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果麥文化提交招股書闖關創業板,果麥文化的創始人為國內網絡文學界鼻祖網名為「李尋歡」的路金波,韓寒母親周巧蓉作為發起股東,果麥文化網羅了一眾一線作家,與易中天、楊紅櫻、韓寒、蔡崇達、張皓宸、嚴歌苓、馮唐、韓寒等眾多作家、學者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形成了一定的行業壁壘。
從網絡文學作家到商人,路金波完成了轉型。果麥文化主營業務包括圖書策劃與發行、數字內容業務、IP衍生與運營,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果麥文化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3億元、3.05億元和3.84億元,但公司圖書策劃與發行收入佔據了主營業務收入90%以上的比重,在網絡文學大行其道,IP開發趨於成熟的大背景下,果麥文化如何突出重圍?
圖書策劃與發行為核心業務
果麥文化衝擊創業板引起極大關注,果麥文化的創始人為國內網絡文學界鼻祖網名為「李尋歡」的路金波,從創作者轉型商人,路金波帶領果麥文化試圖敲響資本市場的大門。
招股書顯示,果麥文化主營業務包括圖書策劃與發行、數字內容業務、IP衍生與運營,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果麥文化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3億元、3.05億元和3.84億元,實現淨利潤2931.82萬元、5286.68萬元和5921.58萬元。
能夠實現盈利並衝刺創業板,與果麥文化綁定國內知名暢銷書作家不無關係,果麥文化網羅了一眾一線作家,與易中天、楊紅櫻、韓寒、蔡崇達、張皓宸、嚴歌苓、馮唐、韓寒等眾多作家、學者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形成了一定的行業壁壘。
但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果麥文化圖書策劃與發行收入佔據了主營業務收入90%以上的比重,構成了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最主要收入來源,為公司主營核心業務。截至 2019 年底,易中天《中華史》系列、蔡崇達《皮囊》、張皓宸《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等圖書產品的銷量超百萬冊。
對此,資深媒體人曾鵬宇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圖書策劃與發行行業內,一九現象非常明顯,也就是說90%的圖書沒有多大的利潤,甚至有可能虧損,不少公司的收益大概率的靠10%的爆款獲取,而這些爆款的風向和變化又特別快,實際上不是一個靠整體制勝的行業和公司。路金波雖然善於炒作,但是最近幾年風格和方式略微有些落伍。
博納入股,深度綁定韓寒
提起路金波,韓寒是繞不過去的人物。對於路金波與韓寒的關係,路金波說:「如果說我是韓寒的經紀人,那是看低我;說我是他的人生導師,那是看高我。」但在上市這場資本盛宴中,韓寒與路金波仍相互「依偎」。
招股書顯示,2012年4月27日,路金波和周巧蓉共同出資設立果麥有限,註冊資本為300萬元,其中路金波以貨幣出資270萬元,周巧蓉以貨幣出資30萬元。周巧蓉系韓寒的母親。
韓寒的母親擔任果麥文化的股東,韓寒及韓寒本人實際控制的上海有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果麥文化主要版權供應商之一,同時果麥文化實際控制人路金波的母親孫妮現任韓寒控制的上海亭東影業有限公司董事,並持有該公司5.93%股權。
2017年11月15日,果麥有限召開股東會,決議同意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果麥文化開始了資本化之路,也一路受資本加持。
截至提交招股說明書之日,路金波直接持有果麥文化1762.65萬股,佔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32.6235%;此外,路金波還持有果麥合夥1.4007%的出資份額,果麥合夥持有果麥文化7.0066%的股權,從而間接持有公司5.3026萬股。路金波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作為第二大股東,持股11.67%的經緯創達背後的股東包括騰訊系旗下凱旋科技、杭州市政府旗下杭州市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及經緯人民幣基金創始人曹國熊等。博納影業持股9.25%,為果麥文化的第三大股東,韓寒持有博納影業0.06%的股權。
果麥文化的第五大股東為果麥合夥,果麥文化通過果麥合夥綁定了旗下員工及作家。招股書顯示,果麥合夥為發行人員工和合作作家持股平臺。易中天和張皓宸等人均在果麥合夥中有持股。
開發數字內容及IP衍生與運營
同時,果麥文化也推進了IP運營內容,公司憑藉圖書策劃與發行業務積累的IP資產和用戶資源逐漸拓展出IP衍生與運營業務。例如基於《故事》、《故事經濟學》系列書籍和「羅伯特·麥基」微信公號,果麥文化舉辦的麥基研討會備受業界關注;基於《回答不了》、《白色城堡》版權,公司實現了相關作品的影視改編權授權收入。目前,公司正在開發《浮生六記》聲音劇、《皮囊》話劇等項目,進一步拓展IP衍生與運營業務。
IP運營仍是一門大生意,以閱文為例,2019年年報顯示,在線閱讀、版權運營和其他業務是閱文集團的兩大主營業務,二者在營收中分別佔比44.5%和55.5%,較上年同期相比,二者在營收中佔比分別為76.0%和24%。其中在線閱讀業務收入37.1億元,相比於去年同期的38.3億元下降3%;版權運營收入和其他收入46.8億,相比於去年同期的12.1億元上漲286.8%。
單一的圖書策劃與發行,在網絡文學大行其道、IP開發趨於成熟的大背景下還能夠突出重圍嗎?
曾鵬宇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網絡平臺越來越多的搶佔實體出版的市場,對果麥這種以圖書策劃與發行收入為主的文化公司帶來了不小衝擊,甚至連喜馬拉雅這樣的有聲平臺為了打造產品一條龍也入股了天地喜馬出版社,來搶佔實體出版市場。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妍頔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