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尿褲子,該怎樣訓練自閉症兒童尿尿呢?

2021-01-11 劉明明說自閉症

作者 / 劉明明

由於大部分自閉症兒童語言表達受限,孩子尿褲子這個問題困擾過很多星寶家庭。

夏天還好,冬天孩子就遭罪了,星媽若沒有發現孩子尿了褲子,沒有及時換掉,孩子很容易生病、感冒。

有時候甚至一天要換幾條褲子。

我經常看到,有些大齡自閉症孩子還在用著尿片,沒有掌握基本的生理自理能力。

那麼,小孩子總是尿褲子,該怎麼訓練呢?

昨天,又有一位網友給我留言,問我這個話題,我就摘錄出來分享給大家:

問:劉老師,您好!我有一個兩歲十個月的自閉症兒童,他現在會說尿尿,但不會主動說。總是尿褲子,我該怎麼辦?很苦惱。

答:先測試孩子平時多長時間上一次廁所,假如孩子是40分鐘的話,在臨近40分鐘之前就要帶孩子去上衛生間,同時口語示範「尿尿」,讓孩子仿說,孩子在衛生間裡小便後,一定要及時給予強化,強化物可以是食品,也可以是他喜愛的玩具,並誇獎孩子「哇,你在衛生間裡大小便了,好棒哦!」

在孩子尿褲子的時候,可以等一會兒再給孩子換褲子,讓他體驗一下尿溼難受的感受,讓他知道尿褲子了,不舒服。這樣有助於訓練他主動說「尿尿」,表達需求。

堅持訓練到孩子能夠主動向媽媽表達「尿尿」為止。

另外,小孩子喝水多了,也會尿褲子,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孩子需不需排尿,及時給予引導、訓練。

培養我們這些孩子的基本生理自理能力和行為規範認知,一定是建立在儘早、規範的基本訓練基礎之上。

(作者簡介:劉明明,女 ,河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孤獨症專家委員會委員,駐馬店市海星自閉症兒童幹預訓練中心教學督導。)

