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尿褲子被爸爸批評,邊哭邊頂嘴,爸爸:突然不知道該怎麼接

2020-12-22 兒童護理阿曼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不錯,所以寶寶出生後,都會給寶寶用上尿不溼。

但是在寶寶過了一歲之後,如果還在用尿不溼,常常會受到身邊人的質疑:這麼大還用尿不溼?羞羞臉哦。媽媽也會遭到別人的質疑:孩子這麼大還用尿不溼,是不是懶得給寶寶洗褲子?

如果是冬天還好,到了夏天質疑的聲音就更多了。但是寶寶尿道括約肌一般到1歲半至2歲左右才發育完善,如果過早給寶寶摘掉尿不溼,尿褲子這種尷尬事就不可避免了。

最近有一位萌寶卻因為尿褲子被大家認識,理直氣壯的樣子笑翻了網友。

這個寶寶才兩歲多一點,當天尿了褲子,看樣子也並不是第一次尿,於是就受到了爸爸的批評。寶寶頓時嚎啕大哭。

爸爸:你哭累了沒有?

寶寶:哭累了。

爸爸:辛苦你了。

寶寶:好的。說完又是一陣哭。

爸爸:停,別哭了!你一點記性都沒有嗎?

寶寶哭著回:一點記性都有!

爸爸:爸爸說了幾遍了?跟你說了幾遍?

寶寶:兩遍嗚嗚嗚~

萌寶邊哭邊說,還不忘用手指頭比了個數字。

爸爸接著批評:你為啥要尿在褲子上?

寶寶邊哭邊搖頭:我不尿了嗚嗚嗚~

爸爸:誰允許你尿褲子的?

寶寶繼續哭,邊哭邊理直氣壯地回:我!

爸爸:閉嘴!

寶爸:哦。

爸爸當時就驚呆了,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直接笑場。

不得不說,雖然孩子很小,但是邏輯能力滿分,在被批評的嚎啕大哭的情況下,還能接住爸爸的每一句話,讓人覺得又好笑又無奈。

其實寶寶尿褲子的事情真的很常見,特別是在如廁訓練階段,一天換很多遍褲子是很常見的現象,即使媽媽在身後一刻不停地提醒,一轉身寶寶就可能尿在褲子上。這就讓家長很生氣,叫你尿你不尿,一個沒注意你就尿褲子上了,這不是跟我們唱反調嗎?

其實,這還真不一定是孩子的鍋。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對孩子摘掉尿不溼的年齡做了個調查。

在美國,2歲半的孩子中,只有22%的的孩子可以不穿尿不溼,3歲的孩子裡,有60%的孩子可以不用穿尿不溼,3歲半的孩子中,88%的孩子可以不穿尿不溼,而在5歲的孩子群體中,20%的孩子仍然有尿床的情況。

根據研究表明,多數嬰幼兒要在22個月左右才開始表達上廁所的需求,而能自如表達這個需求需要到30個月左右。

因為孩子的尿道括約肌成熟要到1.5歲到2歲之後才會成熟,所以很多時候大人的把尿成功不是因為孩子控制的好,而是因為大人掐的點準。

根據心理學家佛洛依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1-3歲的寶寶正處於肛門期,愉悅感主要來自於排洩所帶來的快感以及自己對排洩的控制。

所以一方面孩子的自如表達如廁需求的能力不足,尿道括約肌的控制能力不強,再加上孩子希望自己控制排洩過程,所以就容易出現經常尿褲子,或者家長讓孩子尿,孩子偏不尿,一個轉身就尿在褲子上的情況。

在肛門期,也是家長給孩子進行大小便訓練的階段,孩子尿褲子後家長如何對待,對孩子將來的個性會有著深遠的影響。

佛洛依德指出,這個階段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大小便訓練得當,孩子會和父母產生和諧的關係,養成有秩序的習慣,學會控制自己,並形成日後人際關係的基礎。

