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課程建設「內外兼修」

2020-12-22 中國視窗

在晉江,中小學生都有一份期待——前往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收穫成長和快樂。筆者了解到,今年,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引進來,走出去」,探索打造多元化課程,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讓學生收穫更多的精彩。

紮根本土打造多元課程

上午10時30分,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紫帽基地)功能教室裡,南峰中學30名初一學生正體驗瓦當拓印。只見他們手持大拓包輕輕地、均勻地拓印瓦當上的花紋。揭下宣紙,一幅精美的瓦當拓印作品出爐了。如此特別的體驗,令同學們直呼「太有趣了」。

而在晉江基地,如此豐富而又有趣的體驗可不少。瓦當拓印、手偶縫紉、花燈製作、陶藝、插花藝術、旱地勞作、花卉栽培……同學們在體驗中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好評如潮。

「參加社會實踐的這五天,每一天都很充實。每一節課都是『鮮活』的,不僅有理論學習,還能動手實踐。在這裡,我們進行了很多新的嘗試,教官和老師都很好,很有耐心教我們。」曾雅琳是南峰中學初一年學生,此次社會實踐,她勇挑重擔,擔任4班的班長。筆者採訪之時,她正帶領本班學員在室外進行旱地勞作,教官穿梭於大伙兒的「責任田」進行專業指導。你瞧,不一會兒,大伙兒扛起鋤頭鬆土的架勢就很有範兒了。

學生的好評背後是硬體和軟體建設兩手抓。其中,在硬體建設上,紫帽基地不僅有數十間寬敞的專用室,還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園,目前已初步規劃了「百菜園、百花園、百果園、百心園、百工園、百草園」,每一個區域都獨具風採,功能性十足。今年,紫帽基地更是規劃建設了一個花卉栽培室外場所,讓學生更加親近自然。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農耕文化景區建設,各種農具的展示、農耕文化的科普等一應俱全,氛圍濃厚。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石圳基地同樣大手筆,及時更新各種硬體設施設備,為學生搭建更好的實踐平臺。

筆者了解到,晉江基地還努力建設適合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的綜合實踐課程結構模式,打造多元課程。「紫帽基地從正式運營至今已有16年,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課程框架和特色,並且每一年都有創新。」晉江基地實訓處副主任吳良才介紹,今年,紫帽基地綜合實踐課程又增加了閩南建築識別、閩南磚雕拓印等課程。接下去,紫帽基地還將依託與晉江中醫院的合作項目,擬增加中草藥的識別這門課程,進一步豐富課程建設。與此同時,石圳基地也在不斷尋求變化與創新,針對中小學生群體特點,完善課程內容及體驗模式,讓學生學有所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滿滿的快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疫情期間,晉江基地的課程學習也不間斷,通過錄製微課,將教學內容「搬」到網上進行傳播,讓同學們在家就可觀看視頻進行學習。

組織中小學生參加研學課程建設「內外兼修」

要說近兩年,在晉江中小學校園最火的活動當屬「研學實踐」了,學生們從課堂走向校外,近距離觸摸歷史、感知自然、陶冶情操,在「行走的課堂」快樂體驗、快樂成長。而其「牽頭者」便是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

「研學實踐教育其實就是基地課程建設的延伸,它走得更遠,接觸得更多,收穫也越多。」晉江基地研學組副主任洪清爽介紹,晉江基地結合本地域情,立足本土,充分發揮優秀的傳統文化、僑臺文化、海絲文化、紅色文化、企業文化優勢,同時集合福建省部分自然地理資源、歷史文化遺產、鄉土民俗文化等優質資源,前期共規劃研發25條適用小初高不同年段、不同特點、不同要求的研學實踐教育線路和課程。

