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是什麼?為什麼是能量比信息、比物質、比時空更本源?

2021-01-11 探索貓百家號

能量是什麼?

能量和其他所有物理量化的概念其實是一樣的,就是本身是一種「觀念」上的存在。觀念上的存在,單獨拿出來,不與其他概念相聯繫的,沒有任何意義。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論述的是空間不存在。他論述的不是時間,而是空間不存在。量子的非局域性,似乎空間也不像我們通常理解的那樣有意義了。

為什麼現在會有這樣的理解?就是因為這些物理概念,實質都是意識固定化的結果,而意識的固定化,即觀念的形成,並不是不變的,會隨著認知的發展,觀念也會改變。

所有生命的認知,只有一條主線,那就是對外界的應激感應。人類經驗認知就是這條主線的延續,經驗認知的高級階段,就是科學。

科學,核心在於本身就是人的應激感應,這種感應是建立在事物之間的聯繫上的。沒有聯繫、沒有運動就無法形成應激感應,也就不能形成人對世界的經驗,沒有經驗認知,內心再複雜再龐大的意識思考都沒有真正的意義。

我想這也是相對論發現時間和空間必須綁定在一起才有意義的根本所在。我下面這個公式表達了這種理解:

科學=經驗認知+意識工具

信息與能量、物質、空間、時間,如果排一個座次的話,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

能量>信息>物質>空間-時間

能量是最基本的,即使沒有宇宙也有能量。能量之上會產生信息,信息是狀態的序列組合(宇宙最基本的信息就是量子比特自旋信息的序列組合)。然後才可能產生物質、產生時空(即時間-空間)。

所有這些概念,都只是觀念上的,或者說都是思維中的。這些概念存在的意義就在於事物之間的聯繫。在我們已經形成的共性的思維中(其實這是長期形成的觀念),每一個概念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後都可能會改變,如同相對論時空觀和絕對時空觀那樣改變。

能量,也一樣。能量是事物轉換的量度,這個定義還是不錯的。能量是某種存在的可做功的能力。單獨孤立的拿出一個事物,無法分析其能量。

假如所有的量子本源真的是真空渦旋或者真空渦旋的某種序列組合,那麼量子其實是超流體性質真空的一種運動狀態,正應了老子的「有出於無」。不僅僅是質量類粒子,而且所有粒子的本源,包括最基本的量子比特單元,都只是真空的渦旋。這些「有」只是「無」的某種狀態。

