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團隊競逐深圳海洋館設計
近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和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主辦方),聯合召開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線上答疑會,並與由國內外一流專業機構組成的15家入圍設計團隊,實現了首次正式「會面」。這也標誌著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進入實質性「開跑」階段。
深圳海洋博物館選址於大鵬半島新大片區,被列為深圳 「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海洋博物館以「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為目標,建設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海洋博物館,打造海洋資源收藏展示中心、海洋文化教育中心、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將成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文化新地標。
該競賽自5月25日啟動以來,得到廣泛關注。6月10日,主辦方舉辦了設計團隊遴選會,根據其行業影響力、同類型業績、獲獎、擬投入項目的團隊綜合考慮,通過8輪記名投票,從邀請的11家設計團隊中遴選出6家入圍團隊、從公開徵集的77家(含邀請未入圍的5家)中遴選出9家入圍團隊及3家備選設計團隊,並公告了遴選結果。
主辦方還同步開展了深圳海洋博物館公眾諮詢有獎徵集活動,選出「最佳建議」,並在本次線上答疑會前為3位獲獎市民授予了證書和獎金。
答疑會就15家入圍設計團隊的諮詢一一解答,並將以書面形式反饋給各入圍機構。會後,各團隊將進入實質性方案設計階段。
據悉,競賽將於8月下旬召開設計方案專家評審會,評選出3個優選獎和12個入圍獎。
市文化館新館啟動設計競賽
6月19日,深圳市文化館新館(原深圳市群眾藝術館新館)全過程設計競賽正式啟動,將打造融合教育、交流、培訓、表演、展覽、文創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地標建築。
新館設計競賽由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主辦、深圳市城市設計促進中心協辦,以「灣區中心、國內標杆」為定位,為深圳打造一座覆蓋所有群體、所有藝術門類的具有公共公益群眾文化服務性質的綜合性文化地標建築,成為創新型市民文化藝術培訓基地、市民參與體驗休閒文藝展演中心、多門類文化藝術共享營、粵港澳大灣區城際文化交流聚集地、全市文化館聯盟數位化網絡平臺和群眾文化藝術骨幹創作創意園。
市文化館始建於1980年,現場館設施老化嚴重。新館選址於龍華區民治街道,毗鄰深圳北站,東南側規劃一處市政公園。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含:演藝活動區、交流展示區、輔導培訓區、圖書閱覽區、業務創業區及業務配套和公共服務配套。用地面積約3.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3萬平方米。設計費暫定262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