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筱沐
定稿:筱沐
你的孩子做事磨蹭嗎?
如果隨意和一位家長聊天,問「你的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大部分家長的回答可能都是「做事拖拉」。
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好像已經成為育兒問題中最難解的題,因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拉問題。
@甜甜媽:
我家孩子拖拉問題太嚴重,學校4點放學,她能拖到5點到家,磨蹭到6點吃飯,做作業更是沒計劃,有幾次做作業寫了整整一晚上,一點沒誇張。
做作業的時候最氣人,經常一邊鼓搗各種文具,一邊寫作業,一會喝口水,一會上個廁所,一晚上沒有閒著的時候,就是沒好好做作業。
有時候我計劃著感覺應該寫完了,進屋一看才寫了幾個字,換做其他家長肯定也是暴跳如雷,真不知道這孩子怎麼就變成這樣。
看到這裡,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引起共鳴,你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做事經常拖拉,磨蹭非常嚴重。
其實孩子做事拖拉的問題,並不是個例,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家庭中,原因需要從成人和孩子兩種不同角度去解釋。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任何事都是有過程和結果的,因為我們需要這個過程和結果,成年人更願意用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利潤。
而小孩子的天性好動,他們在做很多事的時候並不只是想要一個結果。
他們會無意識的去探索一個問題的過程,思維更活躍一些,所以這也導致他們不能更高效的做事,無法集中注意力。
不過,如果你的孩子拖拉問題太嚴重,也可能是性格原因,比如以下這3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能再忽視了。
沒有時間觀念一個人有沒有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關係著工作完成度和將來的人際關係發展,是一種需要從小培養的技能。
很多孩子做事拖拉,從來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件事,多半都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導致的。
不過,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多是家長的責任,因為成年人知道需要在什麼時間做是什麼事,小孩子是不知道的。
在孩子的概念裡,是沒有時間觀念的,潛意識中也不知道什麼是時間,如果家長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他們自然就會變得拖拖拉拉了。
不會規劃制定計劃的技能也需要家長從小對孩子進行培養,可生活中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就可以了」,其他事根本不讓孩子接觸。
這是非常錯誤的教育方式,因為他們將來同樣需要生活,需要計劃著去做每一件事,如果生命中只有學習這一件事,他們多半是沒有規劃能力的。
比如應該在什麼時間洗衣服,在什麼時間打掃衛生,在什麼時間學習等等,這些生活技能都需要在規劃中進行。
但如果孩子沒有規劃能力,他們很可能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件事,而這種情況在家長看來就是非常磨蹭的。
學習會導致挫敗感有些孩子學習的時候非常拖拉,也可能是因為學習這件事對給他帶來挫敗感,沒有良好的學習能力,成績自然提不上去,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但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家長不能因為孩子不愛學習就只是拖延症嚴重,大家需要幫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及時介入,有效的幫他們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難題。
時間永遠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尤其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很難理解,這時就需要家長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解釋。
另外,小孩子的自控能力偏弱,在他們不懂得如何規劃生活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拖拉的問題,因為他們還做不到約束自己,如果沒有家長的及時介入,磨蹭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家長如何解決孩子做事拖拉的問題?
對於任何人來說,做事拖拉都是壞習慣,如果你的孩子也有同樣的問題,家長需及時幫他們解決。
首先,家長需要了解孩子是否針對所有事都是拖拉的。
比如有小夥伴來找你的孩子玩,他們聽見聲音就會馬上行動;但如果讓他們做作業,可能就會出現啟動難,行動難,執行難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需要給他們規定時間,約定時間,需要在什麼時間做完某件事,而在快結束的最後5分鐘左右,去提醒孩子快結束了,久而久之孩子會自覺出現時間觀念的。
其次,要了解孩子的需求。
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有一邊做作業一邊玩的情況,很可能是他們沒有得到充足的休息休閒的時間。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先給他們放鬆幾小時的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娛樂,在規定的時間前結束,時間一到就要立刻進入學習狀態。
使用這種方法,家長一定要約法三章,如果孩子超時,要做出相應懲罰,比如明天休息的時間減少半小時等等,只要讓孩子知道不守約的後果就可以。
或者將設定時間的權利交給他們,讓他們自覺設定鬧鐘,不到時間家長不必催促他們,久而久之,孩子的配合度就會提升,執行力也會有所提升。
總之,很多在家長看來是錯誤的行為,或許只是因為你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有時候換種思維方式,你就能明白孩子為什麼這麼做。
然後找到合適的對應方法,或者讓他們直覺養成好習慣,久而久之孩子身上的壞習慣就會消失了。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有做事磨蹭的毛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