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拆家、搞破壞?智商高的孩子都有「怪癖」,家長不要亂管教

2020-12-03 萌孩控

我們讀書的時候就能發現,同樣是一個老師教,為什麼有些孩子就能輕鬆掌握知識,有些孩子即使課後花費十分的功夫,也追趕不上?

可能這就是智商的差異性吧!畢竟普通人的智商都在80-115之間,人類平均智商也是100。而物理學家們,愛因斯坦、霍金智商都在160左右,吉尼斯紀錄的高智商人群,從韓國的金雄鎔IQ210,到澳大利亞華裔陶哲軒IQ230。

我們就明白,智商之間的差異性還是存在的!

經常會聽到新聞報導,神童、天才,這些少年成名的例子,讓不少的家長都羨慕不已。

那些考入清華北大的孩子,父母也風光不已,其實孩子是否聰明,從這些小「怪癖」中就可以觀察到。

1. 孩子愛拆家、搞破壞

不少的家長都會頭疼,自家的孩子總是喜歡把剛買的玩具,拆卸的七零八碎。無論是小汽車,還是洋娃娃,這些小朋友買回家似乎就是為了拆。後期可能像拼接回去,可能會花費很長的功夫。

在一定的時間裡,孩子對世界是好奇的,每一個物件他都想知道是怎麼來的,看看自己能不能還原回去。在一拆一拼的過程中,孩子鍛鍊了動手能力,也活動了頭腦。

2. 孩子問題多,好奇心強

一般聰明的孩子善於觀察事物,所以對這個世界會非常的好奇,每天就追著父母問為什麼。這個時候父母往往是不耐煩地,錯過了培養孩子的最佳時期。

有時候執著的孩子,還會自己去尋找答案,這樣求知慾望強烈的孩子,在後期的學習中會有驚人的學習能力,並且總是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將知識點弄懂弄透徹。

3. 記憶力強,能找茬

還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小,有時候失信的事情,在孩子沒注意到的時候可以忽悠一下,就過去了。但是有些小朋友可不太好騙,每一件事都記得清清楚楚,這樣的孩子記憶力是超強的。

就像《最強大腦》中的神人水哥王昱珩,能觀察出水的不一樣,其實依靠的就是超強的觀察能力和記憶力。水哥坦言自己從小就喜歡靜下心,看植物動物,鍛鍊了記憶力。

4. 愛追求完美,注意力容易集中

孩子們在學習中總是馬馬虎虎,等過就過,像極了那篇課文《差不多先生》。但是聰明的孩子總是比較「龜毛」,有著自己的原則,極度追求完美,只要是不滿意的地方,孩子可能還會推到重來,絲毫沒有不耐煩。

這樣的孩子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其實通過清華才女武亦姝的小時候就能看出,培養小朋友的大腦,從小就應該進行。武亦姝的爸爸為了孩子的學習,全家從孩子一歲的時候,就背誦唐詩,為後來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家長不妨選擇拼圖這類益智玩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集中注意力,不會被外界的紛擾打斷。這樣的孩子能夠持續做一件事,家長就能放心地讓孩子自主學習。

△拼圖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和動手能力

在玩拼圖的過程中,孩子需要自己尋找小卡片,分辨顏色、生字,在玩中學習,長時間的嘗試,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在孩子7歲以前培養好專注力,上小學以後在課堂上,就容易接受老師的講課。

在孩子尋找、拼接、思考的過程中,對孩子的大腦有效的鍛鍊,低齡兒童也能發展手眼協調的功能,還有記憶力也有提升,讓孩子更快的成長。

還能根據不同的卡片數,針對不同的階段,鍛鍊孩子的觀察力、邏輯能力、協調能力等等。一步步地開發孩子的潛能,寶寶的進步會是巨大的。畢竟孩子在五歲以前的大腦鍛鍊,都是通過父母日常的訓練得到的,而益智類的玩具就是最方便的教育方式。

大人和小孩都能玩,能加深親子感情,這樣的產品經過了合格檢測,大家都放心。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玩的過程中,就給孩子有益的早教玩具吧。點擊下方連結,還有優惠哦!

