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2020-12-14 騰訊網

遊戲能夠滿足成長中孩子最大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社會性的角色遊戲,本質是孩子對社會生活的模仿和學習,是自閉症兒童最自然的溝通媒介,也是自我表達情緒、想法和行動的工具。

正如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所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是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藉助於遊戲與競技,而對於年幼的兒童,尤其不能不如此。」

遊戲康復訓練對自閉症兒童認識成人社會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著重要作用。

一、角色遊戲

我們必須認識到,社會交往缺陷才是孩子的核心問題,針對孩子的康復訓練,必須要圍繞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展開,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從環境中學習,從他人身上學習。

角色遊戲以「角色扮演」為主要表現方式,讓孩子能夠自主地表現和表達自己的認識與體驗,引導孩子參與角色遊戲的目的,是在遊戲中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社交技能訓練。

幫助孩子在角色遊戲中建立規則意識。

孩子的社交障礙和刻板行為會導致他們在生活中無視規則,而在角色遊戲中有許多遊戲規則需要遵守,讓孩子參與角色遊戲可以較好地幫助他們學會遵守規則。

例如我們在與孩子做輪換投籃遊戲時,如果孩子只顧自己玩籃球,我們就要走到孩子的視線內,告訴孩子:「輪到我(我們)了」,說這句話的同時要做一個手勢( 把手放在自己胸口上) ,提醒孩子輪換;

當輪到孩子的時候,我們要一邊叫著他的名字,一邊做手勢指著他說:「輪到你了」。當我們完成後,不要急著把球遞給孩子,要等著他發出請求,如果幾秒後還沒有反應再給他,並大聲說:「輪到你了」。

當孩子完成後,我們要安靜觀察孩子,看他是否主動把球給我們,如果不輪換我們再提醒他,孩子會在遊戲中學會輪換應遵守的規則。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引導孩子轉換到其他遊戲和角色中,在轉換前可以帶孩子觀摩其他孩子遊戲過程,讓孩子初步了解遊戲對應規則。

我們要注重角色遊戲與現實社交的結合,讓孩子通過角色遊戲模仿、模擬真實社會中的人際關係,逐步從角色遊戲走向真正的社交。

如果孩子可以和普通孩子共同遊戲,證明其社交能力逐步形成,這時我們可以創設一些真實的社交機會,如:幫媽媽給爸爸遞個拖鞋;幫媽媽將這塊蛋糕給小明等等。

這些簡單的交往活動可以幫助孩子開始真正的主動社交,創設這些社交活動要根據孩子的能力情況逐步遞進,從孩子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開始,逐漸過渡到同齡的小夥伴和老師。

如果這個自閉症孩子有語言能力,可以讓他邊說邊做,模仿已經學會的角色遊戲。同時為防止自閉症兒童常有的總是重複做一件自己熟悉的事的行為,應鼓勵他多變換人物來完成角色遊戲。

二、表演遊戲

表演遊戲又稱戲劇遊戲,是指幼兒根據故事或童話等文學作品的內容和情節,通過扮演角色,運用語言、動作和表情進行表演的一種活動形式。如幼兒演出的童話劇、歌舞劇、木偶劇和皮影戲等。

由於自閉症兒童往往面部表情比較單一,語言中的語調呆板,行為顯得僵硬。因此在表演遊戲中,因考慮上述因素,安排角色時應儘量安排語言少,動作幅度小,行動路線短,面部表情不需要很豐富的角色。實際上,只要角色安排恰當,他們也是能很好地完成任務的。

自閉症兒童參加表演遊戲,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積極幫助。遊戲前教師和家長要反覆對他講解角色,關鍵是要讓他明白自己表演角色的特點,反覆指導他們的語言和動作,需要指出的是,孩所表演的角色要是他們熟悉的人物或擬人化了的動物。

比如在一次兒童劇演出中,一名自閉症兒童(10歲)擔任了一個角色,這個孩子表演得很好,得到了教師、家長和前來觀摩的嘉賓的一致好評。這是一個表現敬老題材,這個自閉症孩子扮演一位老大爺,有兩句臺詞,三個動作。

故事情節如下:

