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揮一揮手,作別繁華的上海,作別熟悉的市兒。帶上行裝,在醫務部沈立主任、內科教研室張婷主任、外科教研室徐偉珏主任的護送下,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正式踏上徵程,接過第八批援滇醫療隊孫俊、施磊峻、顧志清、王四美醫生傳下的隊旗,開始為期半年的對口援建工作。
第九批援滇醫療隊由來自五個臨床科室的五名隊員組成,隊長胡會來自消化感染科,隊員黃建權來自臨床藥學部,董良超來自骨科,洪文超來自新生兒科,史婧奕來自重症醫學科。抵達廣南縣的第二天,隊員們便進入對口援建科室,開展工作。
董良超醫生進入骨二病區當日,便遇到一個十歲脛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孩子,董良超醫生與當地醫生一同與家長談話,告知手法復位石膏固定這種保守治療的意義不大,建議手術治療。但由於當地醫院的治療條件有限,並沒有小兒專用的鋼板和骨牽引,所以董醫生在術中選擇了組合外固定架,不僅達到了基本解剖復位,也沒有損傷到兒童重要的生長板結構,使骨折畸形癒合和關節粘連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術後三天出院,縮短了住院天數,降低了住院費用,減少了患兒的痛苦。
【圖為董良超醫生進行骨折閉合復位組合外固定系統植入術】
新生兒科是廣南縣人民醫院五年發展目標重點科室之一,也是目前已設立的三個兒科亞專業之一,擁有新生兒暖箱、亞低溫治療儀、無創呼吸機等設施。來自NICU的洪文超醫生是首位援建的新生兒科醫師。初到新生兒科第一天,一例使用無創呼吸機考慮青紫原因待查的新生兒吸引了她的注意。通過了解患兒病史、體格檢查以及輔助檢查,她判斷患兒主要問題可能是心臟疾病,與超聲醫生反覆溝通多次探查,明確患兒為部分性肺靜脈異位引流,一經超聲證實,洪文超醫生立刻與新生兒科龍瑾梅主任協商,在兒童醫院醫務科組織與幫助下,第一時間聯繫心胸外科張儒舫主任遠程會診,與家長溝通疾病特點,制定後續治療方案。在日常查房中,洪醫生發現當地新生兒營養支持手段相對薄弱,因地制宜展開「新生兒營養」小講課。
【圖為洪文超醫生組織遠程會診和教學查房】
除了急需適應當地醫療條件外,降溫、停電、停水在隊員們抵達廣南縣的第一周著實給了大家一個「下馬威」。白天平均氣溫4-7℃,病區和休息區內無空調,第一次穿著棉襖查房依然手腳冰涼,雖然自嘲這是從醫十數年來的首次體驗,也真切感受到基層兒科醫師工作條件的艱辛,也感慨我們這群出自大城市三甲醫院「嬌生慣養」的兒科醫生,實在是太過幸福。隨著降溫而來的是不定時的停電,仿佛調皮的孩兒拉電閘玩耍,短則數分鐘,長達十數小時的停電給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然而當地醫護人員似乎習以為常,病區停電,醫療工作不能停,每日二十來個病人出入院不能停,沒有電子醫囑,就手寫醫囑、手寫護理記錄;沒有辦法錄入病史,就手寫提綱,隨時準備加班,等辦公區域恢復供電再錄入電子系統,從主任、護士長到實習醫師、實習護士,沒有人有怨言,紛紛主動表示,今天加班,明天早點來,把病史補上。
來到基層,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平日裡總以為能掌握最高級的生命支持技術、診斷疑難雜症是職業成就感最大的組成部分,在廣南縣,我們看到的是連主任在內共6名醫生撐起一個將近60張床位的病區,要出門診、要翻班,每日15-20個病人出入院周轉,除了出夜班後一天偶爾可以休息,其餘時間全年無休,要面對老鄉們的文化差異、面對農村醫療政策的限制、面對醫療手段的有限,或許沒有那麼多如我們所想的危重症和疑難雜症,但在每日的瑣碎工作中,正是這群可愛的醫護人員數年如一日的堅持和默默付出,守護了一方兒童的平安與健康。基層兒科醫生經歷著我們想像不到的艱辛,是真正了不起的兒科醫生。
本次援建的任務之一是進一步加強廣南縣人民醫院兒科亞專業建設,加強消化、重症醫學專科能力,因此醫療隊兩名兒內科醫生胡會和史婧奕分別進入兒科一病區、二病區工作。進入臨床工作第一天,兩名醫生即展開醫療查房和教學查房,分別對本病區重點病人進行醫療查房,傳授臨床診療經驗。由於兒科隨時有新病人收治,患兒病情可能隨時變化,兩名醫生都保持下班後隨叫隨到狀態,胡會醫生更是在初到的前兩天每晚都回到病房,指導新入院危重病人的救治。甚至周末,依然來到病房,指導疑難病例的治療。
【圖為胡會醫生教學查房和指導工作】
史婧奕醫生所在的兒科二病區以收治肺部感染病人居多,臨床工作之餘,她發揮教學特長,在進入病區的第一周,即展開「兒童肺炎的診斷與治療」小講課,從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閱片、病原學特點、抗感染藥物選擇等方面與當地醫護人員分享這一兒童常見病的診療規範。
【圖為史婧奕醫生進行小講課】
來自藥學部的黃建權醫生是醫療隊特殊的隊員,他既是第九批的醫療隊的新隊員,也是第八批醫療隊的老隊員,作為老隊員,在前任援建期間,黃醫生指導並協助廣南縣人民醫院建立藥事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抗菌藥物管理小組、處方點評小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小組、精麻藥品管理小組、藥品質量管理小組,在廣南縣人民醫院通過雲南省縣級公立三級醫院審核工作中作出卓越貢獻。因此當廣南縣人民院提出仍需要一名臨床藥師進行對口支援時,黃醫生主動請纓,作為新隊員,繼續支援半年。在新一個半年的工作中,黃醫師繼續開展每月一次的質控檢查,並且指導門急診處方點評下放至門診,以此提高門診藥房藥師工作積極性和有效性,指導門診藥房藥師獨立開展處方點評工作。
援滇旅程方開啟第一周,彩雲之南已經踏下我們的足跡,短短一周已經讓隊員們感觸良多,在廣南縣傳承與發揚兒醫文化,我們還要更努力。
撰文 | 史婧奕
原標題:《兒醫之聲| 上海市兒童醫院第九批援滇醫療隊雲南札記(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