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私立大學不管當局禁令依計劃到大陸開班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香港二月五日消息:臺北訊,儘管臺灣教育當局近日對公私立大學校院發出一份「踩煞車」的公文,要求各校暫勿到大陸地區開辦正式學制班或推廣教育學分班,一切「待政策開放後再議」,但是元智大學表示,該校仍將依計劃到大陸地區開辦高階企業管理碩士班(EMBA),未來在臺灣地區的碩士班學生只要修滿二十四個學分、寫完論文,即可轉大陸地區「實習」。

  據中通社消息,受到臺灣企業西進大陸的影響,再加上未來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國大學院校將登「臺」招生的壓力,因此,臺灣許多私立大學院校也紛紛以學分班、推廣班等方式,搶先試探大陸的教育市場。其中,玄奘人文學院已行文臺灣「教育部」而正式提出了申請,元智大學則與北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廣州的暨南大學合作開設EMBA。

  對於各校赴大陸辦學招生,幾已付諸行動,臺灣「教育部」卻於日前大喊「煞車」,元智大學研髮長尤克強強調,根據臺灣學位授予法,學生祗要修滿二十四個學分以及完成碩士論文後,就可取得學位,且各大學院校如何規劃設計課程,系大學自主決定的範圍,教育當局不得以任何理由幹涉;因此,元智大學將把碩士班二十四個法定學分之外的課程,以「實習」的名義,讓學生轉到大陸地區的學校上課。

  他表示,目前,元智大學的高階管理碩士班,已分別與北京的清華大學、上海的交通大學、廣州的暨南大學合作,並在這三個地區辦理招生、授課,預計五月份辦理入學考試,九月份正式開課。