一群孩子在廣場上玩耍,一位拄著拐杖的老爺爺經過這裡時被一個石頭絆了一跤,孩子見了急忙來扶起老爺爺,老爺爺很高興並誇獎了他們。在這個遊戲中,老爺爺說了「哎喲」「好孩子,謝謝你們」兩句臺詞。做了「學老爺爺的樣子走路」「跌倒」「面對觀眾拍著孩子們的肩膀說感謝的話」三個動作。

就這樣一個簡單情節的遊戲,教師和家長用了近一個學期的課後時間來訓練。

一是解決他語調單一的問題,光「哎喲」一個詞的聲調糾正就用了十天,在第二句中的「謝謝」一詞的輕重音的發音糾正上也是用了十天的時間。

二是解決他在遊戲中的行為動作。在老爺爺上場這一個動作的模仿上,教師和家長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來教他。一開始他聽到要上臺的口令後,就很快地走到臺上,而且挺胸抬頭,並且眼睛總是盯著斜上方的燈光。後來教師和家長一遍遍地模仿給他看,家長回到家裡也反覆模仿並教他如何做。

在解決他模仿老爺爺「跌倒」這個動作上,一開始他到指定位置時就往地上一坐,後來教師和家長反覆講解並模仿老人「跌倒」的動作,光這一個動作讓他學會,用了近十天的時間。

在最後一個動作「拍同學肩膀並面對觀眾說感謝詞」的模仿上,開始時他總是不能目光平視,總是頭昂起來,目光看斜上方。後來在教師和家長的模仿和反覆糾正下,終於學會了目光平視。

從上述遊戲中我們看到了,自閉症兒童是可以進行表演遊戲的,表演遊戲不是普通兒童的專利。通過這個情節遊戲的表演,這個自閉症孩子的性格上比以前變得開朗了,與家長和教師的對話能力增強了許多,在表達自己情感方面有了顯著進步。

三、結構遊戲

結構遊戲又稱建構遊戲,是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玩具或結構材料(積木、積塑、金屬片、泥、沙、雪等),構造物體形象,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活動。

結構遊戲始於3歲左右,一般從簡單的積木遊戲開始,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認知水平、動作技能的發展,結構遊戲也趨向複雜化、多樣化,並常常出現在扮演角色的遊戲中。

結構遊戲不單是一種構造活動,而是一種包含多種技能的創造性組合活動和全面培育心理素質的綜合活動,有著廣泛的教育意義。

結構遊戲多用手進行操作,他們在遊戲中不停地做著各種動作(擺、放、插、拼、整理等)。這時他們手部的小肌肉充分活動,使他們的手指、手腕、手臂的肌肉力量和靈活性得到鍛鍊,手的控制力得到加強,手、眼協調能力和配合得到充分發展。這種手眼協調、手腦並用練習,會有效地促進他們感知覺的發展。

在結構遊戲中,一切的結構活動都以豐富的想像和創造思維為基礎。依靠頭腦中的表象去構思、設計並製造具體的物品,這正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種極富創造性的行為。

自閉症兒童儘管喜歡單一的陳舊的結構遊戲,但我們發現,通過鼓勵和激勵,他們還是能完成一些有難度的結構遊戲的。要鼓勵他們去完成帶有創造性的結構遊戲,可以從簡單到複雜,拼裝遊戲可以從有圖到無圖,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展開。對於他們完成了遊戲,要加大鼓勵力度,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四、體育遊戲

體育遊戲又被稱為「運動性遊戲」或「活動性遊戲」,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自閉症遊戲治療方法,它包括傳統遊戲和現代遊戲兩種,由身體動作、情節、角色和規則組成的一種活動。

體育遊戲不同於角色遊戲、表演遊戲和結構遊戲,它由各種基本動作組成,有嚴格的規則,明確的結果,是以發展兒童身心為目的的以運動為載體的活動。體育遊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易激發孩子「玩」的興趣和願望,對兒童有很強的吸引力。

自閉症兒童參與體育遊戲的最好形式是與普通兒童一起活動,或者集中起來進行遊戲,並由家長或老師參加,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五、發展感知覺能力的遊戲

