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尿褲子?可能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父母做錯了!

2021-01-11 貝貝豆育兒課堂

小張最近在為一件事發愁,要問是啥?那就是寶貝兒子5歲了,還天天尿褲子,有時候幼兒園老師打電話說午睡後的寶貝,也會把床尿溼一大片,這讓小張特別鬱悶!

按說,孩子已經5歲了,怎麼還會這麼頻繁的尿褲子,正常情況下,這麼大的孩子能夠對尿意有足夠的把持度,即使是玩累了,尿床的現象也不會這麼嚴重,所以,孩子很可能身體出現了問題,大家都建議小張帶孩子去醫院看看!

寶貝經過醫生系統的檢查,確定孩子的脊椎神經系統有問題,需要治療,所以,媽媽們千萬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因為不當的行為,容易造成孩子的身體受損,嚴重的很可能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1,懷孕期間的葉酸補充很重要!

很多媽媽們在懷寶寶的時候,都會補充足夠的葉酸來維持寶寶身體健康,這是因為葉酸的缺乏,容易讓孩子在出生後出現脊椎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就像小張寶貝一樣,這個神經部位直接掌控寶寶控制尿液的閥門,所以,寶寶就會不受控制的尿褲子!嚴重的缺乏葉酸,甚至會讓孩子出現畸形呢,懷孕的媽媽們記得一定要補充葉酸啊!

2,把尿不是絕對禁止,但要適可而止!

最近在養育寶寶方面一直有個問題有爭議,那就是給寶寶把尿到底好不好?有些寶媽認為,老一輩人那時候養育孩子沒有什麼紙尿褲,一直都是在給孩子把尿,也沒有出現孩子身體受損的!其實,合理的把尿不會給孩子造成傷害,關鍵是把尿的時間和方法要正確!在寶寶完全沒有尿意的情況下,有的家長做出孩子不尿誓不罷休的精神,所以,孩子的把控度受到傷害,不管何時何地,尿意來了根本控制不住!尿褲子,尿床成了家常便飯!

3,尿床的寶貝不能過度苛責!

在孩子3歲之前,偶爾出現尿褲子或者尿床的情況,其實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很多媽媽會在寶寶做錯的時候嚴厲的苛責,甚至大聲訓斥,孩子受到嚴重的驚嚇,精神上就會受損,所以,尿床的現象不會減少還會增加!當寶寶尿床後,媽媽們應該用溫和的語氣告訴寶貝下次想尿尿的時候告訴媽媽,孩子會慢慢好轉,直到這種情況消失!

在養育寶寶的整個階段,媽媽們的行為特別重要!所以,每個媽媽都應該把寶寶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當心寶寶經常尿床會成為一種習慣和疾病,嚴重的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

