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2020-12-14 波波媽媽碎碎念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

你有怪癖嗎?很多人在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癖好,孩子們也不例外,有的時候孩子一些怪異的行為會被父母認為是一種不好的「癖好」,但實際上卻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

名人鮮為人知的「怪癖」

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習慣於在每天半夜起床工作,然後一直工作到早晨八點,他的工作方式也被人們稱為「貓頭鷹」日常的工作方式,雖然有時候會影響到家人的休息,但是巴爾扎克偏偏在這個時候的工作效率最高。

高智商的人群通常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習慣。其實一個具有高智商的人,在小的時候就已經有跡可循,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會有特別的舉動,甚至會被家人誤以為是「怪癖」而被制止。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

1、喜歡觀察細微的東西

有的孩子觀察能力很出色,在生活中會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小細節。比如父母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忽略掉了地上的一些小碎屑,而眼尖的孩子一眼就看到了,並且提醒爸爸媽媽沒有打掃乾淨。

或許家長會認為孩子太過較真,這點小事也值得拿出來說。其實這樣的想法是片面的,孩子的這種觀察細微的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應對突發事件,也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在長大後進入社會,工作之後老闆也會喜歡這樣的員工。孩子如果具有這種觀察細微事物的能力,會發現很多人察覺不到的細節,避免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家長可以針對性地培養孩子觀察細微事物的能力,只有把小事做好了,將來才能做好大事。

2、喜歡拆完東西再組裝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喜歡拆解家裡的一些物件,有的時候給孩子買的新玩具,過不了一會就被孩子拆的零零散散了,家長們看到這種情況也會很頭疼。

實際上喜歡拆東西的孩子會更聰明,在拆解玩具的過程中,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大腦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慢慢地,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也會遠遠超過其他的孩子。

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在平時有喜歡拆東西的「壞毛病」,不要急著去制止孩子,可以專門給孩子騰出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3、經常會對著某樣東西發呆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經常會對著某樣東西發呆,比如孩子有的時候坐在窗前靜靜地眺望遠方,一句話也不說。父母在旁邊看到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以為孩子生病了。

其實,家長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孩子會對著一樣東西發呆,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比較深,思考問題的時間也會更久,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的專注力更強,對待事情會更認真。

這樣的孩子專注力強,將來更容易有成就,因為他們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對事情也非常專注,注意後期家長們用正確的方法對孩子加以培養,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如果孩子們專注力不強,家長們也不用擔心,孩子的這些能力也可以通過我們日常的培養來提高。

家長們平時可以怎樣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呢?

之前在給我家孩子準備書籍的時候,發現了一套不錯的書《兒童邏輯思維訓練》。

全書共有15冊,分為17大主題,是一套專注於培養孩子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和記憶力的益智類遊戲書。

這套《兒童邏輯思維訓練》並不是真的遊戲,包含的都是一些益智的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綜合能力,通過簡單的小遊戲再到複雜的小遊戲,讓孩子們慢慢地去尋找和探索。

主題豐富,內容有趣,通過慢慢的訓練,可以鍛鍊出孩子的專注力和自控力,書中有很多有趣的小遊戲,是需要孩子們靜下心來,沉住氣,去慢慢的鑽研的,專注力也就是這樣慢慢的養成的。

遊戲從簡單到複雜,書中涉及到的很多的知識點和方法,孩子在解題的過程中,就是在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專注力、想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都是孩子以後學習和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只有從小挖掘孩子的這些能力,他們長大後的學習能力也就越強,頭腦也會更靈活。

父母通過和孩子的不斷互動,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這幾項能力,遊戲主題豐富,插畫精美,讓孩子在享受遊戲樂趣的同時,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激發孩子大腦的潛能。

現在全15冊僅41.9元,書本雖然便宜,但是卻可以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呢?

