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國際形勢十分緊張,一些國家的爭端愈演愈烈,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亞洲哪裡爆發核戰爭風險最高?對此,專家指向南方:印巴雙方有上百枚核彈正互相瞄準,印巴之間爆發核戰爭的風險最大,而亞洲爆發核戰爭將是什麼後果?可以說,一旦印巴的上百枚核彈傾瀉而下,數千萬人或喪生。
印度跟巴基斯坦的矛盾由來已久,雙方已經多次因為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而大打出手,在去年,印度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進行本土化,此舉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強烈反對,雙方不惜在邊境展開部隊進行軍事對峙,而為了威懾巴基斯坦,印度甚至公開聲稱會考慮使用核武器來解決印巴之間的問題,而巴基斯坦也毫不示弱,將自己的核飛彈從山洞裡拉了出來,回應印度的核威懾。
而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由於雙方都忙著應對疫情,軍事對峙的程度有所減弱,但兩國之間在未來發生核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印度目前是南亞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巴基斯坦在常規軍力上幾乎被印度碾壓,但在核力量上,巴基斯坦不僅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超過了印度,核武器將會是巴基斯坦的最後底盤,同時也是印度最為忌憚的武器。
但擔心印巴核戰打響是一回事,雙方真正打起核戰以後所造成的破壞卻又是另一回事,許多年來,人們對於核武器的真正威力以及用途都十分不明確,假如印巴之間真正爆發了核戰爭,造成的傷亡很難達到千萬級這個規模,首先,核武器是十分寶貴的,尤其是對於印度跟巴基斯坦這種核武數量少的國家而言,核戰的首選目標是各類軍事設施,例如核彈發射陣地,雷達預警系統等等,這些目標會被核彈反覆打擊,以此確保摧毀敵方核反擊能力。
而這些受到重點關注的重要軍用設施,普遍都建在人煙稀少的地帶,無法造成大量的人員殺傷,即使是選擇用核彈攻擊敵方城市,以此摧毀敵方的人口跟工業,對印度跟巴基斯坦這兩個核武庫規模不超過150枚的國家而言是非常困難的,在美軍1959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要摧毀一個大型城市至少需要50-60枚核彈,而這還只是冷戰時期的城市,21世紀的城市普遍採用鋼筋混凝土,遠離爆心的人員有極大的可能生還,而遠離爆心的城市也不會受到結構損害,依然可以保持運作,因此,印巴雙方就算核戰,傷亡人數也不會誇張到千萬級別。
反對核戰爭固然重要,但是過分誇大核戰爭影響也是要不得的,印巴雙方的核力量,只夠打一場有限核戰爭,即使雙方不顧一切扔出自己所有的底牌,最終所造成的影響也絕不會是千萬人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