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這五人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2020-12-25 萬能充電器啊

實力?什麼實力?這年頭比的是綜合素質。在三國亂世綜合能力大概就是:行軍打仗,治國安邦,出謀劃策。本文以這三點作為排名標準。第五,「宇宙戰神」郭嘉。

郭嘉曾和藏獒特斯拉並列的網絡流量巨頭,歷史上的他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曹操下決心。從職位看曹操特意為他搞個軍師祭酒的職位,此公絕對是曹操的親信心腹,軍師祭酒郭嘉幹了11年,這些年這位既沒有行軍打仗,又沒有治理一方。對曹操來說此公以出謀劃策為長,其餘才能偏廢。他的功績也是以謀劃為主,有優秀的判斷力例如,主張建安四年閃擊劉備,預測孫策之死,袁氏內鬥,劉表不會北上偷襲重用劉備等。雖然郭嘉擅長謀略但是論謀主荀彧和荀攸他是比不上,後來董昭司馬懿更是把這老前輩排在了沙灘上,和他一卷的程昱有擔任太守和都督兗州軍事記錄。所以郭嘉排在第五,通過郭嘉明白一個道理:偏科是沒有好成績的。

並列第三:龐統&周瑜。這二位曾經有過君臣關係,周瑜擔任南郡太守時就用「霸王硬上弓」的方式徵辟龐統為功曹,並把政務一切交給龐統解決。不僅如此二人曾經一起謀劃囚禁劉備的計劃。

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統對曰:"有之。"備嘆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時孔明諫孤莫行,其意獨篤,亦慮此也。

周郎曾經阻止孫權向曹操派出人質,後來又和魯肅主張與曹操開戰,不亞於前文的郭嘉謀劃能力的判斷力。周瑜自建安三年起擔任建威中郎將、中護軍、偏將軍兼領南郡太守。大多數為軍職,行政方面沒有多少表現,孫策在時周瑜是其左膀右臂,孫策去世後幫助張昭輔佐孫權,他有赤壁之戰的勝利和攻取南郡的不世之功。但是前面兩個人實在太全面所以只能排在第三。

和他並列龐統雖然沒有赤壁之戰的大功勞,但他貴在全面,人們大都對他有僅僅是個謀士的刻板印象時錯誤的,龐統年輕時被水鏡先生司馬徽評價為「南洲士之冠冕。」和軍政奇才諸葛亮並稱為「臥龍鳳雛。」豈能像郭嘉一樣是個偏科?

龐統有識人之才,擔任功曹時就負責推舉人才,後來周瑜去世龐統以臣子的名義送喪與吳,就連江左士人都是知道他的大名,甚至陸勣、顧劭、全琮請求品評自己。

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張勃吳錄曰:或問統曰:"如所目,陸子為勝乎?"統曰:"駑馬雖精,所致一人耳。駑牛一日行三百裡,所致豈一人之重哉!"劭就統宿,語,因問:"卿名知人,吾與卿孰愈?"統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劭安其言而親之。】謂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陳壽評價龐統雅好人流,對比魏國臣子相當於荀彧。

之後為從事守耒陽令,被魯肅評價為「非百裡之才,只有治中和別駕能發揮其所長。」可見龐統是有優秀的行政能力,後來龐統擔任能帶兵的軍師中郎將。謀劃出上中下攻川計劃,僅用中計戰爭開始就勢如破竹打到了雒城下。

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可惜一個流失擊中了他的要害年僅三十六。只能說命不好。第二:司馬懿。司馬懿第一次有所貢獻時實在曹操攻下漢中時期,他認為趁孫劉在湘水對峙攻擊巴蜀,但是被曹操否決,第二次他和蔣濟在建安二十四年襄樊戰事緊急時建議漢水以南地區為條件,讓孫權出兵荊州。結果關羽兵敗麥城。

曹丕稱帝後,司馬懿留鎮許昌擔任後勤任務,在黃初五年司馬懿已經是把握軍政大權的錄尚書事,司馬懿火箭般升遷不單靠與曹丕私交還有他的優秀的才能。曹丕此時比他為蕭何,還說出了:"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可見司馬懿在曹丕時期的地位和功勞。在曹叡時期,擒孟達,徵遼東,包括後來討王凌和賺曹爽。無論是行軍作戰還是出謀劃策,司馬懿都是趁你病要你命作風,不時沒事打敗吳國的朱然和諸葛恪,就連孫權評價司馬懿「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可惜他碰見了諸葛亮。在西線對陣諸葛亮無疑是他軍事上最暗淡的歲月。