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查看

相關焦點

  • 李玫瑾:高智商的小孩,通常有這3個怪癖,家長別因無知而亂管教
    和孩子相處時,父母會經常發現孩子有一些奇怪的舉動,很多家長不理解就對孩子呵斥,甚至一頓責罵,讓孩子改掉這些「怪癖」。當我們面對這些「怪癖」時,我們總是想著它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好的後果,而很少想著為什麼會這樣。
  • 有這4個「怪癖」的學生,往往屬於高智商天才,日後前途不可限量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有這3個「怪癖」的學生,往往屬於高智商天才,日後必成大器!1. 喜歡拆各種東西當家裡的孩子有喜歡拆各種東西的「怪癖」的時候,家長先不用著急打罵,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和指引孩子。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再傻傻扼殺了
    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高智商的孩子,在小時候往往都有一些怪癖」像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他在小時候常常被別人取笑是「笨蛋」因為愛因斯坦小時候記性實在是太差,而且也非常的遲鈍。老師說的東西他永遠記不住。就是這樣一個遲鈍的人,他卻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偉大物理學家。至今還是無人超越。
  • 別把孩子的「怪癖」,當做毛病糾正,也許這正是「天才」的表現
    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孩子有很多異常的舉動,作為父母,擔心孩子舉止與常人不同,以為孩子是某方面的問題或者缺陷,便會嚴厲地糾正孩子的異常舉動。但據研究,孩子的一些異常舉動可能是孩子天賦的表現,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記憶力特別差,但這正是他天才的一個表現。
  • 6歲前孩子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但不是所有的孩子性格都是一樣的,很多孩子在幼年時就表現出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還有一些孩子常會有些「小怪癖」,在家長們的眼裡,這些「小怪癖」一定要加以改正,否則對孩子成長不好,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專家表示,6歲前的孩子有這3個「怪癖」,表示孩子情商高,家長不要盲目去管教。
  • 高智商的孩子,通常都有這4點「怪癖」,父母千萬別扼殺了天才
    這就導致了很多孩子的潛能愛好沒有被發掘出來,導致埋沒了。假使把孩子的天賦無限的放大,斥巨資培養,那麼在某方面達到大成的話,就一定會無限放大能力,這對人生來說是很大的推動。其實高智商的孩子,往往會展現出一些「怪癖」,父母一定要好好地觀察,別傻傻地斷送了未來某個鋼琴家,舞蹈家,數學家。
  • 孩子摸乳房、捏耳垂、依戀布娃娃,這些「小怪癖」千萬別忽略!
    雖然旁邊都是媽媽們,但那一刻自己都呆住了,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她說,雖然當時狠狠地罵了兒子幾句,但她知道,孩子也就是當時哭幾聲,下次還會繼續。這種情況以及持續很久了,很多方法都嘗試過,但並沒有任何改變。除了摸乳房,很多孩子還有捏耳垂、抓頭髮、依戀布娃娃等「小怪癖」。
  • 哈佛研究發現: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3個「怪癖」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但大多時候,自家孩子永遠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有時候孩子的會有一些「怪癖」,很多家長可能都誤會了自家孩子的行為,其實這是孩子智商高、聰明的表現,只是家長不知道罷了。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多半都有一些令人疑惑的「怪癖」,外人看來甚至會覺得「這孩子智力有問題」。
  • 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這幾個「怪癖」,將來容易成大器
    而這些看起來聰慧的孩子,很有可能將來可以成大器,而我們普通人總是認為那些聰慧的孩子平常都是乖巧的,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哈佛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這幾個「怪癖」,將來容易成大器!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就針對高智商兒童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
