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後,有些能力比高智商更重要,想要聰明娃家長別忽視

2020-12-10 羊駝媽媽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對於所有家長來說,孩子的健康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為只有孩子健康,全家人才能幸福平安,孩子健康就是每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當然,在健康的基礎上,家長對孩子的期盼就是聰明,最好從小就非常聰明,並且希望他們的智商也非常高。

因為在很多家長眼中,只有高智商的孩子才最聰明,聰明才能學業有成,將來有所成就。

不過,在孩子3歲之前,很多能力是比智力發育更重要的,如果在這個階段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可能會錯過孩子最重要的一個發育階段。

小學生樂樂今年已經9歲了,是園區裡出了名的小神童,小小年紀背書特別厲害,唐詩古文會的特別多,也因此成為爸爸媽媽的驕傲。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優秀的小孩子,成長經歷肯定是一帆風順的,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9歲的樂樂在自理問題上,與同齡孩子差太多。

原本應該自己吃飯穿衣服的年紀,什麼家務事全部都得媽媽代勞,問題是樂樂媽卻為此很開心,因為她認為樂樂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生活上的所有事爸爸媽媽都能代勞。

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其實特別多,一味的讓孩子追求學業、成績,對他們的生活能力卻不聞不問,甚至直接代勞,自認為是對孩子「好」,可實際上對他們都是一種傷害。

畢竟孩子總有離家的那一天,如果他們除了學習什麼都不做,這樣的人很容易被社會淘汰,甚至成為別人的負擔。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對他們未來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沒有朋友一個只會學習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是很難融入一個群體的。而人類就是群居生物,如果很難融入一個群體,那麼他早晚都會被社會淘汰。

最簡單的道理,現在每個人都非常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同學、同事或者朋友,這些人並沒有義務幫家長照顧他們的孩子。

所以,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對人際關係一定會有影響。因為沒人喜歡與一個喜歡給人添麻煩的人在一起,大家都很忙的。

自尊心受損學習好的孩子一般都有非常強的自尊心,他們不允許自己失敗,也不會接受別人嫌棄的眼神。

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很多事都比不過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心理就會產生非常大的落差,慢慢的就會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如別人,慢慢的心裡就會出問題。

沒有責任心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是被爸爸媽媽照顧長大的,那麼他們是很難伸手幫助別人的,因為在他們的人生觀裡,只有「別人幫助我、照顧我」,沒有「去照顧別人」的概念。

這樣只知道索取的孩子,一定是沒有責任心的,他們不知道如何遵守秩序,也不知道如何照顧別人,慢慢的就會被人排斥,甚至被社會淘汰。

綜上,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知道,有時候成績並不能決定一個孩子的善惡,也不能決定他們是否能成功,因為決定這些事的因素非常多,家長需要仔細培養。

孩子3歲後,有些能力比智商更重要,想要聰明娃家長別忽視

社交能力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是非常內向靦腆的,在家可能很活潑開朗,但在陌生人面前可能會開始退縮。但不與其他人交流的人是不行的。

有數據顯示,孩子在3歲前是學習溝通最好的階段,這時他們會慢慢對外界有個清晰認知,也需要交朋友,在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的過程中就會交到好朋友。

組織能力一般組織能力強的孩子都是有責任心的,家長們也需要培養孩子的組織能力,如果他們能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能力,說明他們將來很可能成為一位領導者。

可以通過與孩子做遊戲的方法培養孩子的組織能力,讓孩子在遊戲中做領導者,指揮爸爸媽媽應該做的事,或者積極參加幼兒園舉辦的活動,這些看似簡單的事,對孩子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合作能力在如今這個時代,懂得合作的人才更容易成功,孤注一擲是很難出頭的,所以,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也非常重要。

所以,在孩子3歲前,家長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也非常重要,畢竟人多力量大,很多事一個人是很難成功的。

羊駝媽媽結語:

智商對於孩子來說固然重要,但有些生活能力才能決定一個人的成與敗,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情商。

有時候,情商更容易決定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希望各位家長不要避重就輕,應該給孩子打好基礎的。

今日話題:大家認為,高智商更重要還是能力強更重要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父母必修課#

