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半月談》調查報導,如今新型網絡暴力花樣翻新,已經發展為文、圖、視頻等全方位攻擊,彈幕刷屏(辱罵字眼填滿彈幕)、P照侮辱(製作給當事人抬棺為主題的圖片)、惡意剪輯(故意醜化,傳謠抹黑)、惡意「錘人」(煽動性指控)、詞條侮辱(在熱門話題下帶「被黑者」出場)、私信轟炸等。
網際網路的高度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比如說,人們在享受便捷的網絡購物和社交時,很多時候也會接受到影響生活安寧的騷擾簡訊、騷擾電話、不良信息等。
更可怕的是,一些網絡暴力形成了黑色產業鏈條,嚴重威脅公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對此,理當以零容忍態勢嚴肅查處,讓人們享受清淨的網絡環境。
據報導,新型網絡暴力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商業競爭領域,呈現出了有組織、有策劃、有產業鏈條的傾向,小到飯圈內鬥、網紅互毆,大到網站之間互黑下架,都可能藉此製造假輿情、綁架真民意;過去的網暴往往針對個體,但新型網暴動輒「扒墳」「披皮」和刻意上綱上線,有掃射泛化製造群體對立的趨勢,個體的言行會被無限度連坐上升,教師、記者、醫護、警察等群體紛紛成為受害者。
對這種呈規模化、體系化、組織化地圍攻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行為,不可大意。通過網絡圍攻、辱罵他人的行為,與現實社會中具體的行為人圍毆、謾罵他人的危害性相當,甚至更嚴重。由於網絡的擴散性、輻射性更強,一些侮辱性信息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傷害到被害人,讓其時時刻刻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圍攻」。
現實中,一些人因遭受網絡暴力抑鬱自殺,一些企業因遭遇圍攻而蒙受損失的例子並不鮮見。而這些所謂的新型網絡暴力,其實是現實中的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披上了新鮮事物的馬甲,以新的傳播形式,對攻擊對象造成了更深的傷害。
但要知道,網絡絕非法外之地。這些呈產業化的網絡暴力行為,已經涉嫌治安違法乃至刑事犯罪。如刻意以PS照片、謾罵等形式侮辱他人涉嫌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要是對網絡秩序帶來嚴重混亂的話,則涉嫌尋釁滋事罪。而對企業商譽等利益帶來嚴重損害的話,起主導、指使作用的競爭對手則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或者損壞商業聲譽罪。
由此可見,那些看似囂張之極的網絡暴力,實則已經觸犯法律,組織者、指使者或者積極參與者都可能涉嫌違法犯罪。對此,無論是網絡監管部門還是公安機關,都有必要根據受害者舉報或者日常工作及時調查、處理類似行為,並根據具體情況啟動治安處罰或刑事制裁措施。
對正常網絡秩序和現實生活秩序產生衝擊的社會暴力網絡化、網絡暴力產業化絕非好事,理當引起重視和警惕。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的社會規則和底線必須重申,對呈產業化的網絡暴力必須有效剷除。如此,方能讓人們能夠正常地享受網際網路帶的便利。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