但是如果在這個階段,讓孩子產生了與排洩有關的不愉快的經歷,則會形成缺乏自我意識或者自以為是、暴躁、頑固等性格。

之前就有位媽媽說,每次孩子尿褲子,自己都很生氣,從批評到打罵,孩子非但沒有順利學會上廁所,反而尿褲子尿床的情況更加頻繁,自己也被一個如廁訓練差點搞崩潰。

小便是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條件反射,當尿床受到嚴厲批評時,孩子就會有意識的憋尿,而人能抑制尿的排放,是靠膀胱括約肌的協調作用,孩子經常憋尿,會形成尿出來,導致尿在膀胱中停留時間過程,尿中的有毒物質被重吸收,加重腎臟負擔。

所以當寶寶的神經系統和膀胱內肌肉還沒有完全發育好時,家長不要急著讓孩子脫去尿不溼,即使寶寶有尿床情況,也不要過多斥責。而是順其自然,讓寶寶心態輕鬆平和地度過這個階段。

多數寶寶在3-5歲之後尿床或者尿褲子情況就會減少,如果寶寶5歲之後還會經常尿床,家長需要及時幹預,查找原因。

相關焦點

  • 「變相把尿」有多坑娃?看似娃不愛尿褲子了,卻存在著「隱患」
    孩子確實理解錯了,他並不知道小時候父母是怎樣照顧自己的。養娃的過程中家長確實與孩子的「屎」和「尿」沒少接觸,不僅平時要餵奶,還要清洗孩子尿溼的褲子和床單。小嬰兒尿床大人都能理解,畢竟他還小不會表達,只要給他穿上紙尿褲就好了。不過也有家長不想讓寶寶的屁屁悶在紙尿褲裡,於是選擇把寶寶抱在懷裡「把尿」。
  • 開心一刻:這貨抱著校長邊哭邊喊,你為什麼不愛我
    我肯定不承認吶,她上來一腳就說:「叫你嘴硬!蚊帳裡的蚊子都沒吸到血,還敢說沒出去玩!」此條笑話由爆笑三天為您編輯整理:生物課講基因工程,講到代孕時,一二貨問:老師,那可以把人的胚胎給猩猩代孕麼?老師答曰:理論上是可以的,但你願意你孩子從猩猩肚子裡生出來麼,以後你孩子問你他是從哪裡來的你怎麼回答?
  • 孩子頂嘴,說髒話,家長該怎麼辦!
    我還遇到了一位爸爸,他的女兒,今年也剛剛上了幼兒園。他的女兒叫做小妍。在去了幼兒園半個學期之後,這位爸爸開始發現了女兒的問題。小妍在放學的時候,當有小夥伴和她說再見的時候,她很不禮貌地說:「你滾吧,你走吧。」當小妍的爸爸聽到這些話之後,他說:「小妍,你怎麼能這樣對自己的小夥伴呢?」小妍不理睬爸爸的話。
  • 6歲女孩因頂嘴被父親鞭打致死,女孩被打時說:爸爸,我起不來了
    孩子從小生活在爸媽身邊,等孩子長到三歲以後,她們開始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獨立意識,開始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從這時候開始,孩子就會慢慢和父母反著來,開始和父母「頂嘴」了;其實,孩子愛「頂嘴」,就是在試探父母的底線,試探成年人的耐心,想知道自己這樣做,父母會有什麼反應。
  • 一家五口圍坐餐桌吃飯,6個月寶寶突然喊爸爸,爸爸表情太驚喜!
    兒童椅子上的小寶寶,突然喊了一聲:爸爸。接著爸爸的反應是——不可思議的張大嘴巴,碗和筷子都放下,寶寶媽媽也不可思議大笑,他們都被餐桌前寶寶的一聲爸爸感動到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我了。第一次聽到寶寶喊爸爸,你是什麼心情呢?這位爸爸的反應如此真實,很快就被網友們的評論給淹沒了。
  • 寶寶經常尿褲子?可能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父母做錯了!
    那就是寶貝兒子5歲了,還天天尿褲子,有時候幼兒園老師打電話說午睡後的寶貝,也會把床尿溼一大片,這讓小張特別鬱悶!按說,孩子已經5歲了,怎麼還會這麼頻繁的尿褲子,正常情況下,這麼大的孩子能夠對尿意有足夠的把持度,即使是玩累了,尿床的現象也不會這麼嚴重,所以,孩子很可能身體出現了問題,大家都建議小張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 「女兒尿溼後不敢告訴老師」明白這一點,才能打破「尿褲子」魔咒