相關焦點

  • 寶寶是不是「聰明娃」?1周歲就可看出,這3個能力藏不住
    1周歲就可看出,這3個能力藏不住但其實寶寶到底是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在1周歲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尤其是這3個能力是藏不住的,不過這真的額和你給孩子報了幾個輔導班一點關係沒有。這些能力就算是在家裡聰明的孩子依舊具備,畢竟他們還只是個寶寶你給他們寶再多輔導班其實在他們的大腦裡並不能記住。
  • 心理學家:幼齡兒童出現三種行為,你可能正在養育一個高智商孩子
    威威這孩子看起來虎頭虎腦的,確實很招人喜歡,說不定真的會是個聰明娃。 「學霸」往往擁有高智商,智商到底是什麼? 我們平時經常說一個人智商高,或是智商一般,那智商究竟是什麼呢?智商是智力商數的簡稱,英文簡寫為「IQ」。
  •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1、喜歡觀察細微的東西有的孩子觀察能力很出色,在生活中會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小細節。比如父母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忽略掉了地上的一些小碎屑,而眼尖的孩子一眼就看到了,並且提醒爸爸媽媽沒有打掃乾淨。
  • 心理學教授:孩子是不是高智商人群,在5歲前就能看出「端倪」
    生物學博士Lise Eliot在《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中說到,所有重要的大腦迴路塑造過程——樹突的生長、脊柱的形成、突觸的精簡,甚至髓鞘的形成等都在孩子出生前5年完成。所以說,孩子是不是高智商人群,在5歲前家長就可以通過孩子的行為進行判斷。
  • 李嘉誠:3方面培養很重要,家庭越窮越不能忽視,家長別不在意
    李嘉誠:家庭越窮,越要注重孩子這3方面的培養,娃才可能逆襲如今很多家庭都變得富裕起來,家長們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恨不得把所有的資源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想著如何給孩子做益智啟蒙,想著多少歲給孩子報興趣補習班,就為了讓自己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是不是生了個「聰明娃」,一周歲時就都知道了,有三個能力瞞不住
    兒童滿1歲後,意味著從嬰兒階段步入幼兒階段,進入智能發育的高速階段。此時的孩子不再是被動接受父母的照顧,而是能進行簡單回應,與父母形成互動,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孩子的種種表現,家長已經能對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作出簡單判斷。是不是個「聰明娃」,要看一歲時這三個能力怎麼樣1.
  • 有這些特徵的寶寶,是高智商無疑,家長多看看,中一條也很棒
    在當今社會,外在條件重要,擁有一個聰明的大腦更重要。過去,兒童一般開始在幼兒園和小學接收系統的正規教育。現在新興了許多培訓機構,不少家長都選擇把孩子送去學習,甚至還有一歲以下的培訓學校。同時,還有早前流行的嬰兒教育、胎教。因此,很多孕婦在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了寶寶的學習生涯。
  • 掙錢和陪孩子哪個更重要?家長需注意,不要等孩子長大後再後悔!
    掙錢和陪伴孩子成長哪一個更重要呢?如果有人問你這樣的問題,你會怎麼回答?有的人說:「掙錢重要啊,沒有錢,哪來的物質保障,孩子想要什麼?我可以毫不吝嗇的給他。」「我這麼辛苦,不就是為了能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嗎?」
  • 李玫瑾:高智商的小孩,通常有這3個怪癖,家長別因無知而亂管教
    像愛因斯坦這種記憶力較差的孩子,可能很多家長認為他不聰明,但往往是因為這種偏見,扼殺了一個小天才。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一些「怪癖」,這是很正常的,家長別因無知而盲目管教。"高智商的小孩,從小就有這三種「怪癖」:1、喜歡問為什麼一些孩子喜歡追問父母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父母根本不知道該怎樣回答。一些問題父母一開始,還能回答孩子,但時間久了反而會失去耐心。
  • 清華教授:高智商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6歲之前家長就能發現
    清華教授指出: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6歲之前家長就能發現1. 孩子喜歡破壞東西孩子天生好動,遇到什麼東西都想要一看究竟,於是,買來的玩具,家裡的電器,他們都會拆得七零八落,破壞一番。孩子喜歡刨根問底孩子大概在3歲左右進入語言爆發期,這時的孩子經常喜歡刨根問底,不問出個所以然誓不罷休,讓家長叫苦不迭。
  • 寶寶身上的「智慧按鈕」有3個,家長沒事多撫摸,對娃成長有好處
    寶寶剛出生後,護士在給小傢伙洗澡時都會通過撫摸與其互動,家長們透過洗澡室的玻璃窗能夠看到小寶寶大多時安靜且舒服的「享受」著這個過程。另外,不少新手爸媽在上早教課的時候也被告知,家長平日裡沒事的時候要多撫摸孩子,這樣對娃日後的智力發育有益處。
