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航天局官方消息,由於本次嫦娥5號執行任務非常完美,以至於軌道器與上升器節約了大量的燃料,可以進行一些拓展任務。其中上升器已經完成了可控落月的拓展任務。而最近國外網友發現,在地月轉移軌道上維持第二宇宙速度的嫦娥5號軌道器開始變軌,應該也要開始準備執行一場拓展任務。
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運算來推斷嫦娥5號的任務對象。已知嫦娥5號的總質量為8.25噸,其中軌道區域返回器組合體的質量為4.3噸,返回艙一般按照幾百公斤計算,那麼軌道器總重預預計為4噸。並且國家航天局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流程太過順利,嫦娥5號軌道剩餘燃料有幾百公斤以上,3000N主發動機並沒有點火。再加上嫦娥5號軌道器搭載了數款照相設備,那麼完全有能力進行一些地外行星、小行星的視覺探測任務。
以此為基礎,嫦娥5號目前可能的探測目標有兩個,一是小行星探測,而另外一項則是飛掠金星軌道進行拍照探測。實際上將軌道器二次利用進行深空小行星探測,中國也並不是第1次執行了。2012年12月15日,中國國家國防科工局發布消息,嫦娥2號衛星在完成探月任務後,其軌道器成功飛抵距離地球約700萬公裡的深空,以10.73公裡每秒的相對速度與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身而過,並且利用嫦娥2號星載相機對小行星進行了光學成像。這是國際上首次對該小行星進行進行探測。在嫦娥2號的深空探測任務中,我們對新建成的喀什35米和佳木斯66米兩個深空探測站,以及上海65米VLB1(甚長射線電幹涉測量站)進行了標定實驗,檢驗了中國的深空探測控制的水平,鋪平了未來的深空探測與小行星探測的基礎。
可以說,如果嫦娥5號的額外任務是探測小行星並沒有什麼技術難點。但是根據國內行業愛好者測算,嫦娥5號軌道器目前軌道遠地點38萬公裡,在最省油的軌道規劃下,地月轉移軌道到飛掠金星軌道消耗並不高。但是這種窗口可遇而不可求,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
不過對於太空飛行器穩定方面,中國一直有著極高的技術水平,例如在2014年嫦娥5號T1探路星任務過程中。返回艙分離後探路星的軌道艙在轉移軌道等待了大半個月之後,才進行了拓展任務。這次拓展任務成功探測了月地系統中月系統的拉格朗日點(即地球與月球引力相互抵消,保持無重力的空間位置),這是中國首次對此地點進行探測。所以說以中國航天的設計和製造水準,完全等得起。
並且進行金星飛掠式探測,還有另外一項非同尋常的意義。2013年,印度向火星發射了一枚非常簡單的探測器,相對於咱們的天問1號,印度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基本上可以看作一臺簡單照相機。印度火星探測工程完成之後,在世界上也引起了非同一般的反響,似乎在一夜之間,印度躋身為世界航空強國之一。現在根據印度公布的行業規劃,他們將於2023年發射金星探測器進行軌道探測任務,基本可以確定本次發射的金星探測器也不會複雜到哪裡去,主要還是以照相的方式進行探測。如果嫦娥5號軌道器可以完成金星探測任務,對於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航天成果宣傳是非常有意義的。
總而言之,嫦娥5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收官之作,實在是充分發揚了中國航天一分錢扳成兩分用的優良傳統。在主要任務已經完成的今天,反正任何一項拓展任務都是大賺特賺的。希望中國航天人繼續努力奮進、大膽創新,為星際大航海時代刻上中國人自己的名字。
(長按點讚,一鍵三連,高品質內容需要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