    我又心疼又生氣,這麼冷的天,竟然捂著溼褲子大半天。尿溼了起碼要懂得告訴老師啊,平時在家裡好好的,怎麼到幼兒園就這麼慫了呢?就連中班的孩子,都會偶爾出現尿溼褲子的情況,小班的孩子就更為嚴重了。孩子上半年還適應的挺好,怎麼冬天一來,就全「倒退」了呢?其實,孩子冬天頻繁尿褲子,跟氣溫有很大的關係。
  • 「最憨厚爸爸」火了,扛著「桃樹」接娃出院,媽媽:怎麼抱娃
    桃木在一些地方的習俗之中意味著是可以闢邪的,一位新手爸爸為了迎接自己寶寶的到來給他的寶貝準備了一個特大的「桃木驚喜」。在很多地方志裡都會存在著一些信奉的習俗傳統,所以在面對一些世俗現象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講究「儀式感」。秉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信念,一位新手爸爸就做出了一個令人發笑的「憨憨舉動」。
  • 「最憨厚爸爸」火了,扛著桃枝去醫院接寶寶,網友:桃樹惹你了?
    孩子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不但代表著家中添了位新成員,也意味著父母又多了份責任,所以父母對於寶寶的一切事情都是謹慎、講究的。就好比去醫院帶寶寶回家,有很多地區就有著帶桃木配飾去接寶寶的風俗,但隨著時代的演變,也就慢慢地變為帶一截桃枝去就行了。
  • 總是尿褲子,該怎樣訓練自閉症兒童尿尿呢?
    作者 / 劉明明由於大部分自閉症兒童語言表達受限,孩子尿褲子這個問題困擾過很多星寶家庭。夏天還好,冬天孩子就遭罪了,星媽若沒有發現孩子尿了褲子,沒有及時換掉,孩子很容易生病、感冒。有時候甚至一天要換幾條褲子。
  • 爸爸接娃「狀況百出」,走一路才發現牽錯娃,網友:不空手就行!
    不過,男子突然停下了腳步,好像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又回頭看了看旁邊的小男孩,驚呼道:「不好意思,我牽錯孩子了!」這下,男子慌神了,自己的孩子去哪裡了呢?這又是誰家的孩子啊?自己會不會被別人誤會是壞人啊。最有趣的是,旁邊的小男孩好像也沒有發現哪裡有問題啊,哈哈哈!網友:「沒關係,你們回家去吧,正好明天換回去。」
  • 《給爸爸的吻》:熊爸爸一點也不「熊」,親子教育需要熊爸爸
    「晚安,親爸爸一下就睡了哦!」「才不要呢!」寶寶叫到,「我不要親爸爸!」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才好呢?我們來看看繪本《給爸爸的吻》中熊爸爸是怎麼做的吧。在養娃過程上,很多事情還真的只有身強體壯的爸爸能做到,要知道,瘋鬧起來的寶寶就是奔跑的「小旋風」,相對纖柔的媽媽可是不容易抓住的,更別說做把孩子整個舉起來、拋起來等需要力量支撐的大動作了。熊爸爸擅於轉移孩子關注點,化解衝突事半功倍熊寶寶真的不願意親吻熊爸爸嗎?不見得。其實寶寶的行為習慣會漸漸形成自己的規律。
  • 昆明一計程車出現「尿尿小童」探出身脫褲解放下體,車邊開邊撒尿
    隨地大小便的情況屢見不鮮,北京政府為了改善這個惡習,下令全國擴建6.4萬座公廁,強力推行「廁所革命」,不過實施4年來成效不佳。日前在雲南省昆明市還出現一個離譜景象,有輛計程車在車流中緩慢前進,這時後座突然有個小男童探出身子,直接脫下褲子「露鳥小便」。
  • 男子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老師攔住不讓接,男子:我真是他爸爸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的孩子需要家長親自接送。這樣是對孩子負責,讓陌生人沒有可乘之機。但就是這接孩子的環節,也會出現尷尬的情況。孩子不說話,也說不認識,這時候老師就會有所防範,不讓人接走。前幾天網上有段視頻,就讓網友笑翻了。幼兒園放學後,一位男子站到幼兒園門口,接孩子回家。