第一:諸葛亮。諸葛亮出謀很少因為他多數是決策者,他出的謀就僅隆中對就可以證明他的實力了,這讓劉備從新野一地十年後變成橫跨荊益,三分天下。他還說服劉備收編遊戶擴大實力。在外交促成孫劉聯盟,在內政上政治清明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依靠蜀錦和井鹽開發經濟。軍事上研究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加強軍械,改革八陣圖。在兵力劣勢和客場環境下外加對面鐵騎加持,司馬懿只能避而不戰,蜀漢軍隊在他的帶領下兵出之日人心不憂的地步。不僅如此諸葛亮在繪畫飲食書法都有造詣。後人稱「兩漢無雙士,三代下一人。」杜甫更讚美他「萬古雲霄一羽毛。」

從後往前排名依次是郭嘉、周瑜&龐統、司馬懿、諸葛亮。

相關焦點

  • 三國排名前五的謀士,諸葛亮排第三,第一無可爭議!
    在三國之中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出名的謀士,其中有人便為三個國家的謀士們做了一個排名,排了前五位謀士,這五位對於三國時期都是非常的高強,三國亂世就是因為有這些謀士才能把天下割分三國,三國排名前五的謀士,諸葛亮排第三,第一無可爭議!
  • 三國最出色的戰略家,司馬懿不進前三,諸葛亮能排第幾?
    當時,最具代表性的戰略家有諸葛亮、龐統、徐庶等等。不過要說三國最出色的戰略家,司馬懿不進前三,諸葛亮能排第幾? 不過,身為東吳之中謀略最高之人,周瑜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此外,三國之中還有被譽為「鳳雛」的龐統,以及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汗馬功勞的郭嘉都是不得不提的謀士。然而,司馬懿、龐統和郭嘉都不算是三國排名前三位的戰略家,那他們都是誰呢?
  • 鬼才是郭嘉,鳳雛是鳳雛,那什麼是司馬懿呢?
    如果沒有周瑜的小人得志,怎麼顯得諸葛亮的英明神勇?如果換種寫法的話,那可能就不是經典了!今天跟小編探討探討三國中的英雄人物:第一位:郭嘉郭嘉是東漢末年曹操的謀才,人稱「鬼才」。在史書中有不同的記載。有人說是郭嘉勸說曹操劉備是一個人才,有勇有謀,如果你將他殺了,那麼誰還敢來投靠你。
  • 盤點三國8大智者,司馬懿屈居第二,郭嘉屈居第六,第一名垂青史
    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便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在長年徵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可惜郭嘉英年早逝……TOP、5 周瑜(智力值96)周瑜出身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太尉之職。
  • 三國的四大謀士,綜合排名應該是怎樣的?諸葛亮能排第幾?
    由於三國的火熱,因為也帶火了很多的武將,也讓諸葛亮、郭嘉等人名聲在民間大增。可是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武將第一是呂布,三國亂世紛爭,造就了一批關羽、趙雲這樣的能臣武將,也湧現了諸葛亮、司馬懿這樣的智者謀士,他們對整個三國局勢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那麼在三國裡的眾多謀士中,他們排名如何呢?
  • 盤點三國時期的十大謀臣,郭嘉和諸葛亮誰更厲害?
    最後也是依託這裡,曹操建立了三國裡實力最強的魏國。曹操對荀彧的評價極高,他把自己比作漢高祖劉邦,說荀彧是自己的張良。2、郭嘉有句話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可見郭嘉的才能,郭嘉是曹操最為推崇的謀士,對他言聽計從,他也不負眾望,幫助曹操穩定了北方局勢。
  • 郭嘉、龐統和周瑜的早逝,對各自集團的影響哪個最大?
    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人在亂世初期都不算什麼響噹噹的人物,手下沒兵沒成的。更是得不到袁紹袁術那等四世三公的看好。可是幾十年之後,魏蜀吳三分天下,大好河山盡歸這三人所擁有,憑藉的是什麼?是他們手下的人才。
  • 諸葛亮郭嘉魯肅田豐賈詡,這五人誰是名副其實的三國第一謀士?
    三國武將民間有個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力排名尚存疑慮,那謀略的排名更加複雜。縱觀歷史進展,東漢末年確實湧現出了很多名臣謀士,這些謀臣為不同的諸侯縱橫捭闔,如果從不同的軍閥中找出最強的謀士,那誰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呢?
  • 司馬懿、荀彧、郭嘉其實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郭嘉答案毋庸置疑,因為無論是在三國演義小說中,還是在史料記載中都給予了郭嘉非常高的評價,三國志中評價郭嘉算無遺策,幾乎沒有失手過,梟雄曹操評價郭嘉「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郭嘉平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幫助曹操統一北方,消滅呂布,殲滅袁紹、速戰烏桓消除了北方隱患,讓曹操坐擁能與孫劉聯盟抗衡的實力,所以歷史上郭嘉的確是一名不可多的奇才,如果說劉備把得到諸葛亮視為如魚得水,那曹操得到郭嘉便是如虎添翼,郭嘉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富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輔佐者,但天妒英才,郭嘉年僅38歲就英年早逝,成為了曹操最大的遺憾。
