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兔子的繁殖速度是驚人的,可以用「泛濫成災」來形容,一隻成年母兔,大約一年有六七窩,一窩有五、六隻小兔,一年有四五十隻小兔,繁殖速度堪比老鼠,為什麼農民不養兔子發家致富?姥姥家養的兔子。
還記得兒時去奶奶家玩,奶奶家有一間專門餵兔子的屋子,屋子裡什麼也沒有,地裡全是兔子鑽出來的地洞,兔子住在裡面,生小兔也在裡面,覺得很好玩,但那時兔子不值錢,不過剪毛賣錢也夠吃鹽錢,奶奶也不管他們,幹活回家順便薅些草給他們吃就好了。農夫為什麼不願意養兔子。
但是有句話說「隔行如隔山」,沒養過兔的人,不知道養兔也有苦,農民也會算計,如果真能靠養兔發家致富,賺錢也容易,他們不會主動養兔嗎?因此,要想了解農民為什麼不養兔致富,就必須對其原因進行分析。首先,兔肉的消費市場過於狹窄。
咱們別說毛毛兔,就說肉兔吧,肉兔的消費市場太狹窄,從直觀上來說,還真如此。至於我們老家這邊,人們吃兔肉的習慣真的很少,習慣也很難培養,除非是在四川這樣的地方,有很多人都有吃兔肉的習慣,那裡的兔肉不便宜,看網上的價格幾十塊一斤,但是農民們總不可能把兔子一窩蜂賣到四川吧?這種情況下,當地也會迅速飽和,兔價跌得不夠便宜。
言歸正傳,這家當地賓館的肉兔源酒店,肯定有固定的進貨渠道,不會收外地貨。可能是人家的兔子弄出來才符合當地人的口味。老實說,兔肉有點兒腥,所以多吃辣兔肉,不會做菜的話真的不好吃。
其次,養兔的技術難度也不小。我家鄉下原來有個養兔大戶,養的是小兔,現在也沒有了。按照他的說法,養兔子是勞作加技術的活,除了不怕髒怕累,還要懂得給兔子治病防疫,兔子繁殖速度驚人,但病死率也很高,兔子腸胃不好容易得病,還有傳染病,群居動物一個得病一窩,所以不懂給兔子治病防疫的話,很難形成規模養殖,吃大鍋飯,也不賺錢。這家人因兔毛便宜,把毛皮兔子當肉兔便宜處理,再也不想養兔子了,院裡留下一大堆兔籠。
最後說說肉兔的價格上不去。野兔是草食動物,雖然繁殖速度快,但育肥速度卻不去繁殖速度快,生長非常緩慢,如果當地消費市場培育不好,野兔價格也很低,有的地方只有五六塊一斤,如果沒有規模,就不如養豬羊雞之類的利潤高。
農夫不傻對不對?左顧右盼之後,他還會把錢投到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上嗎?佔去了人力的價值,也不如出去打工賺錢賺錢。事實上,吃兔肉的人不少。很多人都這樣問,喜歡吃兔肉嗎?據說喜歡吃,兔肉也不算貴,但做得不好。《守株待兔》中,不少人表示愛吃兔肉卻不願自己在家做,因為做不好壓不住兔肉的腥味。外店的小吃攤做出來的無論是兔肉還是別的什麼,都別有風味。要知道,人們愛吃而不愛吃豬肉雞什麼的,都可以自己在家煮。
最後提醒農民,「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不能聽人忽悠,農村養兔從來不是暴利行業,一年想在家靠養兔賺五六萬,需要飼養近200隻母兔,投資近20萬,還要請2名人工,趕上兔價高就能賺大錢,如果價格低就因地制宜,別管人家是不是每天都要倒貼飼料錢,一隻母兔一年要餵200斤飼料,一隻小兔要餵到出欄需要10斤飼料,一斤飼料也要近1.5元,投資一斤飼料,等等,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大家都可以算算,看是否適合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