學生在基地體驗瓦當拓印

學生在基地學習縫紉

組織學生外出研學

前幾天,晉江西濱中學初二年段600多名學子在基地的帶領下,走進舉世聞名的「地球紅飄帶」起點——龍巖革命老區,深入了解閩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歷史,感受客家文化多姿多彩。這是西濱中學首次大規模、遠距離、多元化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四天的紅色研學之旅是歡樂而又充實的,同學們一邊參觀,一邊聆聽講解,再加上動手體驗,全方位領略紅色文化。「以前的我在一些方面還比較懶散,經過這樣的研學實踐活動,我更加自律了。就像教官說的,我們都要努力遇見更好的自己。」回憶起此次研學的點滴,西濱中學初二學生陳浩軍仍歷歷在目,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他說,這是初中生涯的一段美好回憶,也是一段收穫頗豐的學習之旅。

筆者了解到,今年晉江基地的研學實踐活動依舊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先後組織了晉江2萬名中小學生,前往武夷山、廈門、漳州、龍巖、福州、泉州等地參加研學活動。每一場研學不僅課程豐富,而且精品頻出,同學們都滿載而歸。

「每一場研學都是一堂乾貨滿滿的課程,學生可以領略到更多的風採。這也正是基地課程建設的特色所在,它呈現的方式有很多樣,可以是在基地內的社會實踐,也可以是走出晉江、走出泉州的研學實踐,其帶給學生的收穫一樣豐富多彩。」晉江基地相關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秦偉]