作為兒童自閉症遊戲治療方法的一種,發展感知覺能力的遊戲是一種主動、新穎、有規則的活動形式,可以幫助自閉症兒童在輕鬆的活動中發展感知覺,並從中得到快樂,提高認知能力。

嗅覺遊戲

主要是通過組織「聞一聞」為主題的遊戲.使自閉症通過聞氣味辨物體的遊戲,提高他們的嗅覺辨識能力。遊戲所取分辨材料,可以是食物(包括水果),也可以是非食物;可以是液體物質,也可以是固體物質。

味覺遊戲

通過「嘗一嘗」為主題的遊戲,使自閉症兒童通過味覺辨識物體的遊戲,提高他們味覺的辨識能力。遊戲所取分辨材料,可以是食物(包括水果),也可以是非食物;可以是液體物質,也可以是固體物質,也可以把兩種感覺綜合起來進行遊戲。

觸覺遊戲

我們對物體的軟硬、冷熱、粗糙和光滑等認識.主要通過觸覺來完成。觸覺遊戲主要是遊戲者通過觸摸來辨識物體的活動。遊戲種類主要有觸摸辨物遊戲、觸摸分類遊戲、觸摸造型遊戲等。

1、觸摸辨物遊戲以「摸一摸」為主要構思,擬通過遊戲豐富和提高自閉症兒童的觸覺經驗,加深他們對物體大小、長短、光滑與粗糙、軟硬、冷熱的觸覺認識,提高自閉症兒童通過這些性質來識別物體的能力。

2、觸摸分類遊戲是建立在觸摸辨物遊戲基礎之上的,是遊戲者先對物體的差異與近似之處進行觸摸辨別,然後再區分物體差異的一種遊戲。

3、觸摸造型遊戲是通過觸摸分辨各種造型特徵,發展自閉症兒童圖形認知能力的遊戲。

六、聽覺遊戲

我們知道,自閉症兒童在感覺能力方面呈現出視覺和聽覺的不同步,視覺優於聽覺。在聽覺方面,主要問題又集中在對聲音的辨別和對聲源的方位判定兩個方面。

通過遊戲的形式對他們進行訓練,可以減少他們對聲音的恐懼感,同時也容易貼近生活。

A、分辨音質的遊戲

以分辨聲音特徵為主要內容的活動,從而達到提高自閉症兒童區別聲音性質以及從物體的音響特徵來識別物體的目的。分辨音質的遊戲,可以有效地通過遊戲這種活動形式,幫助自閉症孩子建立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從而提高他們通過聲音辨識物體的能力。

進行這類遊戲,我們不能像要求普通兒童一樣蒙上他們的雙眼,也無法組織他們進行辨識音競賽。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事先準備好的各種音響資料,通過播放,讓他們從中進行辨識。

可以在一個安靜房間,根據事先準備的聲音素材,先反覆播放,讓孩子熟悉各種聲音後,可以進行有計劃的提問,並根據他們辨識的數量和速度,給予獎勵。

聲音設置應先單一,後複雜,先室內聲音,後室外聲音,最後再到在混合聲音中確定某一種聲音的難度。

B、判定聲源方位的遊戲

以判定聲音源來自何方為內容的活動,是以提高自閉症兒童辨識聲音來源為目的的。通過這種遊戲,提高自閉症兒童從物體的聲響特徵來識別物體的能力。

遊戲要從易到難,先是辨別簡單的物品,例如鈴鐺和桌球,搖動鈴鐺「鈴鐺在哪裡?」,讓孩子用手指向位置。慢慢提高遊戲的難度,例如增加物品的種類等。注意觀察自閉症孩子對來自不同方位聲音的反應,防止發生因聲音引起的情緒波動。

七、視覺遊戲

自閉症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注意和興趣,往往首先是從視覺渠道獲取的。科學研究表明,嬰幼兒通過視覺獲取信息過程中,對顏色的敏感度和獲取量多於和優先於對形狀的敏感度。