相關焦點

  • 6歲前孩子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但不是所有的孩子性格都是一樣的,很多孩子在幼年時就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還有一些孩子常會有些「小怪癖」,在家長們的眼裡,這些「小怪癖」一定要加以改正,否則對孩子成長不好,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專家表示,6歲前的孩子有這3個「怪癖」,表示孩子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 李玫瑾:高智商的小孩,通常有這3個怪癖,家長別因無知而亂管教
    和孩子相處時,父母會經常發現孩子有一些奇怪的舉動,很多家長不理解就對孩子呵斥,甚至一頓責罵,讓孩子改掉這些「怪癖」。當我們面對這些「怪癖」時,我們總是想著它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好的後果,而很少想著為什麼會這樣。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再傻傻扼殺了
    從遺傳學角度推測,與智力發育相關的多基因遺傳可能與性染色體X有關聯。因為母親的X染色體有兩條,父親只有一條,而男孩唯一的X染色體是從母親那裡遺傳來的,所以男孩的智商與母親關聯更大。除了基因影響孩子智商外,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從小就調皮甚至有很多「怪癖」的孩子,在他們長大成人後,都非常優秀出息。成功的人,總會被人挖掘他們小時候的故事。
  • 孩子拆家,一個頂仨!麻省理工教授:「拆家」是好事,家長別阻攔
    發明「聯動互換防護窗」,斬獲118屆法國巴黎發明展金獎的12歲男孩張榮景,從小愛「搞破壞」,媽媽說。別人家的孩子愛看動畫片,但是張榮景愛拆東西,剛給他買的玩具,拿到後他都會把它拆下來。參與發明「具有除溼和消毒功能的可攜式外帶消毒箱」,並在第六屆澳門國際創新發明展上榮獲金獎的13歲女孩李雨軒,從小動手能力就強,「愛搞破壞」。家裡的東西經常要經歷被拆開、重組的慘痛經歷,李雨軒還被父母笑稱為「拆家」。有一次李雨軒還試圖研究電瓶車,但由於有爆炸的危險被及時制止了。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大多時候,自家孩子永遠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有時候孩子的會有一些「怪癖」,很多家長可能都誤會了自家孩子的行為,其實這是孩子智商高、聰明的表現,只是家長不知道罷了。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都有一些令人疑惑的「怪癖」,外人看來甚至會覺得「這孩子智力有問題」。
  • 那些可能成為奇才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會有某些怪癖,真人案例為證
    高智商孩子的幾種「怪癖」,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1、喜歡發呆「熊孩子」的體現,看到什麼東西都想拆,拆完還能原封不動地拼裝回去,家裡的各種玩具、家用小電器、小家具都逃不過娃的手掌心,很多父母也因此事頭疼不已,認為孩子是個「拆家大王」。
  • 管教孩子有「三不打」,打完孩子就「毀了」,家長一輩子自責
    而且,在學校還總跟老師頂嘴,把老師氣得總喊家長到學校交流。被「約談」多了,朋友特別生氣,就忍不住打了兒子一頓。剛打完,看兒子哭得很傷心,她也很心疼。不過,兒子那幾天可老實了。但是,過不了幾天,就又開始在課堂上搗亂,用老師的話「行為比之前更惡劣」。後來,她才知道,孩子只是怕挨打才表面聽話,實際上對自己媽媽很不滿,也不滿老師總是「打小報告」。
  • 孩子「愛拆家」破壞力強,不要急於制止,其中隱藏心理值得欣慰
    剛收拾好的屋子瞬間就亂了,還是剛疊完的衣服一秒恢復原樣?自打有了孩子以後,家長很容易在一個瞬間抓狂,這些「神獸」破壞力實在太強了,即使是廚房裡面的刀叉棍棒他們都想一探究竟,而作為家長內心非常迷茫,家庭本身是最溫暖的地方,為何偏偏成了最危險的地方。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都有3個明顯的特徵,家長們不妨對照看看,千萬別盲目阻止孩子。哈佛研究:孩子出現這3個行為,通常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多關注話多、喜歡問為什麼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個現象,經常會追著父母問為什麼:「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呀?」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聰明的孩子,小時候會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1、 喜歡「搞破壞」的孩子有的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特別活潑,精力旺盛,每天都不停的玩鬧著,尤其是「搞破壞」的能力日益增強,過去是拆拆自己手中的玩具,現在家中的小電器都不放過了。