存在是根,因動而有。

這樣看,信息(量子比特)的來源在於真空這種存在的能量。而物質的來源則是信息(量子比特序列組合),然後建立在它們之上的才是時空。

特別的說明,能量還是在各種存在之間聯繫和轉換中才具有的概念。孤立的東西,沒有能量。

本文由探索貓原創,版權所有。

相關焦點

  • 能量與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這裡就牽扯到了兩個重要概念:能量-信息。宇宙是由能量和信息組成的。有人說宇宙的組成應該是: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其實他們不是一個層級的事物。是能量創造了時間、空間和物質。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其實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當然更沒有物質了。那有什麼呢?只有一個點。這個點多大呢?這個點其實根本就沒有體積,因為當時還沒有三維空間。那用什麼代替這個點的存在呢?答案是能量。而且是能量最基本的形式:熱能。
  • 生命的超級能量
    當靈魂機體升華到行星控制法,就能控制一個行星,還不需要很多人,只需少部分人就能對一個行星的物質、能量場進行控制,甚至可以深入到人的表面意識、潛意識和夢境中,以地球人類不能察覺的方式進行的全面控制——因為它們比地球人類有更高級的科學和能力,它們以DNA混血對人類物質機體進行控制,以改變地球的能量場,從而對地球行星進行全體控制,即以高靈力對人類意識進行控制。
  • 世界是什麼?世界是意識,是精神世界,是能量世界
    人的各種行為受大腦意識支配,這只是表面,內在卻是腦電波控制神經系統,而腦電波是什麼?是電磁能量。宇宙萬物是能量,支撐現實物質世界的是能量,物質世界是外在,能量世界是內在。支撐客觀世界需要能量,這能量從何而來?這關乎宇宙的起源,這關乎萬物的本源。
  • 什麼系列?什麼是能量?能量是什麼?能量的本質又是什麼?
    生活中存在著無數種類的能量,有熱能,電能,生物能,化學能,核能,光能,風能,機械能,潮汐能等等,但究竟什麼是能量?為什麼同樣是能量卻叫著不同的名字?能量的本質又是什麼呢?能量奧秘無窮什麼是能量?描述運動轉換的量度就是能量,它是人對運動的一種計量,不同的運動形式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能量稱呼,就好像我們一般稱呼分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熱能,稱呼原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化學能,稱呼電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電能,也因為運動離不開物質,所以我們常常根據不同的運動載體命名出不同的能量稱呼,並以此來劃分不同的能量,分別探究這些能量的性質,或者說這些運動形式的一些性質。
  • 宇宙第一定律:信息(思想)與能量的轉化
    宇宙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目前,物理學家把構成宇宙的第一要素追溯為能量,認為能量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元素。可是,宇宙中除物質以外還存在人類意識。人的思想是不是能量?它與能量是什麼關係?(如果思想不是能量,能量就不是宇宙的根本;如果思想是能量,它與能量有什麼關係?)
  • 你所不知道的宇宙、維度和能量(二)
    每個層面有很多時空,時空不一定以線性存在,有彎曲、圓性、折線性等依能量和物質變化而存在。這些全部重疊,交叉在一起構成了無比複雜龐大、超出任何想像和任何知覺的一個無限存在。無限的靈魂的心識運動,無限的能量流動和無限的物質存在就處在這個無限的範圍內。一切都在運動變化著,一刻不停,並無限的進行下去。
  • 宇宙中能量的本質及世界能量運動規律
    它也是表徵物質(除了包括物體、微粒之外,至少在我們身處的宇宙內,還包括場,例如,物體因有質量,在引力場裡會受到萬有引力作用而被做功)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比如我們常見的電能、機械能、光能、熱能等能量,也可形象地理解為電積蓄的力量、機械積蓄的力量……當然,能量還有一種引申義,比喻一個人的社會活動能力,如交際能力、管理能力等,然而,這種活動能力本身就是地位與財富的體現
  • 霍金斯重大發現:「意識的能量層級」,由此引發的延伸思考
    而現代物理學認為物質是不滅的,比如即便威力巨大的核爆炸也只不過是原子核的分裂。在微觀還有質子、中子、夸克、中微子……以及更多人類還無法研究的微觀。那麼人想過一個問題,他的思維一產生,腦電波也產生,即物質同時產生。物質是不滅的,它能憑空消失嗎?微觀空間時間也是不同的,那麼它留存的時間可能就會更長。
  • 反物質是什麼?500克釋放能量超史上最大氫彈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電子和反電子的質量相同,但有相反的電荷。質子與反質子也是這樣。
  • 奇點是否是宇宙所有物質轉化為能量大待爆發的一個「點」?
    但由於理論在奇點處失效,所以不能描述在奇點處會發生什麼。 作為一個世界的發生之初,它應該具有所有形成宇宙中所有物質的勢能,所以它是無形的。同時我們還可以想像,在某一點上宇宙奇點的這一勢能平衡被打破,於是乎能量便不斷轉換為物質,而經過若干年而形成了我們的宇宙---物質與能量的共生體.然而我們不能想像的出的是什麼東西引發了這一奇點勢能平衡的被破壞。
