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戰爭特別講究戰術謀略,一旦謀略施展成功,輕則贏一場戰爭,重則滅一個國家!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如果說一個出色的大將能萬夫莫開,那麼一個出色的謀略家勝於百萬雄兵。
而謀略又區分陰謀與陽謀。所謂陽謀就是:讓對方明知是陰謀詭計而又不得不陷進去去的謀略,實際意圖與真實意圖統一的一種謀劃。所有行動與計劃都讓對手看見,知道。比如曹操的「驅虎吞狼」,傳聖旨讓劉備討袁術,致使下邳的呂布有機可乘,拿下徐州。陽謀帶有一定震懾力,有可能使對手不戰而屈,這是陰謀達不到的效果。 比如商鞅立木樹信,司馬穰苴斬監軍立威。 要做的事,想要達到的效果,明明白白,大家都看見,手法也很明白。 同樣是三國,曹操取荊州也採取同樣的手法。寫信給你,告訴你,我要打你。軍隊大張旗鼓, 不掩飾。迫使荊州不戰而降。反過來,如果曹軍採取陰謀,軍隊秘密調動,是難以達到迫使敵不戰而降的效果的。 成語裡殺雞儆猴也是一種陽謀。
而陰謀呢,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的計謀,打得對手措手不及,實際意圖和真實意圖是不統一的稱作陰謀。比如三國演義的黃蓋詐降。表面看來是黃蓋和主將周瑜產生了矛盾,黃蓋要帶兵投降,其實黃蓋是要接近曹軍水師放火。
三國裡就特別多陰謀家,司馬仲達特別會裝病,別說晚年騙過了曹爽,年紀輕輕的時候也裝過病騙過了曹孟德,試問能騙得到曹操的人有幾人呢?新城之戰,司馬懿兵貴神速,用8天急行軍從宛城(今河南南陽)趕到新城(今湖北房縣)平定了孟達之亂,後來也是用兵貴神速之勢,迅速平定了遼東之亂。司馬懿他的陰謀稱得上是A級。
鬼才郭嘉在38歲就天妒英才,實屬可惜了。不過郭嘉卻為他的主公曹操解決了其一生大部分宿敵:張繡,呂布,袁術,袁紹,孫策,烏丸等外族。歷史沒有假如,但是非要假如,赤壁之戰,倘若奉孝在,怎會敗?公元207年魏武揮鞭,天下或許早已一統!歷史將會改寫。曹操在赤壁慘敗後就說:郭奉孝在此,孤何至於此。就足夠證明郭嘉的重要性,郭嘉的謀略影響曹操的戰略。郭嘉的鬼才陰謀是S級的陰謀家。
賈詡被稱為毒士,聽到這個稱號,就足夠證明是個出色的陰謀家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在曹操陣營的,他本是董卓的部將,後來又是張繡的軍師,也是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的,賈詡的勸降是不是陰謀的一種,我們都不好說,他這個人,城府是十分地深!根本讓人無法猜測,他獻計兩次都使得張繡擊敗曹操。離間馬超韓遂,曹操輕而易舉坐擁雍涼兩州之地。賈詡是壽命是很長的,終年77歲。他的陰謀詭計是SSS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