相關焦點

  • 臺灣私立大學的「悲哀」
    然而,臺灣私立大學教育面臨著同大陸一樣的老大難問題,發展進程步履維艱。  臺灣世新大學(私立)校長成嘉玲用數字表達私立教育的「悲哀」:「目前臺灣私立大學人數佔臺灣大學生總數的69%,卻只分配到46%的經費。1985年以來公私立學校教育經費的支出比例為79/21,可見私立學校的經費拮据。」在美國,公私立學校經費的比例是25/75,其中40%用於高等私立教育上。
  • 大陸與臺灣三所大學同名 原來有淵源
    大陸和臺灣的大學中,有這樣幾所是同名的。都是一個中國,既然同名,肯定有淵源。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幾所同名大學有著怎樣的淵源。1.清華大學清華是大陸名校,在臺灣也有一所大學名叫清華,其實他們的前身都是1911年在北京設立的清華學堂,對日抗戰期間,西遷至雲南昆明,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臺灣經濟靠誰?民進黨當局不要搞錯了
    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總會長謝正一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真正在破壞兩岸關係的是民進黨當局,對於疫情結束後兩岸情勢如何發展,臺灣經濟需要靠大陸,要緊張的應該是臺灣,該擔心的也是臺灣。謝正一,1943年福建出生,臺北長大,臺灣成功大學水利工程系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建設工學河川衛生碩士、天津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
  • 臺灣一私立大學停辦 私校工會憂更多學校有倒閉風險
    新華社臺北5月14日電 位於臺灣嘉義縣的私立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14日宣布將於今年7月31日停辦,引起島內關注。臺灣私校工會表示,學生數在3000人以下、註冊率低於六成的學校恐有倒閉風險。臺灣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短期內可能會有其他私立院校效仿這個做法。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正在推動私立學校退場條例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私立學校如依據新的條例停辦可能損及董事會的利益,因此有些學校會爭取按現有辦法停辦。
  • 「反中」反到失智?臺灣陸委會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臺灣對大陸貿易總額數據12月9日晚,臺灣陸委會公布了兩個消息。一是根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的數據來看,從今年1月到11月,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的貿易總額達到195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9%,其中僅11月份的出口額就達到了144.6億美元。
  • 臺灣專家:陸生不來,會加速臺灣私立高校倒閉
    臺灣學生海外留學人數增加,臺灣教育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劉亞平接受訪問時表示,受到廣設大學與少子化的衝擊,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不夠,又受教育全球商品化,各國搶人才,人才挑強校,加速出走。此外,預估臺灣有三分之一大學會倒,陸生不來將會加速臺灣私校退場。
  • 臺灣歌手到大陸參加晚會,民進黨當局為何惱羞成怒?
    編輯:淺陌 審核:樂一 近日,因臺灣歌手張韶涵與歐陽娜娜參加大陸「十一」中秋晚會,歐陽娜娜將表演開場大合唱《我的祖國》,而張韶涵則是參與抗疫歌曲《守護》的合唱,兩人表示「期待又激動」「將正能量傳遞給大家
  • 臺灣專家呼籲臺當局和有關人士勿借疫情進一步破壞兩岸人民感情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高明見表示,疫情當前,不要讓政治幹擾醫療,否則會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猜忌。對於湖北臺商臺胞回臺加班機遲遲無法成行,他認為臺當局將責任歸咎於大陸是不對的。「應該是救人優先,今天的加班機回不來,搭明天的加班機可以回來。應該馬上將湖北臺胞接回來,不要再進行負面炒作。」  他表示,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兩岸因為彼此不溝通,發生許多誤會。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離不開「大陸
    導語:民進黨當局為了早日實現與大陸的經濟」脫鉤」,提出了一項往東南亞市場進軍發展的「新南向計劃」。民進黨是非常看好這一計劃的實施,並信心滿滿地認為,這項計劃一定會成功。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臺灣部分私立學校陷入困境 臺北市府補助促轉型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少子化衝擊下,臺灣不少私立學校陷入經營困境,面臨停辦壓力。臺北市府表示,2018年至2019擬投入1.4億元新臺幣協助私立學校發展,未來也將優先補助轉型的私立學校,協助培養社會福利及教育事業人才。資料圖:臺灣高中生學習詠春拳。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無法與大陸「脫鉤」
    導語:民進黨當局為了早日實現與大陸的經濟」脫鉤」,提出了一項往東南亞市場進軍發展的「新南向計劃」。民進黨是非常看好這一計劃的實施,並信心滿滿地認為,這項計劃一定會成功。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誰在幫助臺灣當局自造潛艇?
    臺灣的「潛艇自造」計劃目標是打造8艘潛艇,力圖發展不對稱戰力。蔡英文上任後啟動的潛艇自造計劃,是落實防衛自主、提升防衛產業政策的環節,也是落實臺灣防衛戰略需求的重要關鍵。臺灣預計第一艘自造潛艇將於2024年末加入服役,建造周期為四年。
  • 匈牙利大學禁止臺灣學生以「臺灣」名義參加活動,臺當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在五一假期期間,島內綠媒和臺當局又開始炒作「中國打壓」,臺「外交部」甚至拿臺灣留學生來污衊大陸「蠻橫霸道」。對此,有島內網友批評稱,臺灣選舉季到了,臺當局又開始炒作「仇中」把戲,「撿到爛槍四處掃射」。此番挑釁「大陸打壓」的動作開始於島內綠媒《自由時報》5月3日刊出的一則報導。
  • 臺當局「得意了」,直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兩岸關係有益臺灣,大陸是臺貿易順差地兩岸關係在「經貿問題」上一直都處於難捨難分的狀態之中。
  • 香港的大學有哪些是私立大學?
    該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內地學子們的想要前往接著進行求學研習的地方,並且在最近這幾年成為了熱門,但想要到這裡讀書就不得不了解這裡的信息,香港的大學有哪些是私立大學?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問題吧,希望對您的香港求學有所幫助。
  • 「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一是根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的數據來看,從今年1月到11月,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的貿易總額達到195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9%,其中僅11月份的出口額就達到了144.6億美元。之所以會有這麼傲人的成績,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等新興科技開始興起,再加上美國對華為實行禁令,大陸扶持半導體政策等,拉動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
  • 臺灣公立大學首次招生遇冷 錄取率僅六成左右
    私校大陸生錄取率為65%  今年,臺灣高校首次進駐大陸招生,共有48所公立院校與86所私立院校面向廣東等六省市招收2141名大陸生,其中私立大學可招收本科生時,招生計劃共計1488人。而公立學院只招收研究生。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受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經濟下行的壓力直接成倍增長,這讓民進黨當局進退兩難。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
  • 臺灣輿論:民進黨當局將不能加入RCEP歸罪大陸是在製造假信息帶風向
    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備受臺灣社會關注,各界連日來對臺灣未能及時加入表達憂慮。民進黨當局卻稱臺灣不能加入RCEP,是因為大陸設下要求臺灣接受「一國兩制」的障礙,阻斷臺灣加入。對此,島內輿論認為,這是民進黨當局在製造假信息帶風向、找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