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氣不輸郭嘉,曹操對他恭恭敬敬,就連司馬懿也服他

2020-12-15 騰訊網

他比曹操小8歲,但見識卻不比曹操少,他最終的名氣也不在郭嘉之下,甚至說在某些大局方面甚至是超過了郭嘉,就連晉朝開疆始祖司馬懿都誇讚他,都佩服他。

這個人是誰呢?他的名氣是不是被吹出來的?

說到這個話題,就非常有意思了,我們都知道,司馬懿一生做人非常真實,這裡的「真實」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司馬懿他不作不假,尤其是在自己想法方面,他絕對不會故意去扼殺自己的想法。

司馬懿生平評價過他的老對手諸葛亮,說他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論智力自己也確實很難敵過他!不過,孔明太死腦筋,不會權變行事,太迂腐,最終他就死在這個上面。

其實,從司馬懿評價諸葛亮的話上,可以得到一個道理,就是司馬懿這個人,評價人是真的很準,至少他會把這個人的利弊,強弱,分析得比較客觀。

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呢,是為數不多,受到司馬懿稱讚的牛人,他的名氣可以說是傳遍全國,特別是川蜀劉備集團的元老人物,如:子龍,雲長,孔明,這些人,都要給他幾分薄面。

蜀營元老人物為何要給他面子呢?因為此人有一個信仰(或者是最初的願望),跟劉備是出了奇的類同!是什麼呢?「匡扶漢室」,這4個字,或許劉備做不到,但是此人卻是真正的做到了。

他就是荀彧,曹操稱他是自己的奇佐,猶如漢朝的張良一般厲害。

荀彧第一份工作,並不是跟曹操做事,而是跟了當時最大的老闆袁紹,不過,在袁紹那裡,荀彧並沒有高升,又沒有得到重用,更沒有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價值!不過,荀彧卻發現了袁紹最大的缺點,這個人多疑少決,絕對成不了氣候。於是,荀彧便跟了當時,正處於事業發展階段的曹操。

曹操這個人,跟袁紹可不一樣,雖然他的實力遠不如袁紹,但是他最起碼是一個識貨之人,荀彧一到他那裡,便受到了重用,曹操把軍事、人力資源、財政等大權皆交到了荀彧之手,而荀彧更是把自己當作是全能工,無時無刻不在工作,因此他的名聲早就傳揚整個曹營。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一個問題,荀彧如此牛,那麼他有郭嘉名氣大嗎?其實,這個問題,就非常好回答了。一者,郭嘉乃是荀彧招聘進來的。二者,郭嘉最牛的《十勝論》荀彧,早就提出過半多,如此一看,郭嘉似乎是要暗淡許多,和荀彧相比起來。

荀彧是真的有本事嗎?

其實,在曹操早年與徐州交戰時,呂布就鑽了空子,加上呂布有陳宮為謀,很快呂布便強佔了兗州。很快,曹操將面臨腹背受敵的不利戰局。為了幫助曹操,荀彧聯合手下夏侯惇,程昱等人,利用正確的戰略,力保了範、東阿、卒全三大城池。曹操的家小也得以保全,同時也讓呂布也受到了一定的懲罰。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荀彧也深懂軍事。

除了有著不錯的軍事底子,荀彧他還有王者般的遠見。此話怎講呢?很簡單,當年

」迎接天子,以令諸侯「

之戰略,乃是荀彧所提出,後來天下大勢才被曹操控制,這對於曹操的發展來說,那如同是加了神助功。

除了有著非同尋常的軍事手法及遠見之外,荀彧他還有著一顆識人之心,後來曹魏的重臣,陳群、杜畿、司馬懿等人皆是荀彧所引進。這些大量優質人才的加入,從側面為曹操統一整個天下打下不了錯的人力條件。

在荀彧的能力發揮出來之後,他便幫助曹操處理各種後勤工作,曹操也非常放心地把各種政務都交給了荀彧處理,當時曹魏集團都叫荀彧「荀令君」,如此一來,荀彧便可發揮著一個司令的作用。

不久,曹操的實力越來越大,很快搞定了中原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其王霸之心,日益冒進。

212年,曹操準備,進位國公、封九錫,享受帝王般的待遇,而此時真正的天子,則是一個活脫脫的太上皇,完全被架空了。

此時,曹操仍然是荀彧的主公,理應高興的荀彧,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為何呢?荀彧最初的夢想是想借著曹操之手一統中國,恢復整個漢室天下,還天下太平。而如今呢?這個當初跟他一起打天下之人,竟然想著侵吞漢室,自己為主,稱王稱霸。這完全是與自己的內心是衝突的,後來,荀彧與曹操的矛盾逐漸拉大,最終荀彧收到老闆曹操的空盒子,無奈選擇輕生,給自己來了一杯忘情的毒藥。引用內容:「《魏氏春秋》: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在荀彧死後,司馬懿這樣評價他:「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此話,也是對荀彧極高的稱讚,司馬懿自稱道,他活了幾十年,還沒有見到哪一個人,比荀彧更有才!這其中,甚至包括了,郭嘉,與諸葛亮。

朋友們覺得,荀彧,有沒有才呢?

