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點行不行?馬上就要遲到了,你怎麼一點都不著急啊?」
「磨磨蹭蹭,本來8點都應該完成的作業,你愣是給拖到了10點。」
「別一心只看電視,快點吃飯,飯都涼了,你知不知道?」
……
幾乎每天,鄰居家都會傳來鄰居媽媽的「嘶吼」控訴她家孩子的拖延。
想必很多擁有孩子的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孩子總是慢吞吞,磨磨蹭蹭,不知道時間的寶貴,特別是在關鍵時候拖延時間,更是讓家長感到頭疼,而家長們也擔心孩子都一直拖延,會慢慢的導致孩子形成壞習慣,從而對孩子造成惡劣的影響。
01孩子為何會磨蹭
只有找到孩子磨蹭的真正原因,家長才能夠更好的針對問題進行應對。
其實一定程度上,孩子出現磨蹭,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孩子大腦前額皮層發育不完善
我們都知道大腦的前額葉皮層,主要和人體的計劃、監控、注意等高級認知功能有關,而關於前額葉皮層,大概需要到20左右才能真正的實現成熟。
而對於孩子來講,因為大腦前額皮層發育不完全,導致了他們時而注意力無法進行集中,例如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被其他的事情吸引走注意力,所以導致作業總是磨蹭完不成。
2、孩子缺乏時間概念
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對孩子的認真發展進行研究過程中,通過對孩子思維的發展進行深入的研究,發現兩歲以下的孩子主要通過動作來探索世界,所以往往思維也是更為直觀型的。
而2~7歲的孩子,主要通過事物的具體事項來進行建立認知,卻依舊沒有發展出抽象的邏輯思維。
也就是說,在孩子7歲的時候,還是不能夠理解事物的抽象概念,啤酒需要通過具體的形象來理解事物。
但是一定程度上,時間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因此當家長告訴孩子,關於一件事情的時間時,孩子往往無法進行理解,所以無法根據時間的緊張性提升自己的速度,不進行磨蹭。這個時候的孩子往往會更加依據自己的意願來進行做事,而不在意關於時間的流逝。
所以對於這一類的孩子,家長對他進行時間的提醒,往往是無效的。
3、孩子作出的抵抗
一些孩子在做事方面都喜歡拖延,而這樣的孩子往往背後有一個焦慮且控制欲強的家長。
這一類的家長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催促孩子,總是不斷的提醒孩子,「你慢一步就會受罰」。
而對於這樣的家長,孩子因為不敢主動的和父母進行抵抗,所以往往會利用拖延去激怒父母,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拖延會讓父母感到生氣,所以越發的想要用自己的拖延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一定程度上,孩子的拖延都是有原因的,所以家長需要對孩子「對症下藥」,才能更好的「根治」孩子的拖延。
02面對孩子的拖延,家長應該怎麼辦?
1、正視孩子的拖延
對於孩子來講,他們從出生的時候猶如白紙一張,而他們之後的習慣往往是後天教育的結果。
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很重要的,而針對於孩子的拖延,家長也應該予以正視。
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在2011年出版的著作《拖延心理學2》當中提到:他通過對全球範圍的2.4萬多人進行調查,最後發現,有95%的人承認自己偶爾會犯拖延的毛病,而有25%的人承認自己有慢性拖延症。
根據這一個數據,對比上個世紀70年代人們對於拖延症的調查,總總升高了4倍,也就是說,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身上都存在著一定的拖延症。
而面對孩子的這一拖延症,家長應該予以重視,而不應該進行一味的催促。
2、面對孩子的拖延,這幾個小妙招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壞毛病:
①培養孩子做事列計劃的習慣
很多孩子出現拖延的習慣,主要是因為孩子自己並不清楚時間的概念,所以在磨蹭的時候,也絲毫不會感到對時間的可惜。
同時有拖延的孩子,往往對事情缺乏計劃性,從而在拖延當中浪費了更多的時間。
這時候可能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還是模糊的,但是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列定計劃,讓孩子努力的去遵守自己的做事計劃,從而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另外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他能夠儘快的做好一件事情,那麼他將擁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例如,如果他能夠每天儘快的保證質量的完成自己的作業,那麼他將擁有更多的時間去玩玩具。
通過告訴孩子提高效率的益處之後,能夠有效的調動孩子的主動性,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計劃。
②尊重孩子的磨蹭
有些孩子,因為家長的過於催促,往往會採取故意拖延的方式來對抗父母,而面對這一類的孩子,家長不要總是給予孩子催促的壓力,儘可能的改變和孩子的說話方式,不總是抱怨孩子拖延、慢吞吞、磨蹭,而是用更多鼓勵的方式去激勵孩子提升自己的做事效率,那孩子就不會再拖延了。
③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有些孩子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從而出現了磨蹭。
對於這一類的孩子,家長應該有意識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儘可能的避免在孩子周圍出現能夠吸引他注意力的事物,讓孩子在完成一項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將導致他分心、吸引他的是無意出他的視線。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因為注意力分散而出現拖延的情況。
面對孩子的拖延,家長也可以適時的「懶」一些,讓孩子遵循自己的速度進行處理事務,這樣當拖延對孩子造成壞的影響時,孩子就會更加認識到拖延的不好,從而更為主動的改變自己的拖延壞習慣。
有時候孩子拖延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家長應該予以孩子更多的關注和尊重,讓孩子自主的去改變這一習慣,才能更為有效的幫助孩子戒掉拖延。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