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就算了,送我也不要」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說過這句話。那麼國產車就真的那麼不受待見?合資車、進口車就真的那麼香嗎?
從理性角度分析來說,撇開產品質量、性能、品控、以及實用性來說,喜歡一輛車就像喜歡一個人,有喜歡四川的美女就必定也有喜歡湖南湖北或南方客家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見仁見智吧。
那麼為什麼開國產車的人與開合資車的人總是相互看不起呢?
長久以來,國產車一直背著山寨、抄襲、不思進取、掛羊頭賣狗肉等等罵名,讓國產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從早期的雙環CEO、雙環小貴族,到陸風X7,以及眾泰汽車等一些PPT造車的起之秀橫空出世,可以說這些企業不但賺足眼球,也賺足了罵名,更賺足了人們對一些國產車的「敬畏」。
雖然早期靠F3/F6/S6起家的比亞迪也曾走過抄襲這條老路,但是如今的比亞迪是中國最地道的國產自主品牌。可以說現今除了比亞迪沒有抄襲合資品牌的外形以外,幾乎所有的國產企業都或多或少借鑑或複製了國外車企。
從模仿路虎極光,到現在所有車企都在模仿寶馬X6、奔馳GLE級的溜背,再到模仿保時捷的車頭等等。而韓系車也是模仿的重災區,現代抄襲奧迪的舊款前臉以及奧迪老款大燈,起亞抄襲寶馬腎形前臉。可以說德系車企引領著汽車設計的風向標,也是未來造車文化的變革者。
除了總是涉嫌抄襲、復刻,部分國產車質量堪憂,企業存活時間短,維修保養和配件更換等得不到保障,這也讓國產車的保值率為人所詬病。
加上國產車的三大件、油耗、車重、性能駕乘體驗等確實與合資進口車有一定差距,這也讓很多人看不起開國產車的人。
然而國產車也並非一無是處,從單純的性價比來說,國產車是相當高的。雖然在同級別車型在價格上比合資車便宜了一半有餘,但無論是車輛的空間、配置、軟硬體等都比合資品牌要更勝一籌。
特別是在如今汽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當有了更高的性價比,合資車沒有的或更高檔次的配置我們的企業都配備了;合資車年輕化的酷炫運動外形我們的企業也借鑑過來了,並且車內空間並不比合資車小。
所以當我們用更低廉的價格買到了比合資或進口品牌看上去更好的車,開國產車的人就有資格看不起開合資車的人。
其實車如其人,或者說車如老婆。不管是國產車還是合資、進口車,車好不好值不值關鍵看車主怎麼用,什麼場合用,如何用。讓車子體現它自身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你對老婆(車子)好,車子才會對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