學生分批次放假離校。據說最早有學校於12月20號左右就放假的,而更多的中小學校都基本集中在2021年1月初~1月中旬。我們這裡是2021年1月26日起開始進行期末考試,暫定1月底前放寒假。從縣局下發的通知上看,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在1月28號下午16:35前都能結束期末考試。
  • 李小琳在行知絲路研究院開學典禮上致辭:啟迪企業家的光明之心
    這段修為漸進是絲路給到學員的至善心旅,很多學員感慨道:這一課不僅解開心中深藏的困惑,還仿佛經歷一場人生徵途上的心靈洗禮。他在絲路課堂上分享了新東方整個創業、發展的歷程,以及他作為領導者是如何力排眾議,正確決策的。他坦言新東方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風光無限,所能想像的危機也都沒少碰到,比如在股東、師資方面的信任危機,在企業經營上面更有模式、科技、結構等各種與同行你追我趕的碰撞。  交流中,有一點俞敏洪始終強調:技術可以落後、管理可以缺乏實踐、甚至生源也可以少於對手,但新東方始終不允許假的東西存在。
  • 神奇的絲路,神秘的冒險
    這套書的每冊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由懸念叢生的楔子、高潮迭起的正文、引人入勝的尾聲、諸葛父子的美食課堂組成。全書以孫小淘、諸葛能、沙晶晶三人組成的小能偵探社尋找孫小淘失蹤的爸爸為故事主線,以古絲綢之路為空間線索,從絲路起點——古城西安開始一路向西,向著洛陽、河西走廊、敦煌、青海進發,開啟了一次熠熠生輝的絲路大冒險。
  • 戶外拓展團建課程項目怎麼設計?
    拓展團建課程設計很重要,是保障拓展團建效果的第一個重要條件。出眾拓展中山吳老師接到企業的團建拓展諮詢時,一定會問下面2個問題:1、拓展團建主要想達到什麼樣的訓練效果?因為年輕人有年輕的玩法、中老年人的團建有更適合他們的課程。如果不了解人員結構,主觀設計課程,那麼團隊在拓展團建時會有斷層的情況:有人玩不了、有人不愛玩,直接影響受訓隊員的熱情,影響拓展訓練效果。這2個問題搞清楚,就掌握團隊的基本情況,就可以針對團隊需求設計課程。
  • 杭州網精彩亮相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
    杭州網訊 12月10日,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2020iDEE)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大會由浙江省貿促會、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杭州市商務局、杭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吸引了116家境內外企業參展,共繪數字教育新藍圖。
  • 學而思線上一對一英語課程感受,說下我的親身經歷!!!
    學而思線上一對一英語課程感受,說下我的親身經歷!!! 2020年07月10日 10: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學而思現在把所有面授課都轉為線上課程
  •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國家海洋博物館館研學課程課題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藍色國土資源,海洋產業是國家海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社會各界都需要補上海洋啟蒙這一課,尤其是要樹立海洋國土意識,而培育全民族海洋意識首先應該從中小學生抓起,開展海洋研學旅遊則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形式。
  • 張露博士攜最新力作《絲路江心鏡》與上海年鑑學會相聚星露閣
    為主題探討文化創新的途徑、中新文化交流以及拓展年鑑開發的路徑。從萌芽到孕育創作,張露博士探尋了世界上很多地方,精心調研,思考歷史與現實的交融聯通,萌生出通過探尋這條海路的前世今生,以文學的形式來展現那燦爛輝煌的歷史。書中展現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異國文化,也是一場奇幻的史詩冒險,有宮廷權謀的殘酷鬥爭,也有異國之戀的愛恨糾葛,展示出一幅壯麗的海上絲綢之路畫面。
  • 我校首次開設《大學英語》拓展模塊選修課程
    為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外國語學院在已經實施的分級教學基礎上,設置拓展課程選修模塊,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個性化需求,首次為本科二年級學生開設拓展模塊選修課程。目前,涉及2018級5700多名本科生的《大學英語》拓展模塊課程選課工作已經完成,各門課程將於4月20日起陸續正式開課。
  • 場館中體驗 課程中育人
    目前,該場館有「毒品之殤」「管制毒品」「毒品的危害」「辨識毒品」「青少年毒品預防宣傳教育區」「國家領導人對禁毒工作的批示」6個展區,是該市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禁毒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該基地還建有地震科普館、消防體驗館、校園科技館、普法教育館、紅十字應急避險救護館、拓展訓練場地等設施。
  • 絲路傳奇 宋韻開封 開封因絲路而昌盛,絲路因開封而綿長
    早在2000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一條連接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  自然,作為宋都的開封終於迎來了歷史上最為輝煌耀眼的時期,經濟繁榮,富甲天下,人口過百萬,風景旖旎,城郭氣勢恢弘,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