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說起來是一種很簡單的料理,只要「拉麵元素」集齊,利用手邊的食材,在家就可以快速製作出一碗不輸給專門店的拉麵。而巧妙的食材搭配,能讓拉麵的美味更上層樓。
01選擇湯底和配菜
在製作日式拉麵之前,我們首先要選擇做什麼口味的。傳統的日式拉麵主要分為醬油、豬骨、味噌和鹽味四大類。
在實際操作中,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做出只屬於自己的拉麵。例如將醬油換成味噌,或是加入豬骨湯,或是使用雞湯、魚湯作為湯底,都可以製作出不同口味的拉麵。
而在湯底中依照個人口味加入姜泥、鰹魚粉、甜酒、咖喱粉甚至是西式調味料等不同的調料,更是可以讓整碗拉麵的口感與眾不同。
配菜方面,滷蛋和叉燒是毋庸置疑的經典,也可以放入各類果蔬、醬菜,不同品種的菌類更適合濃鬱口感的湯底。
美味的滷蛋需要經過一晚以上的時間才能醃製入味,所以最好提前一天開始製作。比起在超市可以買到的滷蛋,自家製作的滷蛋可以製成好吃的溏心蛋。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原料的時候選擇比較新鮮的雞蛋,這樣雞蛋蛋黃的細菌數低,才可以保證營養健康。
要製成溏心蛋關鍵在於控制煮雞蛋的時間,開水下鍋比較容易控制火候。製成溏心蛋的時間是水開後下鍋煮七分鐘,在下鍋後要輕輕地撥動雞蛋,讓雞蛋在鍋內滾動。這樣蛋黃就會凝固在蛋的中心,不至於偏到一側。
七分鐘後,立即將煮好的雞蛋放入冷水中冷卻至常溫,終止蛋白質的繼續凝固,這一步也是製成溏心蛋的關鍵。等到雞蛋完全冷卻後,剝殼放入醬汁中醃製二十四小時。
一顆好吃的溏心滷蛋,無疑會為拉麵增色不少。
02拉麵與酒的百分速配指南
拉麵與酒,聽起來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事物。但在日本,酒過三巡之後去吃一碗拉麵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在東京,夜店散場之後,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年輕人在附近的拉麵店大快朵頤。麵條裡的鹼性物質可以與酒精產生中和反應,從而起到解酒的作用。
像位於五反田的一風堂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在拉麵店裡設置了可供客人們站著喝酒的區域。
一邊吃拉麵一邊喝酒,聽起來總會讓人感覺奇怪。而一些拉麵和酒的狂熱粉絲,卻能夠發現這兩者的完美搭配。
有一些日本酒,就可以與拉麵形成不錯的組合,比如甲子、宗玄和武藏野SPARKLING。
甲子:與酒味道濃鬱的其他日本酒不同,甲子因其溫和的果香而聞名。在口感上,甲子則具有輕微辛辣、後味悠長的特點。若是在暢飲一杯甲子之後點一碗拉麵,仍有剩餘的辛辣與拉麵的味道在口腔中發生激烈碰撞,拉麵的美味便表現得更加突出了。
宗玄:除了與甲子一樣具有清淡果香之外,柔和順滑的口感與短暫的後味也是宗玄最大的特徵。即使是和口味厚重類的拉麵搭配,兩者也可以獨立且互不影響。
武藏野SPARKLING:這是一款日本氣泡酒。12%的低酒精度與爽快的口感無疑是餐前酒的極佳選擇。相對油膩的拉麵也是絕妙的搭配。
醬油拉麵,一直被很多拉麵愛好者視為不可替代的心頭好。色濃味醇的醬油拉麵,出乎意料地與橙子氣泡燒酒成為絕妙搭配。橙子的濃鬱甜香和拉麵的鮮鹹看似矛盾,但鮮明的對比卻能讓拉麵和燒酒各自的風味都更加濃鬱。
鹽味拉麵口感相對清淡,如果與柑橘系列的氣泡燒酒搭配,酒中柔和的酸味挑逗味蕾,每一口都能讓湯底中的蔬菜、魚和海草的味道釋放出加倍的驚喜。
和日式火鍋一樣,比起湯底,蘸面也更注重食材的種類,所以在酒的選擇上,不妨也嘗試一下很適合火鍋的柑橘系列的氣泡燒酒。
富含油脂和鹽分的豬骨拉麵口感厚重,一直是日本拉麵界裡的重要角色。在享用一碗豬骨拉麵的同時,如果搭配檸檬味氣泡燒酒,檸檬獨特的刺激性甘酸,既可以讓你的舌尖品嘗拉麵原有的風味,同時也不覺得過分油膩。
味噌拉麵雖然大受歡迎,但是濃鬱的味道總是會讓人感覺不夠清爽,此時一杯柚子味氣泡燒酒就顯得必不可少了。柚子淡淡的清香苦澀可以很好地去除味噌湯底留在口中的後味,一碗麵吃到底也不會覺得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