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習慣?匈牙利大學禁止臺灣學生以「臺灣」名義參加活動,臺當局...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在五一假期期間,島內綠媒和臺當局又開始炒作「中國打壓」,臺「外交部」甚至拿臺灣留學生來污衊大陸「蠻橫霸道」。對此,有島內網友批評稱,臺灣選舉季到了,臺當局又開始炒作「仇中」把戲,「撿到爛槍四處掃射」。

此番挑釁「大陸打壓」的動作開始於島內綠媒《自由時報》5月3日刊出的一則報導。報導聲稱,有在匈牙利就讀的臺灣留學生「越洋控訴」,稱校方禁止臺灣留學生用「臺灣」名義參加校內的「國際美食節」(International Food Day)活動。

然而,有一些島內網友對此質疑,這則報導的出現是不是因為選舉季到了,炒作「仇中把戲」↓

在5月4日,臺「外交部」也開始藉此事挑釁大陸,甚至還叫囂「蠻橫霸道」。

關於所謂「臺灣名義」,《自由時報》鼓譟「中國打壓」的報導僅展示一些網絡截圖,並未在文章中提及其具體指的是什麼表述,以及事件發生在哪所學校。

德布勒森大學學生稱「臺灣名義」參加校內美食節活動被拒(Facebook截圖)

臺「外交部」則提及,事件發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校方禁止臺灣留學生以「臺灣」或「與中華民國相關名義」參與活動。

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

相比於綠媒僅提及德布勒森大學校方「禁止他們使用臺灣名義參賽」,臺「外交部」稱,當天台灣學生經「彈性應變」最終還是參加了美食節,攤位以「臺灣美食」(Taiwanese Food)字樣標示。

對此,有網友認為,校方的意思是給臺灣學生參展權利,但不包括「臺獨」。

也有人質疑綠媒的挑釁報導是選舉伎倆,「真實性存疑」「假新聞居多」。

至於臺「外交部」用「蠻橫霸道」等說辭對事件推波助瀾的做法,也招來更多臺灣網友不滿。有人批評臺「外交部」:「以為撿到了一把爛槍就可以四處掃射?這不是笨就是蠢!」

還有人批評臺「外交部」在為了「反中」騙選票。

「其實臺灣不需要『外交部』,浪費公弩」。

此外,相比於校方最後同意的「臺灣美食」稱呼,有網友給出臺灣留學生參加展會時更適合使用的名字:中國臺北(Chinese Taipei)。

就在綠媒和臺「外交部」被網友怒懟後,《自由時報》又報導了另一件讓他們心塞的事↓

報導提及,瑞典林雪平大學(Linkping University)每年4月、5月會舉辦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iDAY)活動,主辦方今年把臺灣的名稱寫為中國一省(Taiwan/Chinese Province of Taipei)

瑞典林雪平大學將臺灣寫為中國一省(臺媒截圖)

而就在《自由時報》藉此炒作「打壓」時,其文章內容提及,林雪平大學「臺灣同學會」向主辦單位抗議,得到的回應是,瑞典目前的法律將臺灣歸為中國的一省,「法律就是這樣寫,所以他們還是必須遵守」。

有網友注意到了這一信息,並評論稱:瑞典的繁榮進步就是因為守法,「而不像某小島違法違憲,要分裂國土」↓

針對「涉臺標註」相關問題,國臺辦曾多次強調,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處理涉臺事務的基本遵循。

而在匈牙利和瑞典這兩所學校之前,國際上已有其他學校出現對「涉臺標註」問題進行改正的相關事件,蔡英文的母校倫敦政經學院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3日,倫敦政經學院也決定更正「涉臺標註」。校方開會決定,將請藝術家把裝置上的臺灣顏色塗成與大陸一樣,並把以「首都形式」標記的臺北市改為「城市形式」,也拿掉「中華民國臺灣」字樣。

蔡英文母校中的裝置藝術「倒置的世界」曾錯誤標註臺灣(臺媒截圖)

《自由時報》當時報導此事時就崩潰稱,蔡英文母校「屈服於一中原則」。但有島內網友用英文點讚蔡英文母校的做法:校方的決定是有道理的,我們本來就同屬一個國家——中國。還有人說,英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理應遵守聯合國的決議,捍衛聯合國的立場。

對此事件,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4月1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所以都應該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涉臺事務。