A、分辨顏色的遊戲

通過色塊組合遊戲,使自閉症兒童掌握認識顏色、區分顏色和給顏色配對的方法,提高顏色的識別和分類能力。辨色遊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別固定色塊的遊戲,用不同顏色的純色色塊各兩塊,在先教會他們認識基本色的基礎上,將不同顏色的色塊混合在一起,讓自閉症兒童對不同色塊進行配對。

2、色差比較遊戲。這種遊戲是在自閉症兒童已經具備了對固定色塊辨識的基礎上,逐步加進一些色塊的中間色,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和難度。這類遊戲可以設計成與其他遊戲組合的綜合遊戲的形式。

3、動態辨色遊戲。這種遊戲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是難度較大的一種遊戲。這種遊戲的目的是通過合成與分解,使自閉症兒童了解顏色是會變化的,並掌握初步的色彩組合規律。

這種遊戲有三種設計思路:

一是利用色的合成原理組織的遊戲,如將黃色水中加入藍色墨水,使顏色變成綠色。

二是利用顏色疊加原理組織的遊戲,如用兩張不同的玻璃紙疊加,使他們分別觀察疊加前後的色彩變化。

三是利用視覺暫留原理組織的遊戲,如在一個陀螺上塗上兩種以上顏色,讓他們觀察到顏色的變化。

B、分辨圖形的遊戲

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考察和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具有積極作用。在自閉症兒童中,有一部分兒童在分辨圖形上體現出「島狀功能」,但是相當部分的自閉症兒童還是需要通過這種遊戲來提高他們的觀察力的。分辨圖形遊戲主要有以下幾種:

1、數圖形遊戲。這要求遊戲者從給出的圖形中,數出某一特定數字或圖形(如動物圖形)的數量。

2、找圖形遊戲。要求自閉症兒童在把握圖形典型特徵的基礎上,找出隱藏在大圖中的指定圖形。

3、找相同遊戲。這是一種尋找圖形中相同特徵物體的遊戲.如找出圖中相同的小白兔等。

4、找不同遊戲。這是一種要求自閉症兒童找出圖形中兩個物體差別的遊戲。

5、分辨空間的遊戲。主要通過遊戲訓練自閉症兒童的目測力,以幫助他們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遊戲可以就大小、遠近、粗細、前後、左右等單項概念進行識別,也可以綜合起來進行分辨。

遊戲是發展兒童認知心理的重要途徑和積極有效的形式,除了上述的一些遊戲種類外,還有發展自閉症兒童認知水平的遊戲、發展語言的遊戲、音樂遊戲、美術遊戲、數學遊戲、集體娛樂遊戲等等。