  •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你有怪癖嗎?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幾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總結出高智商的孩子,在6歲前就有跡可循、有據可依,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具備這些特徵01:不管做什麼都很專注著名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 管教讓孩子懂規矩,但管教過度,孩子反而放縱,如何把握其中邊界
    管教的確能讓孩子懂規矩,也是家長的重要教育手段,但管教過度,孩子反而放縱。 一旦脫離管教者的範圍,就會放縱自己的行為,又由於沒有接觸過不知深淺,易受傷、傷害他人。 01叛逆的孩子,也可能是管多了 家長要知道叛逆真正的概念,不要妄下定義。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別把孩子的「怪癖」,當做毛病糾正,也許這正是「天才」的表現
    孩子的很多怪癖,有時候正是他智商高,或者在某方面有超出常人天賦的表現,家長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視孩子的一些奇怪現象,也許你的孩子就是個偉人呢!貝多芬拉小時候拉提琴,老師們覺得他非常笨,絕對不可能是作家!愛迪生小時候反應很慢,老師認為學習能力不夠。愛因斯坦小時候記憶力差,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達爾文在自傳裡透露,所有老師認為我資質平庸,與聰明不沾邊。
  • 不要過於寵溺孩子,如何管教寶寶的5種方法
    以上都是家長過於寵愛的做法,這屬於理所當然行為。裡昂·F.塞爾澤哲學博士曾過「那些理所應當心理的受害者所表現的態度是這樣的:不論他們想要什麼都應該得到,而且應該毫不費力地得到,僅僅因為他們的身份。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去爭取什麼。
  • 孩子眼睛的3種狀態,暗示孩子智商高,看看你家孩子是怎麼樣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看到孩子的狀態,人們就會說孩子長大了是什麼樣的孩子,聰不聰明等。要是自己孩子經常被誇獎,寶媽往往也會很高興。 也就是說,孩子聰不聰明,智商高不高,從小就暗示了。也許行為上不能完全辨別,但是眼睛卻是不會撒謊的,可以從眼睛看出孩子的天賦來。
  • 哈佛大學教授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現在這個社會,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可是大多數家長想到自己家孩子就會覺得苦惱,畢竟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成績。可是不少家長經常誤解孩子小時候的行為,這些讓大人無法接受的怪行為很可能就是孩子高智商的體現。
  • 家裡整潔很重要,但允許孩子「拆家」更重要,別誤了孩子智慧啟蒙
    有寶媽曾經母嬰群裡提問:家有2歲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很多父母的回答竟出奇的相似——亂!亂七八糟,手忙腳亂,無處下腳,這就是常態。 2歲的寶寶不用再擔心他走路跌倒,語言能力也達到一定水平,他們能做的事情變得很多,而只要是室內活動,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拆家」。
  • 孩子總不聽家長的管教?家長是時候換戰術了,試試「誘導式規勸」
    前不久和朋友們出去聚會,有個朋友和我們吐苦水:自家的孩子實在是太不聽話了,根本不停管教,還對著和你幹。原來是朋友家的孩子上了小學後,就變得非常的自我,也不願意聽取大人的意見。可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上不去,朋友就忍不住給孩子好好的說教一通:"你說你這孩子,怎麼會可能學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