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孩子都喜歡邊做事情邊玩。
早上起床,鬧鐘響了一遍又一遍,上學都要遲到了,家長急的跳腳,他們就是在床上磨蹭起不來;
吃飯的時候,一邊吃一邊玩,飯都涼了,他們還在滿屋跑;
寫作業時,更是不專心,原本8點就能完成的任務,非要拖到10點還寫不完。
這些都是拖延症的表現,愛拖拉的習慣對孩子非常不好,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過來。
不論對於孩子還是成年人,有效的進行時間管理都至關重要。
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效率的完成指定的任務目標,不但可以節約出來很多時間去做其他事情,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
這對於他們的學習和將來更好的在社會立足都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由於孩子思想還不夠成熟,自制力比較差,加上正處於愛玩的年齡階段,他們很難自己就能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這時就需要家長出手幹預,來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時間管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那麼家長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不妨試試以下幾點。
第一、制定目標,並設立獎罰措施。
每當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時,就給他們制定好目標,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能完成會有一個小小的獎勵,完不成則會受到懲罰,多次之後,孩子基本上就能養成高效率的習慣。
但是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目標制定的不能太嚴格,要確保孩子如果不貪玩的話,有足夠時間可以完成這項任務。
另外獎懲都不要太大,小小的獎勵和小小的處罰,都要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以免造成貪心和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第二、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注意力比較集中時,就可以很高效的完成一件事。孩子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在做著一件事情的時候會被另外一件事情吸引,家長們要注意從小培養他們的專注能力。
當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不要打斷,另外發掘他們的興趣愛好,鼓勵並正確引導他們持續性完成感興趣的事情。
第三、幫助孩子養成堅持的好習慣。
堅持,不論對於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是一個好習慣。對於好的事情堅持不懈,成功的機率就會很大,同時,堅持持續性做一件事情,也是對時間進行有效管理的一個良好表現。
家長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學會堅持的習慣,這對於將來他們獲取卓越成就都有很大幫助。
第四、以身作則,起到榜樣作用。
父母的行為習慣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平時做事拖拉,散漫磨蹭,那麼孩子也會跟著有樣學樣。
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長就必須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榜樣作用,讓他們從自己的父母身上學到正能量。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他們在形成獨立思想之前深受父母言行舉止的影響,作為家長,要想培育好孩子,就必須採取正確的措施進行積極引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拒絕拖延,從孩子做起,成為一個有心的家長多多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