  • 高智商孩子的共同特徵,兒童腦發育專家:通常具備下面這幾點
    只不過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高智商的天才也只能在某個領域發光發熱,至於全才,那是萬中無一。有些高智商的孩子恰恰不擅長學習,這並非不可能的事情,硬要說他們笨,我想大家都不會認同。只要具備下面這些特點,都可以認為是高智商的孩子,最後一點最重要。
  • 孩子做事「磨蹭」,做作業「邊玩邊寫」?3種情況家長別忽視
    而小孩子的天性好動,他們在做很多事的時候並不只是想要一個結果。他們會無意識的去探索一個問題的過程,思維更活躍一些,所以這也導致他們不能更高效的做事,無法集中注意力。不過,如果你的孩子拖拉問題太嚴重,也可能是性格原因,比如以下這3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能再忽視了。沒有時間觀念一個人有沒有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關係著工作完成度和將來的人際關係發展,是一種需要從小培養的技能。
  • 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已有多名兒童因它受傷,家長萬不可忽視
    但不知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正規廠家生產的磁力珠會在外包裝上寫年齡限制,即「0-14的兒童需在家長監護下玩耍」。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偏偏很多家長還當好東西網上曾有一段視頻,專門講解為什麼磁力珠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玩耍,列舉了好幾大危害。
  • 小朋友不會自己穿衣服,影響不可忽視,家長要讓孩子從小自食其力
    瀟瀟今年五歲了,一般孩子到了五歲,都已經在上幼兒園中班了,但瀟瀟卻從沒上過學。由於瀟瀟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五歲的她,不但不能自己獨立吃飯,還不會自己穿衣服。從她四歲開始,她的父母開始為她尋找合適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因為瀟瀟自理能力太差,不願意接受瀟瀟。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再傻傻扼殺了
    因此,高智商成為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為了讓智商更上層樓,很多人不惜重金深造,特別是很多父母砸錢給孩子報各種速記班、奧數班。但是,給孩子上這些補習班真的能增加智商麼?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國內外多項實驗研究都表明,母親IQ與兒童IQ關係更密切。從遺傳學角度推測,與智力發育相關的多基因遺傳可能與性染色體X有關聯。
  • 孩子3歲還不會獨立吃飯怎麼辦?家長要做到「3不要」,會逐漸改善
    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孩子可能已經上幼兒園了還不會自己吃飯,總要老師喂,回家了讓家長喂,不然沒人喂,孩子從來不主動吃,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培養孩子獨立吃飯非常重要,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最好呢?答案是當看到孩子身體發出這幾個信號的時候,表明要開始培養的,別錯過了最佳時機。
  • 面對孩子3歲的叛逆期,6個關鍵性格養成尤為重要,家長要重視
    在這個階段很多家長都是崩潰的,不知道孩子的性格哪裡出了問題,只知道說教,可是效果卻微乎其微。培養孩子的智商固然重要,但對三歲的孩子還有更重要的!小虎剛過完3歲生日,媽媽就發現,他的性格大變。以前帶著小虎不管是做遊戲還是學東西,他都很配合,而且媽媽說什麼,她都會認真聽,照著做。
  • 7歲男孩積食,3年僅長5公分,醫生:孩子5種表現,父母別忽視
    同事家的兒子璨璨7歲了,是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夥子,但是璨璨的身高卻比鄰居家5歲孩子的還矮,而且平時璨璨還有不愛吃飯的小毛病,且容易反覆發燒、感冒,這讓家人都很擔心,因此父母總是煮些骨頭湯給他喝。前段時間,璨璨班裡組織體檢,在經過細緻地檢查後,醫生告知家長,璨璨胃裡有大量的積食,長期脾胃虛弱,既消化不良,又吸收不到有效的營養,所以3年時間裡,璨璨僅僅長高了5公分,發育緩慢,比同齡人落後了一大截。在經過詢問後得知,璨璨的飲食上有很不好的習慣。
  • 高智商兒童的12種「特徵信號」,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要好好培養
    記得有一次帶孩子去一家親子營做了一些測試,其中有個媽媽就一直在抱怨他家孩子調皮搗蛋,嘴巴一天到晚不停,太囉嗦....後來測出來那個孩子的智商超高!今天是一篇關於孩子高智商的特徵表現,或許一直讓家長煩惱的表現,正是代表你家孩子智商超群哦。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也先別得意,想想如何培養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