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同慶!嫦五開啟返航之路,印度卻按捺不住了:120天後也登月?
嫦娥五號滿載了全國十四億人民的希望,成功著陸月球並完成了月壤採樣等一系列高難度任務。據媒體4日報導,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開啟返航之路,從月球表面起飛,攜帶月壤樣品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了地外天體起飛,鮮豔的五星紅旗也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這一幕幕令人激動時刻,值得舉國歡慶!在外媒看來,此次嫦五圓滿完成任務將進一步奠定我國在國際航空地域的地位,並為實現載人登月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嫦五登月吸引了多國關注,成功發射後,不少國家發來祝福,並毫不掩飾想要合作的美好願景。但個別國家卻酸了,祝福沒說出口,卻先想起來索要月壤樣本了。而一直不甘落後的印度,則是直接按捺不住了,用行動證明決心和實力。據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之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就迫不及待的宣布,將在120天後實現登月。這樣的宣言一看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載人登月需要富有經驗航天技術和強大的綜合實力支持,而這些印度都沒有。
去年七月,被印度寄予厚望的「月船2號」距離月球2.1公裡處失聯,其實這就是失敗,但印度卻宣稱這實現了「硬著陸」,標誌著該國已成為全球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有了先前的「成功經驗」,印度這次似乎是信心滿滿,火急火燎的推出了「月船3號」,為了「萬無一失」,還尋求了俄羅斯的幫助。據悉,印度提供了4名候選太空人,由俄方進行培訓,最終挑選出一名最合適的人選。從「月船3號」到整個發射計劃,印度將斥資14億美元。
不過,外界對此並不抱有太大希望。「月船2號」是印度「十年磨一劍」的成果,結果還是失敗了,而「月船3號」幾乎是「趕鴨子上架」,不到兩年的時間又能有什麼大的進步。最重要的是,「月船3號」不僅要完成「月船2號」未完成的任務,還要肩負首次載人的大任,可謂是壓力山大。不少網友表示,與其將錢浪費在一個肯定完成的任務上,還不如先解決眼前的問題比較實際。抗擊疫情、復甦經濟、提高就業等問題,似乎每一個都比載人登月要棘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