相關焦點

  • 臺灣私立大學不管當局禁令依計劃到大陸開班
    中新網香港二月五日消息:臺北訊,儘管臺灣教育當局近日對公私立大學校院發出一份「踩煞車」的公文,要求各校暫勿到大陸地區開辦正式學制班或推廣教育學分班,一切「待政策開放後再議」,但是元智大學表示,該校仍將依計劃到大陸地區開辦高階企業管理碩士班(EMBA),未來在臺灣地區的碩士班學生只要修滿二十四個學分、寫完論文,即可轉大陸地區「實習」。
  • 臺灣大學向"中研院"索取確診者信息遭拒 深夜發文請臺當局公開
    臺灣大學向"中研院"索取確診者信息遭拒 深夜發文請臺當局公開 2020年03月28日 10:0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2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該不該公布確診者足跡,一直為島內各界所關注,因為「中研院」出現群聚感染,臺灣大學先暫停與「中研院」的交流,校方深夜更進一步在臉譜網(facebook)表示,臺大僅過去兩周與「中研院」有接觸的教職員工及學生人數高達732名,但臺大向「中研院」進一步索取確診者足跡信息卻被拒絕了,校方呼籲臺當局
  • 聊點臺灣腔:如出一轍!臺灣學生也要上補習班
    來源:海外網中考難,高考難,大陸學生課業負擔大,學習苦不堪言。其實,海峽對岸的臺灣學生也是一樣。臺灣學生有多苦?從補習班的數量可見一斑。據了解,現今臺灣註冊的補習班有將近2萬家。雖然諸葛亮似乎並未參加過什麼考試,但是這擋不住熱情的學生家長。根據臺教育部門的數據,2018年臺灣小學生中平均每10位就有7人參加補習,周中放學之後參與補習的每10人中則有5人。為何剛上小學補習就那麼多?因為競爭太過激烈。從1954年到2001年,臺灣的大學入學考試一直實行「一考定終身」的大學聯考制度,錄取率很低。臺當局看到這種情況,也希望為學生減負。
  • 臺灣歌手到大陸參加晚會,民進黨當局為何惱羞成怒?
    編輯:淺陌 審核:樂一 近日,因臺灣歌手張韶涵與歐陽娜娜參加大陸「十一」中秋晚會,歐陽娜娜將表演開場大合唱《我的祖國》,而張韶涵則是參與抗疫歌曲《守護》的合唱,兩人表示「期待又激動」「將正能量傳遞給大家
  • 繼愛奇藝後 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限6個月撤資或改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臺「投審會」還稱,阿里巴巴在克雷達公司持股未逾30%,符合現行「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但依法令或契約約定,阿里巴巴可操控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認定具控制能力。
  • 美國認為不適合為臺灣參與世衛提案,臺當局牛皮吹破尷尬了誰?
    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5月11日被問到「美國是否認為今年不適合提案支持臺灣參與世衛大會」時承認:「目前是這樣。」對於前一天還在吹牛「美臺關係史上最佳」的民進黨當局,臺灣網友難掩諷刺地評價說:「難得講的這麼中肯」。
  • 民進黨當局打算把臺灣變成垃圾島?
    之前因為福島核洩漏問題,臺灣舉行了公投,禁止來自福島五縣市的農產品和食品進口。但是當時只禁止了兩年,而現在已經到期了。 「駐日代表」的返臺 因為「核食」解禁在即,日本政府對這件事表示了深切的關注,臺灣地區「駐日代表」為此專門趕回臺灣,與民進黨當局匯報了此事,並且還在個人社交媒體發布了具體的行程安排。
  • 「愛吃愛玩」的臺灣網紅,竟也被臺當局盯上了……
    近日,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稱部分臺灣網紅「宣傳統一言論」,直接點名B站UP主「臺妹PK」,造謠稱,大陸「會找很多臺灣的網紅,然後去進行所謂的『統戰』,有一些『統戰』意念的影片會被製作和散播。」臺陸委會則跟進稱,「將依法處理。」
  • 臺灣各明星馳援武漢,用行動拒絕臺當局的冷血與冷漠
    臺灣各明星馳援武漢,用行動拒絕臺當局的冷血與冷漠武漢肺炎的疫情發生後,全國人民紛紛支援武漢。而許多臺灣同胞也在近日表示,與大陸始終心手相連,共同抗擊肺炎。其中大小s姐妹率先捐獻口罩給武漢,都讓我們感受到中華兒女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許多臺灣人用行動拒絕臺當局對大陸的冷漠。
  • 臺灣私立大學的「悲哀」
    中原大學(私立)校長張光正直言批評臺灣有關當局取消15%的教育經費是一種漠視教育的做法,呼籲應立法對私立大學的經費補助最低標準做出規定,以保障私立大學的權益。  曾在臺灣「清華大學」任教的華梵大學校長馬遜指出,公立大學很多系都得到官方的大量補助,購買過多的設備和儀器卻空置,它們常設立很多研究中心,造成資源重疊浪費。公立大學的儀器是一流的,研究卻是三流的。
