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軌道器已前往地日拉格朗日點執行新任務,為今後探索木星鋪路

2020-12-24 騰訊網

嫦娥五號返回艙以經攜帶1731克月壤回歸地球,嫦五的軌道艙卻還在太空中,它已經成為太空垃圾了嗎?NO!它還有大用處。

在將返回艙送回地球後,留在地球軌道的嫦五軌道艙已經接到數次變軌指令,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稱嫦五軌道艙已重新前往月球軌道,並且會繼續變軌,去完成一項新的任務——前往地日拉格朗日點,去那裡收集軌道運行數據,為之後的木星和土星等的深空探測做技術和數據儲備。

這一活動計劃並不在原先的嫦娥五號的任務方案之中,屬於臨時添加的後續任務。之所以添加這一任務,是因為嫦娥五號這次探月和月亮取樣計劃完成的十分完美,35項有可能出現的故障一項也沒有出現,這裡也必須感謝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表現十分完美,將嫦娥五號精準送入軌道。

假如出現故障就需要啟動備用發動機調整嫦娥五號的飛行狀態或者軌道,這都是需要消耗推進劑燃料的,但是一項故障也沒有出現,所以嫦娥五號的軌道器中剩下了200多公斤的燃料,使得它還可以在太空中溜達溜達,做一些其他任務。

嫦娥5號軌道器上有著39個發動機,而且有諸多天文探測設備,那麼讓它做什麼任務呢?「嫦娥」探月工程指揮已決定派嫦五軌道艙去拉格朗日點去看看,這個臨時任務主要是去觀察一下那裡的空間環境,並且嘗試一下新的軌道,收集運營數據,可為今後的深空探測服務。

地日拉格朗日點L2是個空間「特殊點」,它跟隨地球移動,是地球附近最節約能源的軌道了,在這裡還可以進行太陽的觀測以及軌道測試,並且可以很好的為後續的深空探測提供相關資料。

但是預估該任務完成之後,嫦五軌道艙中還有不少剩餘的推進劑燃料,它應該還能幹點別的任務,那麼它又將會去哪裡呢?

已知嫦娥五號軌道器具有導引上升器起飛的測控轉發功能,那麼如果上升器裡面仍然有足夠燃料的話,它還可以發出指令,讓上升器再進行一次上升和降落的試飛,不過這一試驗的可能性較小。

嫦五軌道器也有數據中繼通信功能,它對於上升器和著陸器的控制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的,因此他也可以嘗試一下對接嫦娥四號月球車的數據中繼測試,暫時替代一下鵲橋衛星,不過這一可能性也不大。

一種比較大的可能是利用嫦五軌道器上面的上面的天文觀測相機和光譜分析儀等,繼續對月球表面資源進行細緻探測,為今後載人登月及建立月球基地選址提供數據。

不過也有人分析認為嫦五軌道器有可能在執行完地日拉格朗日點軌道數據等信息收集後前往金星,對其進行首次科研考察。

金星與地球的位置時近時遠,要探測金星要等待金星靠近地球的時機,這需要嫦五軌道器在合適的時間在月球軌道再次變軌,只要軌道選擇恰當,它前往金星並不需要耗費太多推進劑,因為金星在地球軌道的內側,比地球更靠近太陽,太陽的引力本身就會使它向金星軌道靠近,而且其速度會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困難的不是如何到達金星,而是到達金星附近之後如何剎車,這是比較耗費燃料的,所以如果軌道器上的燃料剩餘容許的話,不排除嫦五軌道器前往金星與之相會的可能。

參考資料:

《中國日報網》12月21日文章《探測器方案曾被明確反對,揭秘「嫦五」背後》

相關焦點

  • 「嫦五」與「快遞小哥」對接成功,準備收「快遞」啦!
    」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03 分離北京時間12月6日12時35分,「嫦五」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目前,「嫦五」已進入環月等待階段,下一站目的地:地球!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回來一定給「嫦五」五星好評。那麼,從打包起飛到進入地月軌道集散中心,「嫦五」都經歷了哪些步驟?第一步:首次!
  • 嫦五將開展新任務,美國人:沒能將中國束縛在地球上
    據媒體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對外發布消息稱:「嫦娥五號」的任務軌道器在完成既定的主任務之後,它將會啟程飛往距離地球大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1點,並開展拓展任務。日地L1點據了解,拉格朗日點指的是受兩大物體引力作用下能夠使小物體穩定的點。
  • 「嫦五奔月」:三所「非航」大學直接參與,許多人沒有想到
    在「嫦五奔月」工程中,國防科大多個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五奔月」貢獻了力量。 嫦五「挖土慧眼」方案——國防科大於起峰院士課題組,創造性地設計出了基於視覺引導的月面採樣位姿測量方案,相當於給執行任務的機械臂裝上一雙「慧眼」。嫦五著陸月球之後,即開啟「挖土」之旅,首次實現機械臂表層月壤自主採樣。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 1、「嫦五」發射升空後,大約4天後即可抵達月球;2、減速入軌,繞行探測月球;3、待選定地點後,「嫦五」上部與下部分離;4、著陸器、上升器將進行月面軟著陸,自動進行月面採樣、樣品封裝等操作,並將樣品由上升器攜帶升空進入月5、球軌道,與環月軌道上的軌道器對接
  • 「長五」送「嫦五」 登月去取土!
    在航天小劇場看懂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此次長五遙五送「嫦五」為何被稱為2020年最具「分量」的發射?為何要選在凌晨發射?「嫦五」這位「五姑娘」有何特別之處?她又將實現中國航天史上哪四個「首次」?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採用「兩級半」構型,芯一級、芯二級直徑為5米,芯一級捆綁四個直徑為3.35米的助推器,芯級和助推器全部採用液氫、液氧、煤油等無毒無汙染推進劑;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由於芯級直徑大於其他長徵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被親切的稱為「胖五」,因為採用了液氫、液氧等低溫推進劑,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獲得了「冰箭」的稱呼。
  • 長五遙五送嫦五,開啟探月新徵程
    歷史上國內外許多探測器已將此付諸實踐,尤其是阿波羅計劃中帶回地球的大量月壤,為各種科研項目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我們還需要更多來自不同地質背景、不同歷史時期的樣本,並帶回地球進行更精確的分析——嫦娥五號就背負著這樣的使命,踏上了前往月球的漫漫徵程。
  • 嫦娥5號軌道器開始變軌,疑似執行額外任務,極可能準備探測金星
    而最近國外網友發現,在地月轉移軌道上維持第二宇宙速度的嫦娥5號軌道器開始變軌,應該也要開始準備執行一場拓展任務。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運算來推斷嫦娥5號的任務對象。已知嫦娥5號的總質量為8.25噸,其中軌道區域返回器組合體的質量為4.3噸,返回艙一般按照幾百公斤計算,那麼軌道器總重預預計為4噸。
  • 「長五」和「嫦五」「最強大腦」均由西安造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次,「長五」與「嫦五」的「最強大腦」均由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造。此次任務中,「長五」能夠穩定飛行,離不開九院771所研製的箭載計算機。
  • 中國焦點面對面:「嫦五」探月有何難?月球「挖土」有何用?
    李青: 中國探月工程按照「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前已成功執行五次任務。嫦娥一號於2007年10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在完成預定的環繞探測任務後,於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嫦娥二號作為二期工程的先導任務,於2010年10月成功發射,在對嫦娥三號準備著陸的虹灣地區進行高解析度成像之後,於2011年4月開始拓展任務,完成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的技術試驗,隨後飛越圖塔蒂斯小行星並傳回照片,目前已成為中國飛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也開啟了中國多目標深空探測的先河。
  • 深空探索不是夢!天文學家發現太空高速公路,加速星際旅程
    這個快速通道可以在幾十年內將物體從木星運送到海王星,而不是通常需要的幾十萬到幾百萬年的更長時間。在太空中尋找這種無形結構並不容易,但通過觀察某些物體,尤其是彗星和小行星的運動方式可以提供有用的線索。研究人員選擇了木星周邊的彗星群和位於木星和海王星之間的半人馬座。當海王星軌道物體通過半人馬類過渡到木星彗星群時,時間跨度可以從10000年到10億年不等。
  • 深空探索不是夢!天文學家發現太空高速公路加速星際旅程
    這些通道使物體能夠在太空中快速移動,並可用於空間探索以及彗星和小行星的研究。這項發現來自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天文臺。研究人員通過對觀測數據和模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這些「宇宙高速公路」由一系列相互連接的拱形結構組成。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屆時,「嫦五」將自主完成月壤採集,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已進入發射準備階段,該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將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據悉,兩者已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並已於11月17日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 視頻丨120秒回顧,從「長五」發射到「嫦五」入軌全過程
    視頻丨120秒回顧,從「長五」發射到「嫦五」入軌全過程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24日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長五」送「嫦五」 這位嫦娥「五姑娘」不一般
    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 題:「長五」送「嫦五」 這位嫦娥「五姑娘」不一般  作者 龐丹 郭超凱  11月24日,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人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中國航天。
  • 歷經14年,行程46億公裡,細說伽利略號的木星探索之旅
    ,採用了更為保守的行星引力加速前往木星,雖然節省燃料,但是,也花費時間。整個探測器的總重量為2.223噸,分為軌道器和再入器兩部分,軌道器上主要是環繞木星飛行,大部分科學儀器也在軌道器上,包括固態成像相機,近紅外測繪光譜儀,紫外光譜儀,光偏振計輻射儀,磁力計,高能粒子檢測器,等離子體研究,等離子體波子系統,粉塵檢測器,重離子計數器,研究木星的磁場、雲層、大氣等,還負責拍照。
  • '嫦五'將擇機月面軟著陸(雙語新聞)
    下面是'嫦五'將擇機月面軟著陸(雙語新聞)的內容。  Probe prepares to land on moon  '嫦五'將擇機月面軟著陸  China's Chang'e-5 probe is preparing for a soft landing on the moon to undertake the country's first
  • 「胖五」送「嫦五」「奔月」採樣去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月面採樣...
    ,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510所「嫦五」家族。「嫦五」任務包含運載發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下降、月面採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環月等待、月地轉移、軌道分離、再入回收等12個部分。它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球物質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510所承擔的恰是最為核心、艱巨的「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任務,與其他三大「首次」任務密切相關。
  • 「胖五」送「嫦五」 「奔月」採樣去|我國首次,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國家探月工程中心專家、嫦娥五號飛控專家組專家、510所探月工程技術總負責人王先榮研究員,向記者揭秘了由510所獨立設計研製的「嫦五」核心裝置——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返回地球之後的月球樣品解封分裝操作臺為代表的510所「嫦五」家族。
  • 「嫦五」帶回的「土特產」去哪了?我能看一眼嗎?
    「嫦五」回家大揭秘!這些問題,肯定有你好奇的。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完成月球自動採樣後返回地球,成功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俄羅斯和美國的九個採樣點,都在緯度30度的範圍,嫦娥五號的採樣點選擇了43度的風暴洋東北角的玄武巖區域,這是全新的採樣區域,全新的樣品研究,對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應該作出很多科研貢獻。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 東輕助力嫦五奔月 將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東北網11月24日訊(姜炎妍 記者周秘)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舉世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