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的全稱是「情報及特殊使命局」,摩薩德是希伯來語,意思是協會或者機構。自 1949年12月成立起,摩薩德就負責收集世界各國的政治、軍事情報,尤其阿拉伯國家是其工作重點。通過破壞、劫持等手段在外交、軍事、國防、商貿等領域保衛以色列的國家安全。自成立起,摩薩德就以其精湛的間諜技巧為世人嘆服。
在摩薩德的光輝歷史上,經典不斷,尤以1969年偷天換日成功從法國偷開5艘飛彈快艇回以色列這件事,創意十足讓人拍案叫絕。
實施諾亞方舟行動的原因
1962年,正是美蘇爭霸的關鍵時期,蘇聯為擴大自己在中東的影響力,向以色列的敵對國埃及出售了一批飛彈快艇,此舉嚴重威脅著以色列的國防安全。為抵消埃及的威脅,以色列國防辦公室主任西蒙·佩雷斯秘密飛往尚未建交的西德,請求對方為自己設計、建造一種更為先進的飛彈快艇。西德答應為以色列秘密建造12艘飛彈快艇,約定六年內交付完畢。
兩年後,西德為以色列秘密建造先進飛彈艇被媒體曝光,在阿拉伯世界引起軒然大波,針對該計劃的抗議浪潮席捲中東,西德迫於政治壓力,不得不公開宣布停止為以色列建造飛彈艇。同時,西德與以色列私下約定,西德提供設計圖紙,由法國瑟堡造船廠繼續為以色列生產飛彈艇,緩解以色列的國防壓力。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先發制人」,在開戰60小時內共擊毀阿拉伯國家飛機451架,摧毀了阿拉伯聯軍的空軍。與法國保有傳統友誼的黎巴嫩也在以色列的打擊範圍內,損失慘重。以色列的行為惹怒了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他下令對以色列實施嚴厲的制裁,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瑟堡造船廠為以色列生產的5艘飛彈快艇也在制裁之列。
外交努力無望後,急於補充海軍艦艇的以色列制訂了以摩薩德為首的偷艇計劃「諾亞方舟行動」。
諾亞方舟行動的實施
偷艇計劃制訂後,以色列當局派軍方代表主動與法國瑟堡造船廠聯繫,要求船廠完工後將被扣的飛彈快艇出售給第三方,以便將預付款返還給以色列。法國方面對此並無異議。
不久,瑟堡造船廠的老闆在一次酒會上結識了從事石油鑽探業務的「星船」公司總經理馬丁·西姆,對方主動向瑟堡造船廠老闆求購海上運輸的快艇。急於將未安裝武器的飛彈快艇出手的瑟堡造船廠老闆馬上帶馬丁·西姆參觀自己的造船廠,之後雙方達成意向。
其實,馬丁·西姆就是摩薩德特工裝扮而成。他回去後憑藉記憶畫出了瑟堡船廠的平面圖。1969年11月快艇即將交付時,馬丁帶著一群由摩薩德特工裝扮的工程師來驗收,每日晚上故意發動快艇測試各項性能。逐漸的,船廠工人和周圍的居民對夜裡快艇發出的巨大噪音習以為常。
為了不引來懷疑,馬丁非常聰明地將零散購入的燃料分次加入快艇,在法國人的船廠裡,快艇逐漸被注滿了燃料。
1969年12月聖誕夜時,整個瑟堡船廠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馬丁帶著特工們悄悄登上快艇,發動馬達,對快艇馬達聲已經習以為常的法國人並未在意,快艇隨即疾馳而去,經過5000多公裡的航程,在1969年12月31日,順利到達以色列。
結局
諾亞方舟行動策劃周詳,行動縝密,摩薩德踩著時間節點,不急不躁,一步步的推進,最終從法國船廠順利偷到快艇,並成功開回以色列。事件曝光後,整個世界都被摩薩德震撼了。法國政府震怒無比,嚴詞譴責以色列的盜賊行徑,但以色列則堅稱自己取回已付款的快艇並無不妥,最終此事不了了之。但經過此事,摩薩德神鬼莫測的特工水平,使得其在國際情報界聲名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