相關焦點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把屎把尿可能影響孩子脊柱、髖關節發育,容易脫肛、肛裂等,總之壞處多多,在這裡就不再提了。 既然不能把屎把尿,那孩子什麼時候能脫掉紙尿褲呢?什麼時候能進行如廁訓練呢?又該如何進行呢?訓練孩子使用馬桶的過程中,真得是一件需要很多耐心的事情。需要定時地問玩耍中的孩子「有沒有尿?尿尿去馬桶哦」。 需要領著孩子走向洗手間,很多時候僅僅是在小馬桶上坐一會,沒有尿再回來。需要不停地處理尿髒的小褲,還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尿尿了啊?
  • 孩子有尿便總是「自己解決」,尿褲子何時能結束?找到原因是關鍵
    「媽媽,媽媽,林曉婷又尿褲子了。」糖果從幼兒園一出來就急著和我分享今天的新鮮事。糖果小時候教她用廁所非常順利,但是她們幼兒園小班的這個叫林曉婷的小朋友,則是隔三差五就弄髒褲子,老師已經給她的家長下「最後通牒」了,想必這位媽媽此時也是急得不行。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正如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所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是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藉助於遊戲與競技,而對於年幼的兒童,尤其不能不如此。」 遊戲康復訓練對自閉症兒童認識成人社會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著重要作用。
  • 「女兒尿溼後不敢告訴老師」明白這一點,才能打破「尿褲子」魔咒
    我又心疼又生氣,這麼冷的天,竟然捂著溼褲子大半天。尿溼了起碼要懂得告訴老師啊,平時在家裡好好的,怎麼到幼兒園就這麼慫了呢?就連中班的孩子,都會偶爾出現尿溼褲子的情況,小班的孩子就更為嚴重了。孩子上半年還適應的挺好,怎麼冬天一來,就全「倒退」了呢?其實,孩子冬天頻繁尿褲子,跟氣溫有很大的關係。
  • 把屎把尿危害大!如廁訓練黃金期,脫掉紙尿褲,這幾招就夠啦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媽媽身邊總能出現這樣的聲音:這麼熱還給孩子穿紙尿褲,難怪孩子紅pp孩子越早學會尿尿,越好帶我們家就不用紙尿褲,把尿多省錢啊誰誰小時候就是這麼把過來的,哪有那麼多危害.....今天就來跟大家一一講講,為什麼不提倡給孩子把尿把便,以及正確的如廁訓練該怎麼做?為什麼不要把屎把尿?給寶寶把屎把尿,無非就是想「控制」寶寶的大小便,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僅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危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危害。尤其是1歲內的小齡寶寶。
  • 4歲男孩頻繁尿褲子,奶奶和媽媽的不同做法,造就不同的孩子
    原本已經會自己入廁的歡歡竟然開始頻繁尿褲子,白天要換好幾條褲子,夜裡也是「水漫金山」,氣的歡歡爺爺奶奶不停地念叨:怎麼這麼大孩子了,還不會自己尿尿!過去好幾天後,奶奶乾脆在睡覺前給歡歡穿上了紙尿褲,雖然是夏天,但晚上畢竟是在空調房,也不會太難受吧,奶奶這樣想著。
  • 為什麼一洗澡就想尿尿?洗澡時有了尿意,女性直接站著尿會怎樣?
    但當你打開水龍頭,準備放水洗澡的時候,尷尬的事情發生了:突然產生了尿意,忍不住地想尿尿。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這種事情,一洗澡就想尿尿,可明明之前並沒有尿意或者剛尿過。男性洗澡時產生了尿意還好,直接走到馬桶處就尿了,但女性相當就比較麻煩,走到馬桶邊還要坐下來才能夠尿。拖著溼漉漉的身體坐在馬桶圈上,這種感覺會讓人感覺糟糕透了,於是很多女性會像男生一樣,直接站著尿。
  • 大孩子尿褲子,可能是這3種情況引起的,尤其是二胎家庭需要注意
    了解具體情況後醫生說有兩種可能,一是因為孩子太貪玩,總是等到憋不住的時候才去小解;第二種說法就有點讓人心疼了——缺少了父母的關愛。據統計,在5歲兒童中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孩子還是會出現尿床的現象。所以說如果你家的5歲大孩子還在尿床,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大人應該儘早訓練孩子如廁,才能根本解決尿褲子的問題。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語言康復訓練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寶寶尿褲子被爸爸批評,邊哭邊頂嘴,爸爸:突然不知道該怎麼接
    爸爸當時就驚呆了,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直接笑場。不得不說,雖然孩子很小,但是邏輯能力滿分,在被批評的嚎啕大哭的情況下,還能接住爸爸的每一句話,讓人覺得又好笑又無奈。其實寶寶尿褲子的事情真的很常見,特別是在如廁訓練階段,一天換很多遍褲子是很常見的現象,即使媽媽在身後一刻不停地提醒,一轉身寶寶就可能尿在褲子上。這就讓家長很生氣,叫你尿你不尿,一個沒注意你就尿褲子上了,這不是跟我們唱反調嗎?其實,這還真不一定是孩子的鍋。
