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這二三十年的吸收消化,我個人認為,比起德系日系美系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變速箱與發動機的匹配上還不夠順暢,有待改進。但從配置上與合資車有天壤之別,從性價比上說,只要不太講究駕駛感而言,國產車是最高的。買車不光是買配置,發動機、底盤、車架、變速箱等核心技術質量是關鍵。國人當中,絕大部分年輕人都重視配置的高低,所以喜歡國產高配車,而中老年人,則更傾向核心技術質量,對配置要求不高,所以更多選擇合資低配。
雖然國產車比起前些年有很大的進步,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發動機,變速箱都還是我們的軟肋。現在合資車發展得還不錯,質量有保障,款式技術更新快!不過叫那些有錢人買國產合資車,那也太委屈他們了,人家有錢任性啊!
其實也是自己覺得,國產車目前階段不否認和合資車距離拉小了但還是有差距的,除了以價格和配置來取悅國內消費者出了國門被認可的程度還很小,不提歐美系和日系在國際上跟韓系的差距都不小,所以加強修煉內功才是正道。
為什麼一天到晚要討論這個,自己的錢愛買啥車買啥車,個人有個人的需求。就比如本人對車要求不高,你們所說的什麼高配置對我毫無吸引力,我對一輛車的要求最簡單不過,無非省油省心,有空調音響就行了,始終堅信配置多了毛病就多,因為電子這些東西你不能保證不出問題。凡事都有個過程,技術性能和質量是在用戶體驗中慢慢改進過來的。
心態也很重要,發展需要百姓的支持,從無到有、從差到好再到精都離不開客戶的支持,小編你兒子能和你比嗎?二十年後你能和你兒子比嗎?十多年前你看華為的產品在你心裡可能就是垃圾而現在呢,是世界上的高科技公司,要是沒有中國幾億用戶的支持,華為能有今天的成就嗎?
買國產車的人大部分都是資金有限,手頭不富裕的人,我就買的國產車,主要原因就是錢不多啊!最便宜的大眾都買不起,我能有什麼辦法!!不過買了個四萬多塊的奇瑞,也開了四年多了,也沒出過問題,也值了!
中國進步太神速了,消費心理還跟不上。第一是面子思想,第二是神話德系車中低端車,比如一個連變速器生產能力不如奇瑞、發動機燒機油都無法解決、廢氣作假的大眾汽車居然能在中國大獲成功,媒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我看來,當代德國工業能力比現時的中國差距巨大。第三,釣魚島事件打亂了市場規律,推遲了「家電定律」,即日系打敗德系歐系,最終國產一統天下!
朋友合資車八年沒出過毛病,國產可以嗎?我的樂馳前六年換過三次火花塞,怠速馬達換過一次電瓶輪胎換過一次其他沒有毛病,從第七年開始前面倆門鎖老是出問題,玻璃升降機也更換一次,左前門鎖換第二次右前門也快了!發動機噪音明顯增多,現在才跑了7.5萬公裡!所以年代準備換三菱勁炫2.0低配,發動機變速箱原裝進口。性價比!汽車要看全部的!不能外觀好,平臺高了就說車好國外的整體技術還是要更強的!發動機,變速器,底盤懸掛,轉向各個方面都要加油才行!我支持國產!但是十二萬的車賣的時候才三萬!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愛國了!希望國產車能在性價比上再高點吧!我愛國企!也支持他!同樣希望它能讓我的血汗錢更保值!
國產車、合資車、進口車說白了都是一件消費品,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消費觀念來買,隨著社會的發展好多人的消費觀念隨著自己閱歷的成長都在不斷地變化,有些人可以享受合資車帶來的穩定性,有些人很喜歡國產車的功能性,現在的國產車確實在質量、在配置上都有質的變化。國產車、合資車、進口車說白了都是一件消費品,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消費觀念來買,隨著社會的發展好多人的消費觀念隨著自己閱歷的成長都在不斷地變化,有些人可以享受合資車帶來的穩定性,有些人很喜歡國產車的功能性,現在的國產車確實在質量、在配置上都有質的變化。漸漸接受的一個過程,國產家電打敗日本家電用了差不多30年。現在鮮有人再買日本電視了吧?國產汽車也需要有個這樣的過程,做好自己的事,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逐漸地取得越來越多用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