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臥龍諸葛與鬼才郭嘉,為何臨死前都想殺一個人卻都沒有成功
三國是一個動蕩不堪的事情,也是因這樣,三國時期渴望是人才濟濟,其中出現了許多武將與謀士。比如劉備麾下的臥龍諸葛與曹操麾下的鬼才郭嘉,這兩人可謂是三國時的曠世奇才,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影響歷史的朝向。而大家也都清楚曹操是一個非常渴望人才的人,而且也很愛惜人才,只要有才華的好多都投靠他,而且只要願意為他效勞,那麼他自然就非常重視。所以曹操麾下的能人異士與武將及謀士都是非常優秀的。
首先先說郭嘉,郭嘉是在這些謀士中脫穎而出,成了曹操最信任的一個謀士。而且在私下他們也是很好的朋友,也是最了解曹操的,還為曹操貢獻好多良策。曹操也是在郭嘉的輔助下,才成功打敗了袁紹,後面慢慢地統一了北方,最終也是成就了自己的霸業。最終在郭嘉死後,曹操在赤壁大戰中大敗,也是對著天空大喊說:假如奉孝沒死的話,這場戰爭也不一定誰輸誰贏呢?
其次咱們來說說諸葛亮,他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劉備也是多次去拜訪他。而在他出山以後,也是沒有辜負劉備的所託,盡心的幫助劉備。而在當時動蕩局勢中也是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最終建立了蜀國,而這個功勞也是世人五人科比的。
可是不管是郭嘉還是諸葛亮,都是歷史上翻雲覆雨的大人物,而他們的一舉一動也是牽動著歷史發展。可是在他們臨死前都想殺一個人,一個心願沒有完成,而這個人也是還推翻了政權。另一個人雖說被殺了,可是卻葬送了國家。
其實在郭嘉眼裡,司馬懿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而且為達到目的可以用任何手段。假如不除掉這個人,那麼他早晚會背叛曹操。因此臨終前勸誡曹操,假如我活著還好說,我有辦法降服他,讓他不會背叛。而現在我馬上要死了,我們曹營沒有人能夠穩住司馬懿,假如他背叛了,後果將會不堪設想。因此除掉他才是明確的選擇。如果曹操當時聽了郭嘉的話殺了司馬懿,可是大家清楚曹操非常惜才,覺得司馬懿才華很高,因此沒有忍心下手。
可是雖說曹操惜才,沒有除掉他,可是也是把郭嘉的話聽到心裡去了,一生提防著司馬懿。而且在死之前也是告誡曹丕,把郭嘉的話告訴了他。曹操死後,曹丕也是提防了司馬懿一陣,可是之後司馬懿屢建奇功,因此曹丕對他越來越信任。就這樣司馬懿抓住幾乎謀劃自己的反叛大業,最終也是成功拿下了曹魏的大權,曹氏的霸業也變成司馬懿的了。假如曹操聽了郭嘉的意見,也不會有後面的事了,歷史也許會發生變化,真的可悲可嘆。
而諸葛亮在臨死前也是要殺掉一個人,那就是蜀漢很有名氣的大將魏延,魏延一生戰功顯赫,也是劉備帳下一個非常厲害的將領級人物,多次立過大功,武藝也非常精湛,而且還很有才華。讓他鎮守的漢中地區,在他鎮守的這些年中從來沒有讓曹軍越界一步,非常的厲害。而且他每次跟隨諸葛亮出徵,也是創下很多戰功。並且多次希望諸葛亮讓他帶一萬兵,兵分兩路去打關中,而諸葛亮一直沒有答應,讓魏延很憋屈。
因此諸葛亮對魏延一直的才幹一直非常顧慮,也擔心死後沒有人能降服他,就在臨終前囑咐馬岱楊儀等自己死了,魏延要做什麼就隨他去。而楊儀與魏延素來不和,得到這個囑咐後讓楊儀覺得要除掉魏延。之後兩人互相爭權時候,魏延沒有贏過楊儀,最終還被以叛國罪殺害,一個名將就這樣死了。而魏延死後,蜀漢真的有能力的將領也基本沒有了,後期除了姜維外就沒有能獨當一面的將才了。雖說魏延死了,可是也因為諸葛亮知道魏延死了,蜀漢就沒有能夠挑起大梁的大將,因此他就一直想殺而不能殺的狀態閉目而去。
大家對三國時臥龍諸葛與鬼才郭嘉,為何臨死前都想殺一個人卻都沒有成功,怎麼看的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小七叨叨事原創,未經允許,嚴禁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