  • 用早期密集型幹預訓練發力,思圻國際幫助自閉症兒童走出「封閉」世界
    景馨女士決定在國內做一家集高端康復環境、專業特殊療法師資、親民市場價格的康復中心機構,給更多的自閉症兒童能夠得到康復訓練的機會。並聘請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專業醫師、心理學、特殊教育學、社會工作、康復治療等多方面的專家組建成一支專業水準高的康復幹預團隊,根據國際兒童康復機構硬體設施標準打造了星級康復中心環境。
  • 「快樂小蜜蜂」讓自閉症兒童走出黑暗
    《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到,為了更有效地向低保家庭的自閉症患兒提供幫扶救助,從而達到「防殘減殘」目標,2011年4月1日——在第四個「世界自閉症日」到來前夕,青島市慈善總會「快樂小蜜蜂」自閉症兒童基金在青島市曉藝自閉症服務中心(原金色兒童智能訓練館)正式啟動。該基金的設立,主要用於資助全市自閉症培訓機構的發展,解決自閉症家庭的困難。
  • 自閉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學會管理情緒真的非常重要,自閉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家長該怎麼辦呢? 情緒是指個體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獲得滿足而產生的強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應。對於在思維、人際關係、語言溝通、智力等等方面發展嚴重不足的自閉症兒童來說,這些都可能導致他們產生哭叫、跳鬧、自我傷害、攻擊他人等不良情緒行為。情緒問題也是自閉症兒童的常見問題。
  • 孩子在商場尿褲子,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也不同
    比如不少家長帶孩子外出逛街,逛商場時都會遇到孩子在公眾場所尿褲子這類尷尬的問題。孩子尿褲子也不是孩子自己調皮搗蛋做錯事,只是在不合適的地方做了一件當時孩子忍不住的事情。而這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尤為重要。若教育方式不當,原本尷尬的問題就可能變得更加棘手。而下面兩位媽媽截然不同的做法,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也是大不相同。
  • 孩子老是尿褲子?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
    晚上接幼兒園的小孩時你會發現,有人拿著褲子,想必又是哪家的小孩尿褲子了吧。這種事情在幼兒園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對於剛入園的小朋友,因為不太適應環境,老師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顧。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學會自立呢?
  • 自閉症兒子3年學會獨立上廁所,今年上普校!媽媽分享千字秘籍
    自閉症孩子去普校讀書,可一點都不容易,父母和孩子在背後的付出和努力都是超出想像的,就拿訓練俊俊獨立上廁所這件事兒,俊俊媽費了不少心思。她是個細緻的人,挑訓練時間、選兒童廁所、挑輔具、選褲子、挑鞋子、選水壺... ...她也是一個執著的人,3年時間一點都不鬆懈,嚴格按照計劃帶著孩子學習各種技能,最終順利把兒子送入普校!
  • 布偶貓為什麼總是尿不出來尿
    對於養貓的家庭來說,養貓的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最經常出現的就是貓咪的尿尿問題,當布偶貓尿不出來時,作為主人,要幫助布偶貓細心觀察找出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幫助到布偶貓,不然貓咪總是這樣下去也不行,會威脅到貓咪的健康問題,對於這方面的知識,如不懂的,下面就簡單的分析,主人可作為參考
  • 寶寶經常尿褲子?可能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父母做錯了!
    那就是寶貝兒子5歲了,還天天尿褲子,有時候幼兒園老師打電話說午睡後的寶貝,也會把床尿溼一大片,這讓小張特別鬱悶!按說,孩子已經5歲了,怎麼還會這麼頻繁的尿褲子,正常情況下,這麼大的孩子能夠對尿意有足夠的把持度,即使是玩累了,尿床的現象也不會這麼嚴重,所以,孩子很可能身體出現了問題,大家都建議小張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 如何訓練自閉症兒童的社會交往?
    而自閉症孩子則完全不一樣。他們基本上不會與他人目光對視。自閉症孩子長到幾歲了,他和你說話,也不拿眼睛看你,缺乏眼神的交流。大人抱自閉症嬰兒,就會發覺孩子的身體僵硬,不像正常孩子,身子是柔軟的。媽媽離開,自閉症孩子也表現得無所謂,明顯對媽媽缺乏依戀。到了會走路的年齡,自閉症孩子通常還是喜歡一個人獨自玩耍。
  • 新疆媽媽隨筆:帶著自閉症兒子離家幹預的500個日夜
    最後,自閉症知識不夠普及。不僅很多家長不知道自閉症等發育障礙,一些醫院的醫生也不清楚自閉症是怎麼一回事,松楠媽認識的不少孩子都是在外地確診的。松楠外婆是一名老師,自從松楠確診後她才關注到其實學校每年都招到一兩個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