  • 哈佛大學教授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現在這個社會,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可是大多數家長想到自己家孩子就會覺得苦惱,畢竟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成績。可是不少家長經常誤解孩子小時候的行為,這些讓大人無法接受的怪行為很可能就是孩子高智商的體現。
  • 清華教授:高智商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6歲之前家長就能發現
    清華教授指出: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6歲之前家長就能發現1. 孩子喜歡破壞東西孩子天生好動,遇到什麼東西都想要一看究竟,於是,買來的玩具,家裡的電器,他們都會拆得七零八落,破壞一番。雖然這一舉動讓家長十分頭疼,但是喜歡破壞東西是因為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創造力,正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2.
  • 那些可能成為奇才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會有某些怪癖,真人案例為證
    高智商孩子的幾種「怪癖」,你家孩子身上有嗎 1、喜歡發呆 正因為孩子熱衷於探究和鑽研,所以才對某一件東西表現出充分的興趣,不把它研究徹底,就對其他物品提不起興趣,這也是他們專注力極強,身上有一股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的體現,對問題的思考和鑽研往往能更有成果,家長無需過於擔憂。
  • 孩子3歲後,有些能力比高智商更重要,想要聰明娃家長別忽視
    因為在很多家長眼中,只有高智商的孩子才最聰明,聰明才能學業有成,將來有所成就。不過,在孩子3歲之前,很多能力是比智力發育更重要的,如果在這個階段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可能會錯過孩子最重要的一個發育階段。
  • 娃這4個表現說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別大意
    如果家長忙於工作,關愛和陪伴寶寶的時間少,寶寶就會缺乏安全感,這很不利於寶寶心理健康成長。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了以下4個表現,家長就要注意了,說明寶寶缺乏安全感,別大意。【1.害怕黑暗】好多家長以為寶寶怕黑是正常現象,尤其在晚上睡覺前,一定要開著燈睡覺。但事實可不是這樣。開燈睡覺不僅會影響寶寶睡眠,還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暗示智商高,尤其是第一種!
    孩子的智商到底如何,我們其實也拿不準。但如果你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往往智商高於同齡人,一起來看看吧!這種思維的專注,是一種智商高的表現。這對智商的發育非常重要,家長們記得用心保護好。記憶力高智商的孩子普遍都有著較強的記憶力。古希臘有句俗語:記憶是智力之母,足見記憶力對於智商的重要性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能看出來,3個「怪癖」很明顯
    李教授指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就能看出來,其中學習力超強的孩子有3個很明顯明顯的「怪癖」。而孩子有這3個怪癖,則說明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是讀書的料:1、「發呆狂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難以脫身說到這個怪癖,就要提到當今數學界的天才許晨陽。
  • 孩子總拆家、搞破壞?智商高的孩子都有「怪癖」,家長不要亂管教
    我們讀書的時候就能發現,同樣是一個老師教,為什麼有些孩子就能輕鬆掌握知識,有些孩子即使課後花費十分的功夫,也追趕不上?可能這就是智商的差異性吧!畢竟普通人的智商都在80-115之間,人類平均智商也是100。
  • 高智商孩子的共同特徵,兒童腦發育專家:通常具備下面這幾點
    想法是很美好,可現實往往很殘酷,儘管廣大家長都試圖往一個方向靠攏,可是成功者寥寥,絕大多數人最後都會趨於平凡。當然,也有人會說,到底什麼樣子的孩子算是高智商呢?是不是學習成績好就代表一切呢?事實當然沒那麼片面化。
  • 心理學家:幼齡兒童出現三種行為,你可能正在養育一個高智商孩子
    威威這孩子看起來虎頭虎腦的,確實很招人喜歡,說不定真的會是個聰明娃。 「學霸」往往擁有高智商,智商到底是什麼? 我們平時經常說一個人智商高,或是智商一般,那智商究竟是什麼呢?智商是智力商數的簡稱,英文簡寫為「IQ」。
  •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未來的小學霸
    智力發育好的寶寶,往往在1歲內會出現3種小怪癖,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聰明的「小動作」吧。 如果你家寶寶小手總是不老實,那麼恭喜你這證明寶寶大腦發育好,尤其是那些在前3個月就學會抓握的寶寶,往往智力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