  • 「救救爸爸 救救爸爸」5歲男童馬路上緊急求助
    早就想來了,但他傷情一直不穩定,現在穩定了,我代表全家送這面錦旗。"5 月 23 日 21 時 34 分許,趙縣公安局巡警特警大隊值班民警李防防帶著輔警鄭佳亮、郝亞邁等人巡邏至升華街縣醫院北邊時,發現路邊一名男子滿臉是血,耳孔裡也正在往外流血,雙手扶著一輛車把已經變形的電動自行車,站立不穩。
  • 大孩子尿褲子,可能是這3種情況引起的,尤其是二胎家庭需要注意
    看到一位二胎媽媽對家長的警醒,家裡的5歲大男孩,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尿褲子了,最近卻又重新開始了,晚上偶爾也會尿床,是不是孩子有什麼病了?於是帶孩子去醫院看醫生。大人應該儘早訓練孩子如廁,才能根本解決尿褲子的問題。大孩子尿褲子可能是哪些情況引起的?1、錯誤的把便行為家長把便,無疑是想讓孩子在特定時間形成排便的習慣,比如睡前或飯後。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把屎把尿可能影響孩子脊柱、髖關節發育,容易脫肛、肛裂等,總之壞處多多,在這裡就不再提了。 既然不能把屎把尿,那孩子什麼時候能脫掉紙尿褲呢?什麼時候能進行如廁訓練呢?又該如何進行呢?然後還得知道如何脫褲子,如何讓自己坐得舒服,如何在一切準備完畢之前忍住排便衝動。大便訓練通常應該要早於小便的訓練,因為腸道周圍肌肉要比膀胱周圍的有耐力一些,當孩子感覺到便意時,可以有更多的反應時間。固體也比液體容易控制。當膀胱漲滿時,突如其來的強烈尿意是孩子很難控制的。
  • 「奧特曼」爸爸火了,幼兒園門口接孩子,其他小朋友羨慕哭了
    爸爸扮演奧特曼接孩子放學,火了!一位寶爸,平時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正好趕上孩子過生日,想著孩子喜歡奧特曼,於是就從網上買了一身奧特曼的服裝,準備給孩子一個驚喜。寶爸穿上奧特曼的衣服,來到幼兒園的門口接孩子放學。小朋友都陸陸續續的從幼兒園走出來,看見門口站了個奧特曼,都興奮想要跟奧特曼握手打招呼。
  • 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
    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朋友陳夢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一直都是帶小班的寶寶,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孩子尿褲子、拉褲子,但是陳夢從來沒有覺得麻煩,每次都是很貼心的幫助孩子們換好乾淨的,換下來的髒衣服能洗就洗了,實在太髒、洗不乾淨的就直接扔了。
  • 孩子是愛頂嘴還是不愛頂嘴,將來的差距會越來越明顯,別不以為然
    文|西紅柿媽媽案例1:一個陷於猶豫迷茫中的媽媽:愛頂嘴的孩子我應該制止嗎?「靈兒,你怎麼又在玩手機?」尹小朵十分氣憤地打斷正在悶頭打遊戲的女兒。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女兒變得痴迷遊戲起來了。「聽到了沒有,還玩手機的話,我就要沒收你這個月的零食了!」尹小朵看著女兒沒有反應,再加了一把料。誰知道靈兒急躁地大吼:「你每次都這樣說,煩不煩呀!」尹小朵一愣,女兒不僅學會了玩遊戲,而且學會了頂嘴,而這樣的景象已經是生活的常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