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養殖的家兔一般有兩種最為常見,一種是長毛兔,另一種是肉食兔。但凡養殖過兔子的朋友們都知道,兔子具有非常強的繁殖能力,膽子小,容易受到驚嚇,產生應激反應。兔子主要的食物是草,食用的糧食非常少,以草換肉,以草換毛,養兔看似成本低,在農村散養兔的卻越來越少,為什麼不通過養兔致富呢?
1,養兔的收益在減少,家裡面餵的長毛兔性情比較溫順,在以前70年代,80年代,養兔曾經在農村風靡一時,在不少的地方幾乎家家戶戶都進行養兔,那時候的長毛兔非常的值錢,這也可能與「物以稀為貴」有關係吧,我記得在80年代末,一隻優良成年的德系長毛兔,達到價格鼎盛時期,幾乎可以與一頭騾子畫等號,那時長毛兔的兔毛每市斤達到100~150元,可以說養兔就是養的「金兔子」,到了90年代初,一對兒半大的德系長毛兔種兔價格就在500元左右,而且品種越純,價格越高,再看當時我們當年的收入水平,每個月工資幾十塊錢至100多塊錢都是非常高的。現在物價高了,人們的工資高了,養兔的收益在縮水。
2,兔毛市場不景氣,兔毛價格高不高,這些都與我國紡織業的興起有關係,隨著我國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紡織企業可以用到的原材料不再局限於兔毛,轉而向價格更為低廉的棉花作為原材料,一般一個紡織企業只要是從兔毛轉向棉花加工,沒有特別重大的機遇,一般就會以棉花為中心,因為企業在加工棉花與兔毛之間,是不可能隨便就能轉換的。長毛兔養殖的越來越少,在很大程度上與毛紡加工企業有關係。毛紡加工企業一般需要的兔毛數量比較大,由於養殖長毛兔受到各種原因的影響,從事養殖兔子也越來越少,紡織企業沒有了原材料,自然就會轉向棉花等其他原材料進行加工。兔毛在國際上的市場不景氣,也會減小養兔的積極性。
3,養兔風險大,有人說,兔毛那麼值錢,為啥大家都不養了呢?無論在啥時候,都有「物以稀為貴」的說法,當時長毛兔利潤高,就激起了很多人養殖長毛兔的熱情,養殖的多了,兔毛行情穩定了,而且養殖長毛兔的效益並沒有越來越高,再加上養殖長毛兔的風險在加大,其中兔子瘟病,兔子球蟲病,兔子癩皮病等的發生,制約了養兔的積極性,有人養殖的兔子,一夜之間死了大半,間隔一天全部死了,最後血本無歸。這就是兔瘟的厲害,因此,養殖兔子如果做不好防疫的話,失敗是非常難免的。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用工的崗位越來越多,以前養殖兔子的農民發現,出去務工收入,要遠遠超越在家養幾隻兔子的收入,而且,進城務工的風險相對養兔小得多。
4,兔肉無法與其他肉類競爭,兔肉的味道非常鮮美,有許多的人非常喜歡吃兔肉,養殖的獺兔,大多會作為肉兔出售,但兔肉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無法與豬牛羊肉相抗衡,不知道為什麼,在傳統觀念裡,兔肉是不入「席」的,有也可,沒有也罷,有句老話這麼說:「大年三十拾個兔,有它也過年,無它也過年」,奠定了兔肉競爭不過豬肉等其他肉類。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關注,喜歡的朋友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