相關焦點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語言康復訓練
    而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使用任何藥物都收效甚微。6.基礎好=康復效果好?相比起藥物治療,近年來更提倡自閉症康復訓練,但正因為每個患兒的自閉症症狀都不一樣,在康復訓練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康復訓練中,一些進入康復機構訓練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時會取得非常迅速的進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進步緩慢或原地踏步的情況。
  • 思圻國際融合教育:讓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訓練更加科學
    大部分初期都病急亂投醫,而且視自閉症為洪水猛獸,還沒交鋒就先慫了,如何能戰勝這個根本不知底細的巨大怪物呢?就只有聽信各種各樣的療法,把孩子當小白鼠,從而陷入無盡深淵。  一方面是家長几乎人人都存在的走捷徑的心理,唯一的結果就是把孩子坑了,另一方面是家長們確實也不專業,是難辨這些真假的。當然了還有一些家長一直在徘徊,最終造成的後果可能是錯過了孩子的黃金幹預期。
  • 自閉症的春天:思圻國際康復訓練探索融合教育創新模式
    自閉症康復行業資源嚴重不足且缺乏規範但自閉症康復行業資源嚴重不足且缺乏規範,背後的一個現實是:國內目前尚沒有一個實權、專業的部門對這一行業進行監督、指導。甚至進行機構註冊,當地民政和教育部門的人還不知道自閉症是什麼,「後來,自閉症康復機構多在殘聯註冊,但殘聯限於性質和能力,又"想為而無能為"。這個大環境就限制了自閉症的治癒率。也就導致了我國的自閉症很難有發展。
  • 思圻國際融合教育:讓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訓練更加科學_綜合_江西網絡...
    自閉症治療是要糾正幾個誤區的:第一患兒需要長期進行康復訓練,有一些家長存在誤區,認為自閉症只是短暫性疾病,在沒有進行治療的情況下,可以很快就能康復。
  • 如何訓練自閉症兒童的社會交往?
    所以,培養自閉症孩子的社會性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是自閉症療育的重中之重。事實上,半數以上的自閉症孩子是輕度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具有較好的語言能力。對於少數無語言或語言能力很差的中重度自閉症孩子,建議先參加語言發育、發展的專項訓練。
  • 什麼樣的自閉症康復機構比較好?
    家長們並不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醫生第一個建議就是「幹預」,應該如何幹預,去哪裡幹預,如果選擇一個好的幹預機構,對很多家長來說很迷茫,而選擇一家對的機構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影響很大的事。首先,國家對自閉症(孤獨症)有一定的福利政策,由當地殘聯負責給每個孩子一定的補助費用用於康復,或者有的地方是免費康復。從經濟來說,家長應該與殘聯聯繫,獲得應有的福利。
  • 「那些對自閉症兒童做的小事情」——思圻國際康復訓練的愛與行
    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歡的演員周迅,也在2014年發起了關愛特殊兒童公益項目「ONE NIGHT給小孩」,今年,已經進入到了第七個年頭。今雖然每年的主題有變化,但是繼續關注兒童成長的主題是不變的。從成立開始,「ONE NIGHT 給小孩」陸續關注並幫扶了盲童、留守兒童、智障兒童、被拐賣兒童、服刑人員子女、自閉症、孤獨症兒童等十餘種特殊兒童群體,關注的範圍從特殊兒童擴展到照顧與陪伴特殊兒童的一線工作人員。隨著大眾認識的擴大,更多社會公益項目將視野擴展到特殊兒童群體,呼籲更多的人關注身邊特殊群體的孩子,讓孩子們在愛和溫暖中有安全感地長大。
  • 天津自閉症康復機構哪裡好
    而對於自閉症的核心症狀,目前使用任何藥物都收效甚微。6.基礎好=康復效果好?相比起藥物治療,近年來更提倡自閉症康復訓練,但正因為每個患兒的自閉症症狀都不一樣,在康復訓練中取得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在康復訓練中,一些進入康復機構訓練前能力很差的孩子有時會取得非常迅速的進步;反而是一些原本基礎還不錯的孩子,也有可能出現進步緩慢或原地踏步的情況。
  • 用愛守護:思圻國際康復訓練,讓自閉症等特殊兒童群體的生命更有質量
    在對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方面,國內的思圻國際機構及已經做了許多努力,用愛和行動為發育遲緩,智力落後,唐氏綜合症,自閉症,孤獨症,腦癱兒等特殊兒童群體的打開了一扇窗,讓陽光照耀在特殊兒童群體的身上,而創始人、管理者景馨女士更是用愛與行動,不斷把這扇窗擴大,不斷為特殊兒童群體創造新的希望與夢想。
  • 用早期密集型幹預訓練發力,思圻國際幫助自閉症兒童走出「封閉」世界
    康復師的一句話讓一向堅強的李潔(化名)潸然淚下,淘淘(化名)來思圻國際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近一年時間,從不會說話,性格孤僻,不喜歡與他人交流,到現在可以順利進行融合教育了。這個消息也讓景馨女士激動不已。   景馨女士,思圻國際康復中心創辦人。
  • 20年,她為1.2萬「星兒」點燃希望 全國最大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以琳...