相關焦點

  • 郭嘉臨死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怎麼看出司馬懿有「反骨」呢?
    眾所周知,郭嘉是曹操早期最信任和器重的謀士,正是在他的幫助下,曹操才稱霸中原的。 直到6年後,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當時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後,他在好友荀彧的推薦下來到了曹營。 此後郭嘉得到了曹操的寵信,成為他的第一謀士。而郭嘉也沒有令曹操失望,用業績來說話, 。
  • 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怎麼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
    郭嘉雖然英年早逝,但曹操對他的器重和信任是無人比擬。歸根結底,源於郭嘉過人的能力以及對曹操的忠心。而司馬懿蟄伏了半生,直到曹操死後才開始展露鋒芒,成為權臣一步步架空了曹魏,其後人更是弒君篡位。這兩人雖然同屬一陣營,但事實上並沒有多少交集,包括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一事也只是無稽之談。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認為郭嘉知道司馬懿日後會造反,那是因為從二人的生平經歷來說,的確有這種可能性發生。隱忍了半生的司馬懿司馬懿真正成名是在三國後期,但在建安6年曹操已經徵召他入仕了。當時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司馬懿假裝有風疾麻痺臥床不起,拒絕徵召。
  • 郭嘉臨死前,讓曹操除掉司馬懿,他怎麼知道司馬懿會有反心?
    郭嘉病逝前給曹操敲響了一個警鐘:司馬懿有狼顧之相,虎熊之心……其心有異。意指司馬懿會有反心,讓曹操趁早除掉司馬懿。後來的結果證明郭嘉沒有錯,但他是怎麼知道的呢?據說這是因為郭嘉曾經在夢裡看見了三匹馬在馬槽吃草。
  • 如果郭嘉活久點,曹睿託孤郭嘉,司馬懿還能奪權成功嗎
    三國眾多勢力中,曹操陣營的人才應該算是最多的,曹操陣營的謀士中像荀彧、賈詡、郭嘉等…都可排進前五的人物。其中郭嘉首當其衝應該算是曹操陣營中最有智謀的一個人,有著鬼才之稱。只可惜呀,當年諸葛亮出山之時,剛好和郭嘉擦肩而過,郭嘉才37歲,英年早逝,因此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 司馬懿、荀彧、郭嘉其實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荀彧的謀略也具有相當的水準,官渡之戰中他堅持讓曹操選擇堅守戰略,最後等來許攸的加盟,從而實現大翻盤,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荀彧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和迎奉天子的戰略眼光天也深得曹操賞識,不過他最重要的一點是有識人之明。把人力資源工作做到了極致,魏國謀士中的大佬,比如鍾繇、荀攸、陳群、戲志才、郭嘉都是荀彧舉薦的!
  • 郭嘉臨終留下遺言:司馬懿必反!他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郭嘉(170一207),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是曹操手下最年輕的智者,同時也是最詭奇的謀士。在郭嘉輔佐期間,曹操從沒有打過失敗的仗,更是為其出謀劃策,奠定了一統北方的基礎。郭嘉一死去,曹操的軍事成就便顯得乏善可陳了。
  • 郭嘉臨終留下遺言:「司馬懿會造反」,為何還是被他成功了?
    對於三國中的魏國,在曹操的統治下,獨霸一方。實力應是三國中最強的一個,之所以如此強大,必定離不開曹操身邊的的能人異士。而郭嘉和司馬懿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謀士,他們二人同為曹操,為魏國做事,但是郭嘉在臨死前卻對曹操說司馬懿會反,叫曹操將司馬懿誅殺。郭嘉臨終留下遺言:「司馬懿會造反」,為何還是被他成功了?
  • 諸葛亮和郭嘉在臨死前,都曾想把此人殺了,可惜兩人都失敗了
    首先來說曹魏的謀士郭嘉。郭嘉年少時就極有遠見,知道漢室天下會大亂。郭嘉為了獨善其身,和諸葛亮一樣選擇了隱世而居。雖然隱世,但郭嘉還是喜歡結交能人異士,以此來升華自己。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這五人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第五,「宇宙戰神」郭嘉。郭嘉曾和藏獒特斯拉並列的網絡流量巨頭,歷史上的他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曹操下決心。從職位看曹操特意為他搞個軍師祭酒的職位,此公絕對是曹操的親信心腹,軍師祭酒郭嘉幹了11年,這些年這位既沒有行軍打仗,又沒有治理一方。對曹操來說此公以出謀劃策為長,其餘才能偏廢。
  • 三國鬼才郭嘉死前囑託了曹操一句話,可惜曹操一時猶豫,害了魏國
    三國鬼才郭嘉死前囑託了曹操一句話,可惜曹操一時猶豫,害了魏國三國時期,曹操的手下能文能武的賢才有很多,其中有一個人對他的幫助最大,這個人就是被稱為鬼才的郭嘉,可以說沒有郭嘉,曹操還真的不能統一北方,在郭嘉臨終前囑託了曹操一句話,而曹操就是這一時的猶豫,害的魏國後來亡滅。