相關焦點

  • 晉江市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開展研學實操培訓
    晉江新聞網8月13日訊  8月3日—8日,晉江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蓋達組織70名教師,前往漳州開展研學實操專題研修培訓。  本期研修班課程由研學實踐技能分析與研學實踐實操課程兩部分組成。培訓中,學員聆聽了專家講座,了解研學旅行的相關政策,明確研學的趨勢和研學實踐教育的工作價值;通過技能剖析課程,掌握研學實踐課程實施的程序管理,以及研學實踐教育活動中的九大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住宿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活動安全、心理安全、情感安全、思想安全)的管理要點和應對策略。此外,本次培訓還進行了實操訓練,學員們在實操中,對研學行前、行中、行後的注意事項更加了解。
  • 寒亭區 研學基地 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 研學旅行
    千牧泮宮包括山東千牧泮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千牧泮宮學校,擁有強大的以工科研究生為主力軍的自然教育師資團隊,主要從事自然教育課程研發及教學、自然教育軟硬體平臺搭建、管理體系構建及自然教育標準化推進,公司率先提出「大綱自然教育」和「農業深度體驗」等概念,並將各學科知識點高密度地搬進公司實踐基地
  • 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通知教材〔2017〕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現將《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中小學生綜合實踐雲課堂「空中漫研」全面上線
    北京市海澱區定慧裡小學組織同學們完成了空中漫研「雲實踐」活動。16日,由學知苑國際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攜手千龍網·中國首都網深度開發的中小學生綜合實踐雲平臺「空中漫研」全面上線。為營造更好的線上課程氛圍,打造更好的內容多元、實踐體驗豐富、互動形式多樣、線上線下完美結合的實踐課程。因此,學知苑攜手千龍網·中國首都網研發了」空中漫研」雲實踐平臺,訂製出讓學生以「跟著鏡頭去旅行」的方式進行綜合實踐的多種類課程系列。
  • 以綜合素質評價推動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進程
    綜合素質評價是促進學校積極推進綜合實踐課程的核心舉措。學校在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過程中,首要滿足的是提供給學生高質量的綜合實踐課程,以滿足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多樣化需求,建構知識結構,聚焦核心價值,從知識的落實走向素養的養成,最後達到育人的最終目的。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 | 摘箬山島海洋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方案通過...
    12月3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在摘箬山島舉辦專家論證會,對浙江大學與舟山定海區共建的浙江省「十三五」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建設進行論證,並為其創建國家級實踐教育基地提出指導性意見建議。在校本科生院實踐教學辦公室主任魏志淵、海洋學院副院長王曉萍和建設組成員的陪同下,專家組考察了摘箬山海洋科技示範島、外海基地實驗室以及基地建設基礎條件,審閱了基地建設方案,聽取了基地負責人的匯報,對《浙江大學—舟山定海區人民政府舟山海洋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方案》進行了評審,會議通過了基地建設方案。
  • 《北侖區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細則》發布
    來源 | 寧波市北侖區教育局 整理 | 未名研學根據教育部《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和《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及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旅遊局等10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前期開展研學活動的相關經驗,制定北侖區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細則
  • 濱州鄒平:融合傳統與科技 打造一流實踐基地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日訊近年來,濱州鄒平市全力打造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設備,目前基地已建成佔地70畝、能同時容納800人實踐、年培訓能力18000人的一流科普教育基地。
  • 場館中體驗 課程中育人
    近幾年來,滕州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立足培養中小學生核心素養,把實施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重要任務,積極打造凸顯特色的育人新模式,成為滕州市中小學生最嚮往的地方。厚植實踐育人的文化土壤走進滕州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的人,都會被這裡濃厚的實踐育人文化所感染,一個個體驗場館充滿了現代科技氣息,一幅幅宣傳標語彰顯著發展的生機和活力,一件件實踐作品映射出學生不凡的思維和創造……抓好中小學生實踐活動,教師是關鍵。
  • 四川74個中小學生文化研學基地名單出爐
    2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教育廳獲悉,根據《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遴選2019年度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的通知》,在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網站公示,現命名成都市望江樓傳統文化研學基地等74個單位為「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成都市成華區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活動中心等
  • 體驗研學實踐魅力 留下青春美好記憶 市實踐基地赴黃山市徽州區...
    11月16日至20日,銅陵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銅陵營地)組織市十中西湖校區初二年級近400名學生赴黃山市徽州區開展「品味徽州古韻,探尋傳統文化」主題研學旅行活動。本次研學旅行為期五天,同學們體驗了研學教育實踐的魅力,留下了青春美好記憶。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徽州自然風光和傳統文化俱佳。
  • 「新工科課程思政一體化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
    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 日前,記者獲悉,共有845個項目通過專家綜合評議及公示進入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其中,由北京聯合大學、新華網等8家單位聯合申報的「學以致用、通專融合-新工科課程思政一體化研究與實踐」項目位列其中。
  • 【「十三五」成就巡禮】內外兼修 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十三五」成就巡禮】內外兼修 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2020-12-23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國家海洋博物館館研學課程課題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藍色國土資源,海洋產業是國家海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社會各界都需要補上海洋啟蒙這一課,尤其是要樹立海洋國土意識,而培育全民族海洋意識首先應該從中小學生抓起,開展海洋研學旅遊則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形式。
  • 以「魂」塑「形」 以「形」凝「魂」 實現文化振興內外兼修義利並舉
    在浙江奮力推進「重要窗口」建設的關鍵時期,溫州以鄉村振興「小窗口」為區域發展「大窗口」增光添彩,特別是以群眾需求、文化規律和市場邏輯出發,抓住鄉村文化振興這個「魂」,以「魂」塑「形」、以「形」凝「魂」,實現文化振興的內外兼修義利並舉。  一要聚焦傳承保護,打造「有靈魂」的新農村。
  • 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可以去哪?錢塘新區這三家單位等你來!
    近日,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名單正式公布。新區的工業旅遊企業康師傅夢想探索樂園、萬事利絲綢工業博物館、浙江財經大學外交官進校園展館等3家單位入選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名單。
  • 《上海市初中學生社會實踐管理工作實施辦法》公布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和《上海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等文件精神,結合上海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目標與任務,現就推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工作制定本辦法。
  • 喜報:集美大學15個專業獲批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09年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0入選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011年入選省級教學團隊, 2013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013年獲批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014年獲批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8年入選省級本科實踐教學團隊。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任春華:自力更生,內外兼修
    她,從大山深處走出來,沒有優越的家庭條件,沒有豐厚的物質資源,帶著對文學、對生活的熱忱之心,她在獨立自強、內外兼修的努力中,實現了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等各方面的突破。「女孩子,自力更生便是富,內外兼修便是美,感恩回饋便是德」,從她的座右銘裡,我們仿佛能看到她閃光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