    經過20年的發展,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目前是全國規模最大、綜合專業能力最強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之一,先後有自閉症兒童1.2萬人次在這裡接受康復訓練,為無數自閉症家庭重燃生活希望。擁有青島寧海兩處中心在慶典儀式現場,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始人方靜回顧了以琳的「成長史」。
  • 「快樂小蜜蜂」讓自閉症兒童走出黑暗
    並以此為契機向全社會發出呼籲,爭取社會廣泛關注和支持,為現有自閉症兒童家庭提供幫助,讓自閉症兒童得到科學、規範、有效的康復訓練,讓他們遠離孤獨,走出自閉。基金成立伊始就獲得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的廣泛關注。市民謝先生一經了解「快樂小蜜蜂」基金捐款事項,便從自己在市慈善總會建立的「運芳個人冠名基金」中,拿出48000元錢用於該項目。
  • 「小天使」很多,「大天使」好少 幫助自閉症兒童不能只靠VR
    VR輔助自閉症兒童進行訓練2014年發布的《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顯示,我國自閉症人群佔人口總數的1%左右,自閉症患者數量已超過1000萬,其中14歲一下兒童超過300萬,每年新增16萬病例。根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教授杜亞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介紹,自閉症兒童主要問題在於語言交往能力有問題,自閉症兒童小的時候會叫爸爸媽媽,一些簡單的要求,被動的服從孩子都可以做到。但是到了6歲、12歲的時候自閉症兒童的主動語言就比較少了,啟動語言和啟動共話的環節很差,啟動之後維持談話的能力就更差了。因此,自閉症兒童長大後如何和人交往,如何走向社會成為要解決的最大問題。
  • 總是尿褲子,該怎樣訓練自閉症兒童尿尿呢?
    作者 / 劉明明由於大部分自閉症兒童語言表達受限,孩子尿褲子這個問題困擾過很多星寶家庭。夏天還好,冬天孩子就遭罪了,星媽若沒有發現孩子尿了褲子,沒有及時換掉,孩子很容易生病、感冒。有時候甚至一天要換幾條褲子。
  • 敏朗教育:關注自閉症兒童 讓其走進學校、融入社會
    《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而0到14歲的兒童患病者可能就超過200萬。與中國普通教育飛速發展相比,自閉症兒童教育仍是一個明顯的短板。我國自閉症應對工作足足比西方晚了40年,在自閉症篩查診斷、教育幹預、成年支持等各個方面都存在不足。
  • 邵東市心靈星特殊兒童康復中心關愛殘疾兒童
    新湖南客戶端11月20日訊(通訊員 禹峰)今年,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列入全省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為使項目順利實施,超額完成任務,邵東市心靈星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堅持優質高效地做好孤獨症兒童的康復工作。 今年3歲的佳佳,是一名自閉症患者,未出生前的佳佳有個哥哥,也是「自閉症」患者,當年她父親為哥哥四處求醫,導致傾家蕩產,傷心絕望的父親帶著16歲的兒子一起跳海身亡。
  • 微笑彩虹設立孤獨症兒童康復公益金 用愛託起天使的翅膀
    為進一步保障自閉症兒童康復服務需求,在北京微笑彩虹兒童動態能力提升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際,設立微笑彩虹兒童康復公益金,每年資助100萬元康復費用,幫助在本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的孤獨症(自閉症)、發育遲緩、語言障礙等特殊兒童。
  • 六等星自閉症兒童公益畫展成功舉辦 呼籲更多社會機構關注自閉症兒童
    9月9日,北京玖富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共同舉辦「六等星的繽紛視界——玖富公益六等星自閉症兒童公益微畫展」,通過一幅幅五彩斑斕的畫作和行雲流水的音樂表演,展示了自閉症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呼籲社會各界給予這些孩子更多的關注,用愛心長長久久地守護這些可愛的小天使們。
  • 太原天使兒童對於自閉症我們是如何幹預的?
    太原天使兒童對於自閉症我們是如何幹預的? 時間:2020-12-22 17:08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面對自閉症我們是專門解決自閉症及疑難問題的機構,在這方面有著完善的服務體系和諸多的技術優勢。一,是為每個孩子定製個性化的培訓計劃。
  • 音樂治療對自閉症兒童起到的積極作用
    自閉症主要障礙是社交和溝通障礙,他們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如果不早期進行幹預和治療,成年後將無法與他人正常交流,甚至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都無法正常的表達其語言信息,最終代價是拖累家人和自己。在所有自閉症兒童中,部分自閉症兒童存在著對音樂的超強天賦,比如自閉症指揮家舟舟對音樂有著特有的感知能力,節奏感極強,可以隨著音樂指揮整個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