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稱火星為「熒惑」?沒有天文望遠鏡,又是怎麼看到火星

2020-12-09 錨之戰艦
以地球為背景的宇宙

古往今來,星辰大海一直是人類不斷探索的目標。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生產製造出了各種工具來延伸自己的感知和探測能力,汽車的發明加快了人們的交流溝通的速度和能力,電腦的發明增加了人們的計算速度和整理存儲資料文件的能力。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目光投向了外太空。人類探索宇宙的能力正在一天天的變強。那麼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是怎麼探索宇宙星空的呢?

圖源視覺中國

9年前的事情,估計現在很多人都忘記了,2011年11月8日我國研製的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乘俄羅斯的福布斯號火星採樣返回器從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結果第二天傳來不幸消息:福布斯號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兩次點火失敗,導致失聯,而其上搭乘的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任務也宣布失敗。由於火星發射任務每隔兩年多才有一個窗口期,導致我國火星探測任務不得不持續推遲。

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
當時的發射畫面

那麼我國此前的首顆火星探測器為什麼被稱為螢火一號呢,原來起這個名字是有歷史遠遠遠地,我國古人叫火星為「熒惑」,為了繼續古人的遺願該探測器取「熒惑」 的諧音螢火。那麼古人又為什麼叫火星為「螢惑」呢?據古籍記載「螢螢火光,離離亂惑」火星大氣稀薄,整個星球上遍布沙漠,導致火星在太陽的光照之下呈現出紅色,就像火一樣。並且由於火星繞著太陽公轉的軌道並非規則的圓形加上古人觀測技術落後,導致其在古人的眼裡運動沒有規律可循,有時從東向西,有時從西向東,沒有規律,複雜多變,讓人迷惑,所以取「螢螢火光、離離亂惑」之意為「螢火」。

火星

但這又引出來一個問題,古人沒有天文望遠鏡等先進的觀測設備,又是怎麼觀測到火星的呢。原來火星能通過肉眼觀測的到,認真學過中學地理課本的人都知道,夜晚觀察天空的,區別行星和恆心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恆心自己發光看起來會一閃一閃,而行星不發光不會閃爍。火星作為類地行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距離為5500萬公裡,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但是其橘紅色的外表非常顯眼,其亮度達到了-2.9等,屬於肉眼可見範圍,其亮度僅比太陽月球和金星暗。每年的10、11月份火星最亮,完全可以用肉眼看得到。但是火星在古人的眼裡存在「螢火守心」一說被認為是大兇之兆。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太陽系