  •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宇宙最初的能量從何而來?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能量與質量其實是等價的,這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能量和質量就像一個東西的兩面性,兩者可以相互轉換。說白了能量就是質量,質量就是能量。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物質指的是具有質量的物質,這也說明了其實能量也是一種物質。
  • 方程E = mc 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首次發現了這個方程,它教會了我們很多重要的東西:可以將物質轉變為純能量,比如說核裂變、核聚變或者物質和反物質的湮滅,可以利用純能量來產生粒子(或者反粒子)。更為有趣的是,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無論怎麼冷卻它、讓它減速或者將它與其他物質相隔離,都不會丟失其固有的能量。但是這些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是我們不解的地方。
  • 大爆炸後宇宙一直在冷卻,那失去的能量去哪了?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熱力學第一定律宇宙大爆炸是我們思維中最難理解的抽象概念。今天的宇宙正在膨脹,這就意味著在過去,物質之間的距離更近,密度更大,溫度更高,其中的輻射粒子(主要說光子)也更具有能量!而今天宇宙只比絕對零度高了不到3K,這也是微波背景輻射的平均溫度。那麼問題來了:曾經那麼熾熱的高溫輻射,能量都去哪了?
  • 意識的本源與世界的本源
    討論唯物還是唯心,都是在探討世界是否有「本源」。或許這是一個永遠也無解的問題。探討的本源,無論哪一種,本身實際上也是一種「抽象中的」存在,抽象概念與人類感應要有對應,而且還是人類群體感應共識的對應,是認識存在的唯一模式。
  • 磁場電場質量能量可以互相轉換,宇宙還有什麼轉換定律未被發現?
    1905年他發表了關於狹義相對論的幾篇論文,其中有一篇推出了著名的質能關係式E=mC,關係式不但指出了物體質量m和物體具有的全部能量E之間的數量關係(其中C為光速),而且還闡明了質量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質量和能量是物質的兩種不同的屬性,它們大多時候是共存的,有時能量可以單獨存在,而質量不能單獨存在。
  • 人類為何不能用能量轉化物質?
    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了宇宙,所以地球也是由這些物質組成的,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離不開這些物質,人類利用這些物質獲得能量,而這些能量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一開始的鑽木取火,到現在的石油天然氣的燃燒,這些物質都在為人類不斷的提供能量。愛因斯坦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名叫質能方程。
  • 質能轉化時的物質波粒二象性:質量表現引力收縮,能量表現斥力膨脹
    真空中能量漲落物質表現出引力和斥力的內在機制,原來是真空零點能在調節起作用,真空在「基本態與激發態兩種存在狀態之間質能轉化時」的必然表現。代入萬有引力公式中,得到如下公式:公式左邊Fy是質量表現出的引力,右邊Fc是能量表現出的斥力。由物質的波粒二象性可以知道,物質本身內在有一定的頻率在空間能量波動,使得物質會不同地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變易無常、生生不息才是世界永恆的主題。
  • 緣起法「時空結緣點」:物質演化進程在量級迭代累積的時空變易效應
    迭代累積到一定量級階段時,自然自為地表現出相應的時空變易效應,產生相應特性的物質存在狀態。力是物質演化進程的效應現象物質演化進程表現為三種存在狀態,一是質量,二是能量,三是信息。n=0,1,2,3…量級迭代累積狀態這有什麼意義呢?
  • 時空是什麼?
    把通常條件下行之有效的方程扔到一個我們能想到的最為極端的環境中去,會發生什麼?那些隱藏的瑕疵會不會暴露無遺?廣義相對論預言,落入黑洞的物質在接近中心的過程中會被無限壓縮。黑洞的中心名為奇點。理論物理學家無法推測物體落入奇點之後的運動軌跡,它的時間線在那裡終結了。甚至「那裡」這個說法都是不準確的,因為定義奇點位置的時空本身都不存在了。
  • 立上堂口以後為什麼還不能爆發功力能量和磁場信息
    末法之年的有緣弟子,為什麼立上堂口以後還不能爆發功力,以及開功開法和能量磁場的信息。因為,在立堂之前已經爆發了緣分進行了磨度和竄竅,能夠出現這樣的原因有兩種。人們都在這樣的情況下失去了修行的信心,認為立上堂口以後也沒有靈感和靈驗,也不會看什麼,什麼也看不見的情況下就開始懷疑自己的緣分和堂口,是對是錯,是真是假,人人都在這樣的誤區中走不出去,看不明白,也悟不到,都在迷茫困惑的狀態下誤解和評論,不知道該怎麼做,信還是不信,堂口保留還是不保留,等等一切的內心世界和心靈的誤區,都在此時產生無法釋懷和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