  • 郵輪事件曝光,臺就禁止國際郵輪的停靠臺灣港口
    郵輪事件曝光,臺就禁止國際郵輪的停靠臺灣港口日本郵輪出現多例確證新型冠狀肺炎患者之後,臺灣地區當局馬上就引起了高度的重視。臺灣地區的相關部門馬上做出決定,將會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禁止國際郵輪在臺灣地區的港口停靠,很多人都覺得臺灣地區做出這樣的決定是不正確的。
  • 「臺美」情如此塑料!民進黨當局跟著跑只會讓臺灣越來越慘
    臺當局為「臺北法案」進行「捐獻」的方式還包括通過「臺灣經濟發展研究院」、「臺灣綜合經濟研究院」等教育研究機構以「酬勞」方式向美國國會議員推薦的專家學者支付巨額資金。美臺還指定前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和臺前「立委」蕭美琴為聯繫人,運作促成該法案通過。
  • 在臺遇害大馬女生家屬要求臺當局賠償,還引述蔡英文一句話
    據臺媒11月24日報導,臺灣長榮大學的馬來西亞鍾姓女學生遇害已近一個月,女學生的父母於23日召開記者會,提出3項訴訟並要求臺當局賠償,還要求臺灣法院對嫌犯處以死刑。如果臺當局不能滿足這些要求,他們就將通過馬來西亞法律程序爭取引渡嫌犯。
  • 臺灣傳出一聲音,臺當局釋放錯誤信號,國臺辦打開天窗說亮話
    今年,臺灣當局撤銷了兩名大陸駐臺記者的記者證和入境許可證之後,近期,臺陸委會又故伎重施,開始把矛頭對準大陸駐臺媒體。民進黨當局遏制大陸駐臺媒體據報導,受疫情影響,臺灣當局至今仍不讓大陸媒體派人前往臺灣輪流替換工作,因此,原本的大陸駐臺記者只能一直留在臺灣,因為當明年駐臺記者回大陸過年時,民進黨當局就又有理由不讓大陸記者進入臺灣,如果事情按照這樣發展,大陸駐臺記者們很有可能會被民進黨當局「清退」,等明年1月後,大陸駐臺記者就會減少很多。
  • 臺當局「得意了」,直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兩岸關係有益臺灣,大陸是臺貿易順差地兩岸關係在「經貿問題」上一直都處於難捨難分的狀態之中。
  • 如今,臺灣人終於看清臺當局的霸權
    導讀:蔡英文執意恢復萊豬進口事件,已經引發了臺灣市民的強烈反對,超過7成的臺灣市民拒絕進口萊豬,但民進黨當局仍然不顧民意,強權手段促使萊豬進口達成。而中國國民黨為了萊豬事件的發生,一直在島內推行萊豬事件的「反制措施」。
  • 臺灣勞工團體向臺當局提出四大權益要求
    原標題:臺灣勞工團體向臺當局提出四大權益要求   新華社臺北5月1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勞工團體發起的「五一行動聯盟」1日取消往年的遊行集會,改為召開記者會,向臺當局提出收入保護、職場保護、就業保護和工會保護四大權益要求。
  • 臺灣女藝人參加國慶晚會被警告?中國人歌唱祖國,天經地義!
    意料之中,兩位女藝人拳拳的愛國之心,遭到臺當局一如既往的粗暴幹涉——據臺媒報導,臺灣陸委會26日晚間聲稱,面對當前日趨嚴峻的兩岸情勢,臺灣人應以臺灣整體利益為前提,呼籲臺灣人不要參加大陸十一相關活動,還威脅將密切關注相關情況,倘有涉及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定,將依法查處。
  • 臺灣專家呼籲臺當局和有關人士勿借疫情進一步破壞兩岸人民感情
    新華社臺北2月12日電(記者查文曄、吳濟海)多位臺灣醫學與教育界專家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兩岸應該加強合作,攜手共抗疫情。臺當局和媒體、有心人士不應藉機挑動兩岸仇恨,更不應以疫情為藉口攻擊、醜化大陸。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兩岸關係有益臺灣,大陸是臺貿易順差地 兩岸關係在「經貿問題」上一直都處於難捨難分的狀態之中。雖然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兩岸經濟脫鉤」,耗費了巨大的心力,但卻也仍然無法阻擋今年臺灣地區和大陸越來越緊密的經濟發展。據有關報導顯示,光是今年1月-10月份,臺灣地區「出口」到大陸的金額就高達1367.37億美元,佔據臺灣地區「出口額」的43.8%。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額就已經達到了578.25億美元,兩岸經貿關係又一次達到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