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持續蔓延,來港遊客減少,本地人也儘量減少出行聚餐,香港的餐飲業及旅遊業受到重創,營業額難以支撐日常開支。近兩個月來不斷傳出有餐廳歇業或倒閉的消息。
疫情下的餐飲行業一片哀嚎,就連世界快餐巨頭麥當勞也撐不住了,宣布多加分店縮短營業時間。
2月底,全港麥當勞共17間餐廳開始縮短營業時間,一些本來24小時營業的餐廳改為晚間9點提前關門,一些分店的關店時間甚至提前到了晚6點。若疫情持續,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分店縮短營業時間。
(部分調整營業時間的分店)
對於你來說,可能只是晚上少了一家店可以買夜宵。
但是,最受打擊的,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無家可歸,常年在24小時麥當勞過夜。
深夜,麥當勞餐廳裡的音樂聲停止,食客離開,桌面被清理一空,你會發現角落裡出現了許多以各種姿勢閉目休息的人。
此時的麥當勞,變成了一家臨時「旅舍」。
近年,香港的「麥難民」數量急劇增長。根據香港社署提供的數字,相比2013年,2018年12月全港露宿者創新高至1270人(增長率62.8%)。
居住在「24小時快餐店」的流浪者人數增長更為迅速。根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調查,2018年底,全港有448人長期住在麥當勞這樣的24小時快餐店中,5年間人數增長了近8倍。目前香港大約有110家24小時麥當勞,也就是說,平均每間店有4人長期居住。香港自2019年下半年來的持續經濟下滑形勢已經使失業率迅速攀升。
根據香港特區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間,香港總就業人數減少約14600人,失業率達到3.4%。香港勞福局局長羅致光說,若疫情不能儘快得到控制,下一季公布的失業率估計會上升到4%-5%。
(圖片來源:BBC News)
持續攀升的失業率可能會使更多人無法負擔香港昂貴的房租,從而流落街頭。
他們流落街頭的原因不止「沒有工作」那麼簡單。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香港社協對104名連鎖快餐店夜宿者進行了詳細訪問。有將近六成人表示,自己選擇夜宿快餐店,是因為房租實在高昂,無法負擔。還有接近30%的人表示「前住所環境過於惡劣」。
24小時快餐店能提供安全、乾淨、舒適的免費休息場所,對露宿者來說,是相對較好的選擇了。
留宿24小時快餐店的人也並非完全沒有收入來源。
他們的月薪中位數可以達到8,125港幣,較2017年的調查數字下跌了約15%,這樣的工資水平在深圳也決不至於租不起房。但香港一個劏房的平均租金在2018年就達到了4509港幣,如果選擇租房,就要花去他們一半的收入。
如果覺得香港的私人樓宇租金太高,還可以申請政府提供的公共房屋。這些房屋主要面向低收入人群,符合資格的人士需要排隊等候政府編配。
等候公屋的時間也是長到驚人。
根據香港房屋署的數據,在2019年,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4年。
有露宿者就表示自己等了三年甚至十年都沒有排上公屋,於是還是決定繼續睡在快餐店。
(受訪問的露宿者等候公屋時間,圖:香港社協)
香港的露宿者中,老齡化趨勢也愈發顯著,74%以上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他們當中超過六成的人根本沒有申請公屋,「申請手續繁複」「不知道如何申請」「反正也等不到」都是主要因素。
在住宿方面,政府和民間團體會提供一些宿舍給流浪者居住,但住宿期限最多只有半年。許多受訪露宿者表示半年的時間無法讓自己找到合適的居所。
根據香港社會福利署在2018年提供的數據,過去 6 年裡政府資助宿舍從 20 個增加到了 166 個,增長率為13.6%。但這個數字遠遠低於全港無家者增長率 62.8%,政府能夠提供的臨時收容所明顯趕不上急劇增長的流浪者數量。
(住在人行隧道的無家者)
除了提供免費的住宿,社署還會每年發放緊急援助金,政府也有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 綜援 ") ,一些慈善信託基金也提供相應的撥款。但對於許多無家者來說,由於對相關政策的不了解,申請手續過於繁複,很多情況下也拿不到所需的經濟資助,援助金額也趕不上房租增長的速度。
近兩年部分社會團體也在催促政府完善針對無家者的法律和政策,儘可能規範地管理這個不能被忽視的群體。
其實總體而言,政府和慈善團體對貧困者的資助還是杯水車薪。在整個香港經濟不景氣,多行業需要政府增援的情況下,底層人士受到的關注只會更小。
(圖源:《香港01》)
你一定覺得我非常懶惰。這並非事實,我渴望工作,但我這個年齡找不到工作。
一位66歲的麥難民如是說。他曾是一名護衛員,月薪港幣一萬元,但患病後失去工作能力,每個月靠政府3870港元的救濟過活。
下次你在麥當勞買夜宵的時候,如果看到有人睡著了,請報以理解和寬容的態度。或者疫情當下,不妨給他們送一個口罩吧。即使你什麼都做不了,不打擾就是最大的善意。
參考資料:
1. 香港房屋署:刊物與統計數字
2. 福利事務委員會2018 年 4 月 9 日會議文件
3.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19年香港「廿四小時快餐店無家者」研究報告》
4. 香港政府統計處:香港分間樓宇單位的住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