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什麼實力?這年頭比的是綜合素質。在三國亂世綜合能力大概就是:行軍打仗,治國安邦,出謀劃策。本文以這三點作為排名標準。第五,「宇宙戰神」郭嘉。
郭嘉曾和藏獒特斯拉並列的網絡流量巨頭,歷史上的他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曹操下決心。從職位看曹操特意為他搞個軍師祭酒的職位,此公絕對是曹操的親信心腹,軍師祭酒郭嘉幹了11年,這些年這位既沒有行軍打仗,又沒有治理一方。對曹操來說此公以出謀劃策為長,其餘才能偏廢。他的功績也是以謀劃為主,有優秀的判斷力例如,主張建安四年閃擊劉備,預測孫策之死,袁氏內鬥,劉表不會北上偷襲重用劉備等。雖然郭嘉擅長謀略但是論謀主荀彧和荀攸他是比不上,後來董昭司馬懿更是把這老前輩排在了沙灘上,和他一卷的程昱有擔任太守和都督兗州軍事記錄。所以郭嘉排在第五,通過郭嘉明白一個道理:偏科是沒有好成績的。
並列第三:龐統&周瑜。這二位曾經有過君臣關係,周瑜擔任南郡太守時就用「霸王硬上弓」的方式徵辟龐統為功曹,並把政務一切交給龐統解決。不僅如此二人曾經一起謀劃囚禁劉備的計劃。
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統對曰:"有之。"備嘆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時孔明諫孤莫行,其意獨篤,亦慮此也。
周郎曾經阻止孫權向曹操派出人質,後來又和魯肅主張與曹操開戰,不亞於前文的郭嘉謀劃能力的判斷力。周瑜自建安三年起擔任建威中郎將、中護軍、偏將軍兼領南郡太守。大多數為軍職,行政方面沒有多少表現,孫策在時周瑜是其左膀右臂,孫策去世後幫助張昭輔佐孫權,他有赤壁之戰的勝利和攻取南郡的不世之功。但是前面兩個人實在太全面所以只能排在第三。
和他並列龐統雖然沒有赤壁之戰的大功勞,但他貴在全面,人們大都對他有僅僅是個謀士的刻板印象時錯誤的,龐統年輕時被水鏡先生司馬徽評價為「南洲士之冠冕。」和軍政奇才諸葛亮並稱為「臥龍鳳雛。」豈能像郭嘉一樣是個偏科?
龐統有識人之才,擔任功曹時就負責推舉人才,後來周瑜去世龐統以臣子的名義送喪與吳,就連江左士人都是知道他的大名,甚至陸勣、顧劭、全琮請求品評自己。
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張勃吳錄曰:或問統曰:"如所目,陸子為勝乎?"統曰:"駑馬雖精,所致一人耳。駑牛一日行三百裡,所致豈一人之重哉!"劭就統宿,語,因問:"卿名知人,吾與卿孰愈?"統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吾不及卿;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劭安其言而親之。】謂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陳壽評價龐統雅好人流,對比魏國臣子相當於荀彧。
之後為從事守耒陽令,被魯肅評價為「非百裡之才,只有治中和別駕能發揮其所長。」可見龐統是有優秀的行政能力,後來龐統擔任能帶兵的軍師中郎將。謀劃出上中下攻川計劃,僅用中計戰爭開始就勢如破竹打到了雒城下。
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可惜一個流失擊中了他的要害年僅三十六。只能說命不好。第二:司馬懿。司馬懿第一次有所貢獻時實在曹操攻下漢中時期,他認為趁孫劉在湘水對峙攻擊巴蜀,但是被曹操否決,第二次他和蔣濟在建安二十四年襄樊戰事緊急時建議漢水以南地區為條件,讓孫權出兵荊州。結果關羽兵敗麥城。
曹丕稱帝後,司馬懿留鎮許昌擔任後勤任務,在黃初五年司馬懿已經是把握軍政大權的錄尚書事,司馬懿火箭般升遷不單靠與曹丕私交還有他的優秀的才能。曹丕此時比他為蕭何,還說出了:"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可見司馬懿在曹丕時期的地位和功勞。在曹叡時期,擒孟達,徵遼東,包括後來討王凌和賺曹爽。無論是行軍作戰還是出謀劃策,司馬懿都是趁你病要你命作風,不時沒事打敗吳國的朱然和諸葛恪,就連孫權評價司馬懿「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可惜他碰見了諸葛亮。在西線對陣諸葛亮無疑是他軍事上最暗淡的歲月。
第一:諸葛亮。諸葛亮出謀很少因為他多數是決策者,他出的謀就僅隆中對就可以證明他的實力了,這讓劉備從新野一地十年後變成橫跨荊益,三分天下。他還說服劉備收編遊戶擴大實力。在外交促成孫劉聯盟,在內政上政治清明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依靠蜀錦和井鹽開發經濟。軍事上研究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加強軍械,改革八陣圖。在兵力劣勢和客場環境下外加對面鐵騎加持,司馬懿只能避而不戰,蜀漢軍隊在他的帶領下兵出之日人心不憂的地步。不僅如此諸葛亮在繪畫飲食書法都有造詣。後人稱「兩漢無雙士,三代下一人。」杜甫更讚美他「萬古雲霄一羽毛。」
從後往前排名依次是郭嘉、周瑜&龐統、司馬懿、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