  • 智超郭嘉武壓張遼,卻不受重用,曹操:沒人能駕馭住他!
    曹操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詩人,被稱為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一生非常善於用人,身邊聚集了一眾英雄豪傑。在謀臣方面,早期曹操有智謀冠絕天下郭嘉郭奉孝,後期有能夠與諸葛亮掰手腕的司馬懿。武將有五子良將在左右,還有自己宗室的一眾猛將。
  • 三國:歷史上的郭嘉是怎麼死的?殺死他的不是瘟疫,而是曹操!
    三國:歷史上的郭嘉是怎麼死的?殺死他的不是瘟疫,而是曹操!三國迷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郭嘉不死,便無三國!」歷史上的郭嘉真的有這麼厲害嗎?厲害到可以影響到歷史的進程嗎?他又是怎麼死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談一談。
  • 曹操麾下,郭嘉和司馬懿誰是戰略一哥,看完「十勝十敗」一目了然
    郭嘉是曹操早期的重要謀士,而司馬懿是在曹操穩定地盤之後,才「被迫」應召的謀士。不過司馬懿雖然參與的晚,但是他憑藉「封殺」諸葛亮,和篡奪老曹家的大權,一直都是三國時代最靚的仔之一,而郭嘉雖然成名比司馬懿早,但是因為他壽命不長,對手的水平有限,加上遠徵烏桓的爭議,他的名聲一直都不算高。但是駱駝最近發現,司馬懿其實似乎也沒那高,而郭嘉反倒是給了我更多的驚喜。
  • 盤點三國中司馬懿怕的4個剋星,尤其是第1個,你不可能猜到?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謀士,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郭嘉活著的時候與曹操同車出行,同桌而食,試問還有那個謀士得過曹操這個待遇?
  • 鬼才是郭嘉,鳳雛是鳳雛,那什麼是司馬懿呢?
    今天跟小編探討探討三國中的英雄人物:第一位:郭嘉郭嘉是東漢末年曹操的謀才,人稱「鬼才」。在史書中有不同的記載。有人說是郭嘉勸說曹操劉備是一個人才,有勇有謀,如果你將他殺了,那麼誰還敢來投靠你。但又有人說,當時郭嘉是勸誡曹操說:劉備有勇有謀,以後會獨霸一方,曹操沒有聽從,最後劉備走了,在西漢稱帝!第二位:龐統龐統是三國時期最璀璨的一顆星。
  • 三國的陰謀家,司馬懿是A級,鬼才郭嘉是S級,那麼他稱得上SSS級
    所謂陽謀就是:讓對方明知是陰謀詭計而又不得不陷進去去的謀略,實際意圖與真實意圖統一的一種謀劃。所有行動與計劃都讓對手看見,知道。比如曹操的「驅虎吞狼」,傳聖旨讓劉備討袁術,致使下邳的呂布有機可乘,拿下徐州。陽謀帶有一定震懾力,有可能使對手不戰而屈,這是陰謀達不到的效果。 比如商鞅立木樹信,司馬穰苴斬監軍立威。 要做的事,想要達到的效果,明明白白,大家都看見,手法也很明白。
  • 司馬懿鷹視狼顧,不甘久居人下,曹操在世之時為何不將他除掉呢?
    曹操在世時,發現司馬懿鷹視狼顧,有不甘久居人下之心,就像當初寄人籬下的英雄劉備一般,那麼曹操為何不將他除掉呢?諸多三國的文學作品描述當中,說曹操不僅自己堤防著司馬懿,更是告誡繼承人曹丕要防著司馬懿,不要他掌握大權,既要用,更要防,事實真是這樣嗎?
  • 荀彧和郭嘉,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兩個方面對比後,結果出來了
    但曹操這邊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一則是曹操手下能人太多,競爭太激烈。二則是曹操自己就是個「大嘴」,經常評論別人,還沒事就來個「左右手互搏」,即,互相矛盾。 因此,對曹操的評價,就只能找出其中最經典,知名度最高的那個進行對比了。 曹操對荀彧最經典的評價是:吾之子房也(張良)。 曹操對郭嘉最經典的評價是: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 三國時臥龍諸葛與鬼才郭嘉,為何臨死前都想殺一個人卻都沒有成功
    而大家也都清楚曹操是一個非常渴望人才的人,而且也很愛惜人才,只要有才華的好多都投靠他,而且只要願意為他效勞,那麼他自然就非常重視。所以曹操麾下的能人異士與武將及謀士都是非常優秀的。首先先說郭嘉,郭嘉是在這些謀士中脫穎而出,成了曹操最信任的一個謀士。而且在私下他們也是很好的朋友,也是最了解曹操的,還為曹操貢獻好多良策。
  • 盤點三國8大智者,司馬懿屈居第二,郭嘉屈居第六,第一名垂青史
    TOP、6 郭嘉(智力值96)郭嘉出生於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成年後便隱居,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21歲時,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卻一眼就看出袁紹是不是一代雄主,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閒了六年。直到曹操的謀臣戲志才去世後,經由荀彧推薦,郭嘉成為曹操最器重的謀臣。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隅,虎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