相關焦點

  • 寶寶尿褲子被爸爸批評,邊哭邊頂嘴,爸爸:突然不知道該怎麼接
    但是寶寶尿道括約肌一般到1歲半至2歲左右才發育完善,如果過早給寶寶摘掉尿不溼,尿褲子這種尷尬事就不可避免了。最近有一位萌寶卻因為尿褲子被大家認識,理直氣壯的樣子笑翻了網友。這個寶寶才兩歲多一點,當天尿了褲子,看樣子也並不是第一次尿,於是就受到了爸爸的批評。寶寶頓時嚎啕大哭。
  • 大孩子尿褲子,可能是這3種情況引起的,尤其是二胎家庭需要注意
    了解具體情況後醫生說有兩種可能,一是因為孩子太貪玩,總是等到憋不住的時候才去小解;第二種說法就有點讓人心疼了——缺少了父母的關愛。據統計,在5歲兒童中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孩子還是會出現尿床的現象。所以說如果你家的5歲大孩子還在尿床,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大人應該儘早訓練孩子如廁,才能根本解決尿褲子的問題。
  • 四周歲的小孩,上學總是尿褲子,檢查後沒有問題,是啥原因?
    如果是偶爾出現這種情況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經常性地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是某些方面存在疾病。家長在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之後,並沒有發現任何的問題,這又是什麼原因呢?01天氣乾燥,水分蒸發慢孩子的身體上沒有任何的疾病,還經常出現尿褲子的現象,考慮到是
  • 「變相把尿」有多坑娃?看似娃不愛尿褲子了,卻存在著「隱患」
    結果孩子只注意到了字面意思,還說媽媽在坑他。孩子確實理解錯了,他並不知道小時候父母是怎樣照顧自己的。養娃的過程中家長確實與孩子的「屎」和「尿」沒少接觸,不僅平時要餵奶,還要清洗孩子尿溼的褲子和床單。小嬰兒尿床大人都能理解,畢竟他還小不會表達,只要給他穿上紙尿褲就好了。不過也有家長不想讓寶寶的屁屁悶在紙尿褲裡,於是選擇把寶寶抱在懷裡「把尿」。
  • 孩子課堂尿褲子不僅僅是膽小,原因得往深裡刨,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孩子上學了也會有很多的麻煩需要處理,譬如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等等。其中有件事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就是孩子上課尿褲子。5歲寶寶課堂尿褲子,自己說不出來原因,有苦難言小楓今年5歲,剛上幼兒園中班。
  • 孩子有尿便總是「自己解決」,尿褲子何時能結束?找到原因是關鍵
    「媽媽,媽媽,林曉婷又尿褲子了。」糖果從幼兒園一出來就急著和我分享今天的新鮮事。糖果小時候教她用廁所非常順利,但是她們幼兒園小班的這個叫林曉婷的小朋友,則是隔三差五就弄髒褲子,老師已經給她的家長下「最後通牒」了,想必這位媽媽此時也是急得不行。
  • 孩子在商場尿褲子,兩位媽媽的不同做法,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也不同
    比如不少家長帶孩子外出逛街,逛商場時都會遇到孩子在公眾場所尿褲子這類尷尬的問題。孩子尿褲子也不是孩子自己調皮搗蛋做錯事,只是在不合適的地方做了一件當時孩子忍不住的事情。而這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尤為重要。若教育方式不當,原本尷尬的問題就可能變得更加棘手。而下面兩位媽媽截然不同的做法,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也是大不相同。
  • 孩子老是尿褲子?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
    晚上接幼兒園的小孩時你會發現,有人拿著褲子,想必又是哪家的小孩尿褲子了吧。這種事情在幼兒園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對於剛入園的小朋友,因為不太適應環境,老師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顧。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學會自立呢?
  • 4歲男孩頻繁尿褲子,奶奶和媽媽的不同做法,造就不同的孩子
    原本已經會自己入廁的歡歡竟然開始頻繁尿褲子,白天要換好幾條褲子,夜裡也是「水漫金山」,氣的歡歡爺爺奶奶不停地念叨:怎麼這麼大孩子了,還不會自己尿尿!過去好幾天後,奶奶乾脆在睡覺前給歡歡穿上了紙尿褲,雖然是夏天,但晚上畢竟是在空調房,也不會太難受吧,奶奶這樣想著。
  • 把屎把尿影響大,如何訓練寶寶自主如廁能力 包含我給孩子訓練的全...
    孩子一段時間不尿床後,如廁技巧出現倒退,突然又尿床了,這可能是孩子對壓力或者周圍變化做出的反應。孩子生活中的重大變故可能導致其尿床,比如說家中增添新成員、搬家到新的小區、孩子開始上早教班、父母離婚等情況,都有可能讓孩子產生尿床反應。
  • 新生寶寶經常「放屁」?可能是腸脹氣,家長別大意寶寶很難受