  • 三國謀士排名前十的人物,荀彧墊底,周瑜第八,司馬懿第四
    但是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的謀士更是鬥量車載,如果非得給前榜十排名的話,下面這十位謀士上榜。第十名:荀彧荀彧原本在袁紹帳下,後來荀彧覺得袁紹成不了氣候,轉而投奔了曹操,荀彧為曹操服務了20多年,官升至侍中,守尚書令。曹操和袁紹大戰中,曹操自己都堅持不住了,關鍵時刻荀彧幫助曹操分析了袁紹的弱點,增加了曹操擊敗袁紹的信心。
  • 三國最強十大軍師:諸葛亮為何排不進前五,看看他前面都有誰?
    第九:郭嘉 郭嘉,字奉孝,曹操帳下首屈一指的大謀士,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曹操每逢難以抉擇的時候,國家都會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力排眾議,取得勝利。可惜的是,郭嘉在曹操徵討烏丸時病逝,年僅38歲,英年早逝。如果郭嘉多活幾年,最好活到曹魏建立,成就肯定很大。現在,他英年早逝,影響了他的排名,只能屈居第九。
  • 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為何不推薦司馬懿?
    三國時期誕生很多名人,最知名的當屬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諸葛亮和龐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高徒,水鏡先生感嘆兩人的才學和能力,特意授予"伏龍"、"鳳雛"稱號併到處為兩人打廣告。而司馬懿作為河東青年才俊,他在當地同樣有著"冢虎"的稱呼,當地人也認為他可以安定天下。
  • 三國演義裡面排名前四位的軍師,司馬懿排第二,第一毫無疑問!
    眾所周知的是三顧茅廬,隆中對,出師表,足以看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縱觀時勢,未出草廬,判定三分天下。一是縱觀時勢,未出草廬,判定三分天下。二是定鼎荊州、益州、漢中。再出師北伐中原,復興漢室。三是勸劉備稱帝,位居丞相。四是輔佐劉禪,連年北伐。五是革新連弩,製造木牛流馬這是總覽天下的大謀略。他排名第一相信都覺得理所應當。
  • 諸葛亮人稱臥龍,龐統被叫做鳳雛,但最厲害的綽號當屬司馬懿!
    諸葛亮人稱臥龍,龐統被叫做鳳雛,但最厲害的綽號當屬司馬懿! 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更厲害呢?曾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大多數人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
  •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司馬懿排第三,第一名無可爭議!
    本文選擇十大謀士,排名不分先後。選擇的標準是:1、主公信任 2、有所建樹 3、智謀過人一、智聖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以神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空城計、三顧茅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等。初出茅廬燒夏侯惇、燒曹仁、燒曹操,三把大火名揚天下,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極其推崇,虛構了不少故事。
  •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對筆者來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自己的啟蒙讀物了,粗略算下來,少說也來回翻閱了八九十遍了。無論是魏武揮鞭,豪氣凌雲的曹孟德,還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是筆者喜愛的人物。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時間,英雄輩出,然而同時也有著許多人才英年早逝,令人無限惋惜。
  • 《三國演義》中周瑜、諸葛亮、司馬懿三人微妙關係和人生啟示!
    周瑜和司馬懿的共同點:都是諸葛亮的主要對手。都和諸葛亮有過精彩的對決。周瑜被諸葛亮氣死,英年早逝。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手雖然吃過敗仗,但是最後司馬懿熬死了諸葛亮。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 謀士賈詡和統帥司馬懿、諸葛亮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在三國裡有兩種謀臣,一種是荀彧、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魯肅類型,他們足智多謀之外,也親自統帥軍隊或者治國理政。另一種臣是職業參謀,郭嘉、荀攸、賈詡們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主要負責計謀,雖然見解高明,但基本不帶團隊,也很少治國理政,有更多時間思考問題。
  • 如果郭嘉活久點,曹睿託孤郭嘉,司馬懿還能奪權成功嗎
    三國眾多勢力中,曹操陣營的人才應該算是最多的,曹操陣營的謀士中像荀彧、賈詡、郭嘉等…都可排進前五的人物。其中郭嘉首當其衝應該算是曹操陣營中最有智謀的一個人,有著鬼才之稱。只可惜呀,當年諸葛亮出山之時,剛好和郭嘉擦肩而過,郭嘉才37歲,英年早逝,因此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