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荀彧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荀彧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之後,年少得志,早年被何顒稱為王佐之才,荀彧明白自己想要投靠的君主是什麼樣的,棄官歸鄉之後,他率宗族避難冀州,雖然被袁紹待為上賓,但仍然義無反顧地選擇投靠曹操!荀彧的謀略也具有相當的水準,官渡之戰中他堅持讓曹操選擇堅守戰略,最後等來許攸的加盟,從而實現大翻盤,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和迎奉天子的戰略眼光天也深得曹操賞識,不過他最重要的一點是有識人之明。把人力資源工作做到了極致,魏國謀士中的大佬,比如鍾繇、荀攸、陳群、戲志才、郭嘉都是荀彧舉薦的!但之後卻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到曹操的猜忌,被調離中樞,最後服毒而死,陳壽評價荀彧,「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鑑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三國中的郭嘉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答案毋庸置疑,因為無論是在三國演義小說中,還是在史料記載中都給予了郭嘉非常高的評價,三國志中評價郭嘉算無遺策,幾乎沒有失手過,梟雄曹操評價郭嘉「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在赤壁之戰戰敗之後也感慨道,「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甚至偉大領袖毛爺爺都數次郭嘉打Call,說他的十勝十敗論,是融合了中華兵法的精髓所在。郭嘉平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幫助曹操統一北方,消滅呂布,殲滅袁紹、速戰烏桓消除了北方隱患,讓曹操坐擁能與孫劉聯盟抗衡的實力,所以歷史上郭嘉的確是一名不可多的奇才,如果說劉備把得到諸葛亮視為如魚得水,那曹操得到郭嘉便是如虎添翼,郭嘉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富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輔佐者,但天妒英才,郭嘉年僅38歲就英年早逝,成為了曹操最大的遺憾。歷史上曹操這個人吧,是個梟雄沒錯,雖然他本事挺大,但他也殺了很多不該殺的人,像是早期收留他的老鄉呂伯奢、像是救他一命的打算跟隨他的陳宮甚至神醫華佗都被他殘忍殺害這些人都是不該殺的呀!

三國中的司馬懿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據史料記載,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在稱帝後追諡司馬懿為晉宣帝,所以司馬懿雖然活著的時候沒當上皇帝,但死之後仍有皇帝名分,司馬懿的生平用老來得志這四個字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他輔助了三朝皇帝連上曹操共四代君王,他一生為魏國效力,71歲才發動高平陵之變奪權,一個老頭子臨死前兩年還在搞政變估計也是沒誰了,三國演義中為了襯託諸葛亮的一代忠臣形象,司馬懿多少被裝點上了老奸巨猾,詭計多端的負面形象,但歷史上真正的司馬懿其實是一個胸有大志,足智多謀善於韜光養晦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平孟達徵遼東抵西蜀,尤其是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這場戰役,完全彰顯出了他的謀略和才能,司馬懿綽號冢虎與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幼麟姜維相當,足見司馬懿的謀略也是三國中的超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