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問題,我的腦海中第一想到的是《新三國》中曹操與袁紹官渡大戰前,曹操對眾將領的一段話,大意是,論兵馬錢糧多少,曹操永遠比不上袁紹,若論謀略和將士們的勇猛,三個袁本初也比不上一個曹操!
如果比核武器數量,我們可能永遠也比不上美俄這樣的核武器強國,美俄的核彈頭保有量都在6000枚以上,我們只有區區幾百枚,如果我們像蘇聯那樣窮兵黷武般地生產核武器,雖然根據我們目前的軍工生產能力,生產數千甚至上萬枚核武器不是難事兒,但我們不應該忽略當下的國際大環境:和平與發展!
對於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條件下,僅擁有幾百枚核武器在二次核反擊時夠用」的問題,我想如果你的核飛彈威力夠大、射程夠遠、飛速夠快、突防能力夠強的話,完全可以讓世界所有國家在使用核武器時,必須考慮到自家核武器飛到敵國上空時,就要時刻準備自己遭受大規模的核武空襲。
我們必須認清自己核武器的狀態,雖然號稱擁有數百枚核彈,但真正處於實戰狀態的核彈也即是安裝在洲際飛彈上,隨時或者段時間內就可發射的核武器甚至只有最多一半,但這些實戰狀態下的洲際核飛彈和遠程核飛彈的威懾力和毀滅力有多大呢?
有數據顯示,冷戰期間如果要徹底摧毀莫斯科大約需要30-50枚核飛彈,而要摧毀紐約或者華盛頓這樣的特大城市,同樣需要30-50枚核飛彈,按照這個理論,要毀滅整個國家所需的核飛彈數量極大。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獨舌視界認為,如今的歐美俄等西方國家,由於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其經濟、政治、人口等基本上都是以大城市為中心展開的,比如說英國的人口90以上在城市,而美國的城市化水平也在80%以上,因此,如果我們不惜一切代價將手中的核武器投擲在西方國家的主要城市中,加上現代核武器的巨大威懾力,瞬間就可以造成歐美70-90%以上的人口傷亡,這是個非常恐怖的毀滅力,因為剩餘的10-30%人口多在郊區和農村,其已經喪失了遠程和洲際攻擊能力。
當然,一般情況下,能夠擁有數百枚核武器的國家通常已經擁有完善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也必然有著強大的國土防空網,在己方已經遭受核武器打擊的情況下,必然會攔截少部分的來襲飛彈,而且在第一波核飛彈來襲時,就會判斷識別來襲飛彈的方向,並第一時間對其實施核反擊。其實,還有一點很關鍵,那就是大國核捆綁戰略,我數量少打不到你,但是我能打到離我更近的核國家,讓原本沒有加入核戰爭的國家紛紛加入戰圈,最後引發世界所有的核武器,大家一同滅亡。
而對於核捆綁策略,我認為必然是五常之間的策略而已,因為其他擁核國家未必能靠實力達到五常之間核捆綁的水平,畢竟五常絕對擁有毀滅世界的實力。
除此之外,擁有強大軍工生產能力的國家,雖然核武器保有量僅數百枚,但是在核武器材料貯存以及生產技術上絕對可以在遭受核武器打擊後,爆發驚人的生產力,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彌補和生產更多的核武器,並投入戰場。
因此,獨舌視界認為,和平年代的數百枚核武器夠用,但不一定能夠真正、徹底的毀滅美俄那樣的國家,但靠著戰時生產能力以及美俄歐人口經濟過分集中的相對劣勢,依舊可以重創甚至毀滅美俄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