    ,那麼這就意味著新手父母要學會看清孩子的需求。而這對於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父母來說這真的像摩斯密碼一樣難,我只知道在我的印象裡孩子哭不是餓了就是拉尿了,孩子笑了就是開心了。新生寶寶經常「放屁」?可能是腸脹氣,家長別大意寶寶很難受新生兒本身腸胃就很虛弱,因為他們剛出生身體內的器官正在發育當中,發育並不成熟和完整,這個時候一點問題就會導致孩子腸胃不適。
  • 「女兒尿溼後不敢告訴老師」明白這一點,才能打破「尿褲子」魔咒
    02尿褲子不是問題,「不敢說」才是氣溫低,衣服厚重,或者是偶爾尿急,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成長中需要不斷練習和克服的事情。比如:「羞不羞啊,今天有人尿床啦」「上學的孩子,竟然還會尿床哦」。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其實會讓孩子覺得沒面子,也會下意識把尿溼當作錯誤的事情。如果父母比較嚴厲,在孩子不小心尿褲子時,嚴厲呵斥甚至懲罰,不但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更會讓孩子認為尿褲子是不可原諒的罪過。
  •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
    為啥寶寶滿月後經常哭鬧不止?原因和方法在這裡老話常說「一月睡,二月哭」,只知道這是寶寶發育規律的總結,卻不知道這話的具體原因,為什麼寶寶出生後2個月鬧得最兇,經常哭鬧不止呢?其實寶寶哭鬧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只要父母能夠高清楚這些原因,在面對寶寶哭鬧時,就不會再那麼焦躁、不知所措了。哭是寶寶的本能反應,是傳達需求的方式哭是寶寶的一種本能反應,是與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對內外環境刺激的反應與要求的特殊語言。他們通過哭來向身邊的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撫。
  • 夜間應該叫孩子起床「尿尿」,還是穿著「紙尿褲」睡覺?別做錯了
    不少家長在孩子2歲以後,就開始給孩子脫紙尿褲,讓孩子慢慢習慣沒有紙尿褲的生活。孩子在不穿紙尿褲後,最開始都會出現尿褲子的情況,但是隨著孩子慢慢冒話,這種情況就會減少一些。但在晚上熟睡的時候,還是會有這種情況出現,而且有不少家長給孩子脫掉紙尿褲之後,在晚上也不給孩子穿了。
  • 孩子上了幼兒園,三天兩頭生病,多半和四個原因有關,父母要重視
    我們可以找找這個原因的根源,然後分析一遍,想辦法解決孩子總是生病的問題。其實,家長們發現幼兒園孩子經常生病,多半逃不開這些原因的:1)在幼兒園裡,孩子們會交叉感染。其實,幼兒園是一個集體社會,孩子經常生病很正常,因為病毒感冒會傳染啊,而且有些孩子的身體弱免疫力差。
  • 孩子百日照哭不停,一點不可愛?父母可能做錯了這一步
    在100天這個極具特殊意義的日子,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帶上寶寶去拍攝白日照,但實際上,這個過程並不是像媽媽想像的那樣美好,因為嬰兒敏感,首先從熟悉的家裡來到影樓,他就會因環境的變化變得容易哭泣;其次,影樓裡人來人往,衝淡了他熟悉的父母的味道,他的精神會容易不安;
  • 李玫瑾教授: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懶惰,而是最親的父母
    可能在家長的眼中,孩子玩遊戲會限制孩子發展,影響他們學習狀態,而貪玩會讓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每天家長都在為孩子操心,哪做得不對的話就立馬教育,雖然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最親的父母!毀掉孩子一生的是最親的父母有很多父母怪孩子自己沒出息,但是你檢討自己了嗎?
  • 寶寶拉褲子,幼兒園老師處理後卻換來家長的質問
    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管很多個孩子,孩子一旦拉褲子,無疑會給老師帶來不小的麻煩,但是對於老師來說,孩子拉褲子後,最先考慮的是髒的褲子換下來洗乾淨,給孩子換上乾淨的,孩子舒服了就好。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事情往往不是會這麼簡單。「誰讓你扔的?」
  • 寶寶是個小「睡渣」,一到晚上就精神,其實是父母做錯了這些事
    雖然孩子餓了吃,吃了睡,但這也不意味著養起來很簡單,因為他的作息跟大人的可不一樣,餓了困了可不是挑著父母的時間來。尤其是睡覺這一點,有的孩子就像是明白爸爸媽媽很累,十分貼心,晚上一覺睡到天明,白天跟著醒,困了再睡。但是有的孩子就跟故意折騰父母一樣,一到晚上就像是小夜貓子,精神得不得了。父母抱怨這孩子是來報仇的,但沒想過也許是自己養育的方式不對。
  • 訓練孩子尿尿,父母不停提醒孩子去廁所,這樣真得好嗎?
    在我們周邊經常能聽到紙尿褲好還是尿布好的爭論。許多年輕媽媽認為,孩子一晚上尿很多次,如果用尿布,會折騰的大人孩子都睡不好。大人怎麼都好說,孩子睡眠不好會直接影響身體的健康發育。可是一些老人也會對紙尿褲存在著偏見,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懶得洗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