相關焦點

  • 火星伴月今日上演怎麼回事?火星伴月奇景是什麼樣的哪裡可以看到
    天文專家介紹,10月3日,觀測條件越來越好的火星將與一輪明月近距離相伴,競放光芒,閃耀天宇。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當晚抬頭仰望東方天空,將會看到「戰神」聯袂「嫦娥」共舞蒼穹的美麗畫面。紅色的火星是受到人類關注的一顆行星,我國古代稱其為「熒惑」,西方則以戰神「瑪爾斯」的名字來命名。
  • 火星伴月預計在11月26日上演 「東方嫦娥」牽手「西方戰神」成為最...
    天氣網訊,據天文學家最新消息,火星伴月預計在11月26日上演,屆時,「東方嫦娥」牽手「西方戰神」成為最亮的星。火星作為地球的近鄰,也是地球人十分關注的一顆行星。我國古代稱其為「熒惑」,西方則以戰神「瑪爾斯」的名字來命名。
  • 人類文明的下一站,火星有何優勢,為何人類不移民月球而要去火星
    於是,火星成為了科學家們的首選。按說和火星相比,月球更近一些,登陸難度要低得多,而且曾經有人類成功登陸到了月球表面。那麼為何科學家們不把月球選定為人類的第二家園,而是要大費周章地去開發火星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人類文明的下一站——火星。
  • 今晚天宇上演「星月神話」,火星合月是如何發生的?
    今天晚上,火星這顆備受關注的行星將與月球上演「相合」的精彩戲碼。屆時,如果天氣晴好,大家可以用肉眼看到紅色的火星與皎潔的月亮相互輝映、齊放光芒的美麗畫面。這段時間內,人們將會看到一輪虧凸月,其凸面朝向東方。在月亮左方不遠處,有一顆紅色的星星,閃閃發光,這就是火星。火星是唯一能用望遠鏡看得很清楚的類地行星。除用肉眼觀測外,天文愛好者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本次「火星合月」,效果更佳。透過望遠鏡,火星看起來像個橙色的球,非常美麗。
  • 世界神話中,為何都把火星視為不祥?
    在世界各大神話體系中,對於火星的神話描述,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家普遍視火星為不祥的象徵。在世界神話中,火星基本就是預示著戰爭和災禍的代名詞。比如火星的英文名為mars,這個名字就是源自於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同時也對應古希臘神話中的戰神阿瑞斯,以殘暴而好戰著稱。戰爭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災難。
  • 早鳥特惠開票|北京3D數字太空展《HELLO火星》炫酷來襲!
    從西方的「戰神瑪爾斯」到東方「熒惑」,直到天文望遠鏡被發明以後,對火星的觀測熱潮,以至於科技時代,對火星的探索以及登陸火星的設想等等,無不反映了我們對這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近鄰星球極大的興趣。想要探索火星,是不是得等個幾十年,有了去火星的宇宙航班才行呢?
  • 天文現象也會影響世人?熒惑守心到底是什麼?難道是詛咒嗎
    天文現象幾乎人人皆知,最常見的莫過於流星雨,但是今天我要與大家聊的是離我們最近的行星,火星。「熒惑」指的便是火星,由於火星熒熒似火,行蹤捉摸不定,因此我國古代稱它為「熒惑」。但火星無論在東方或是西方都被認為是戰爭、死亡的代表。
  • 火星伴月今日上演,網友熱議:表示這裡一到中秋就陰天,多少年難遇的...
    虎撲10月3日訊 10月3日,天文專家介紹,觀測條件越來越好的火星將與一輪明月近距離相伴,競放光芒,閃耀天宇。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火星伴月3日上演戰神聯袂嫦娥3日上演【「火星伴月」3日上演亮星明月閃耀天宇】天文專家介紹,10月3日,觀測條件越來越好的火星將與一輪明月近距離相伴,競放光芒,閃耀天宇。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當晚抬頭仰望東方天空,將會看到「戰神」聯袂「嫦娥」共舞蒼穹的美麗畫面。
  • 「火星叔叔」講火星科普活動舉辦
    」講火星舉辦。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通過網絡直播,分享了題為《從熒惑到天問:人類的火星夢想與徵途》的科普報告。武漢市江漢區中小學、社區居民、青少年參加活動。  關於火星,你想知道什麼?鄭永春以孩子們對火星的疑問為開篇,引起了聽眾們的興趣。在我國古代,火星被稱為熒惑。
  • 請定好鬧鐘,周五早上,東方夜空可賞木星「親密」火星天文奇觀
    在一個望遠鏡中,他們之間的距離有點太大,無法一同被觀察到,但通過裸眼和雙筒望遠鏡課可同時看到。大約在同一時期,這對行星具有相同的赤經——稱為「合相」。木星合火星最接近時的角距圖可在此獲得,如下。天文:木星與火星的合相隨著木星經過0°42'到達火星北部,木星和火星將在同一赤經。
  • 黎明破曉時,火星伴月,我們不見不散
    它有點帶紅,這便是火星。從周末的凌晨到天亮之間,它一直都會與月亮作伴。利用雙筒望遠鏡欣賞會更佳,是拍照的最佳時機。月亮和火星的合屆時,月球和火星將會位於同一赤經位置,同時月球經過火星以南1°57'處,月齡為25天。
  • 火星比金星遠,為何人類地外探索還要選擇火星?
    金星 金星是太陽系的一顆特殊天體,與地球質量非常的相似,但是最大的區別就是,該天體是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這是太陽系之中的一個獨特天體,當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科學界暫時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同時金星的探測難度相對來說也比較大,這可能也是人類不願意上金星的原因之一,它具有有濃密的大氣和雲層,只能夠藉助射電望遠鏡才能穿過這層大氣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天文學會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了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 「火星叔叔」鄭永春開課啦,火速圍觀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記者 齊琪)  2020年是火星探測活動的窗口期,根據計劃,我國將在今年7月至8月之間進行「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航天事業蒸蒸日上,同時也牽動著無數少年的航天夢。如何通過創新教育正確引導青少年更好地關注航天工程?
  • 火星探測六十年: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1紅色熒惑火星,可能是日月之外人類最早注意到的天體之一,火紅色的整體外觀更是讓這顆行星格外惹人關注。古埃及人就曾直接稱火星為「紅色的那顆」。古埃及人看火星的假想圖。© NASA/Mars in a Minute在許多文化裡,紅色的火星都和「戰爭、不祥」建立了聯繫。中國古人稱火星為「熒惑」。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大量出現了對「熒惑」的記載。「熒惑守心」這一地球和火星角速率不同造成的「彎道超車」視覺現象,被中國古人視為大兇之兆。
  • 中國無畏挑戰的「天問一號」火星任務,這裡有你所知道的一切
    負責為天文在線報導中國太空計劃的記者安德魯·瓊斯表示:"進行這項重大任務的數月時間裡,廣播媒體幾乎沒有任何有關此次任務的新聞報導,這著實令人沮喪不已。在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成功之前, 我們未獲取到任何相關資訊。『』嫦娥四號登月任務是中國太空探索計劃所取得的一項巨大成就。
  • 44年前,火星探測器拍到神秘火星人臉,光影巧合還是火星失落文明
    火星我們如何在天空中找到火星呢?這幾天當夜幕降臨後,火星就會出現在東南方向的天空中。我們會在月亮的右上方偏下一點看到一顆明亮的微微泛著紅光的星星。這就是火星了。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自古以來,血紅色的火星就非常的引人注目。古代我們叫它「熒惑」,意為「瑩瑩似火,行蹤捉摸不定」。它是戰亂、災荒和死喪的象徵。
  • 「火星男孩」曾預言2020?走紅後消失多年,卻難忘他講的天文知識
    稱自己來自「火星」的男孩整個世界一直進步著,過去和未來都充滿著神奇的色彩,因此會有很多人好奇現實生活以外的事情。於是一些「預言家」很受追捧,甚至是一個會預測輸贏的章魚也成了網紅,但8歲的孩子就能預測未來,讓人感到很驚訝。
  • 火星20日「約會」海王星 上演「星星相吸」
    1月20日,火星「合」海王星,上演「星星相吸」的天文好戲。天文專家提醒說,這次火星「合」海王星發生在北京時間20日5時,當日火星約在9時升起,感興趣的公眾只能在當日傍晚才能欣賞到這場行星的「約會」。據了解,行星相合不像月亮與行星相合那麼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