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專家:陸生不來,會加速臺灣私立高校倒閉

2020-12-14 海峽導報

臺灣學生海外留學人數增加,臺灣教育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劉亞平接受訪問時表示,受到廣設大學與少子化的衝擊,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不夠,又受教育全球商品化,各國搶人才,人才挑強校,加速出走。此外,預估臺灣有三分之一大學會倒,陸生不來將會加速臺灣私校退場。   

劉亞平,1966年生,高雄人,臺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教書資歷30年,現已退休,過去主要教授小學的鄉土教育及資訊教育。目前擔任臺灣教育產業總工會秘書長。

臺灣學生留美人數,2009年15594人,2019年為12718人,留美人數略減。臺灣學生近10年海外留學人數,2009年為33629人,2019年為41559人,增加許多,留美仍為大宗,顯示選擇性更加多元。

另外根據陸委會統計,自2011至2017年,每年臺灣赴大陸求學的學生人數分別為1433、1858、2314、2259、2137、2183、2567人,呈增加趨勢。

對於臺灣學生海外留學人數變多現象,劉亞平表示,這要從「少子化」和「廣設大學」談起,他指出,臺灣20年前為減緩升學壓力,開始廣設大學,大學窄門變寬,學生壓力減輕,但卻因為少子化讓大一新生人數不斷下滑,產生高校危機。

劉亞平說,不管大學多少,有沒有少子化問題,學術人才一定都是「金字塔」型,臺大永遠都是金字塔頂端,不會受到影響,受到影響的永遠都是金字塔底層的私立學校。

英高等教育調查2021世界大學排名,臺灣大學排名66歷史最佳,北京大學排名23名遙遙領先。劉亞平表示,再看到世界大學排名,臺大的名次並沒有特別優秀,若和大陸的北大相比,更是落後許多,所以大陸學校很有吸引力,自然會有人去讀。

劉亞平認為,因為臺灣廣設大學,造成高等教育環境很糟糕,加上面臨少子化衝擊,才會預估有三分之一大學會倒,所以才需要大陸和東南亞學生來補,但大陸今年不再開放畢業生來臺念學位,少了大陸這塊市場,就會加快退場速度。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臺灣一私立大學停辦 私校工會憂更多學校有倒閉風險
    新華社臺北5月14日電 位於臺灣嘉義縣的私立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14日宣布將於今年7月31日停辦,引起島內關注。臺灣私校工會表示,學生數在3000人以下、註冊率低於六成的學校恐有倒閉風險。臺灣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短期內可能會有其他私立院校效仿這個做法。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正在推動私立學校退場條例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私立學校如依據新的條例停辦可能損及董事會的利益,因此有些學校會爭取按現有辦法停辦。
  • 臺灣私立大學的「悲哀」
    然而,臺灣私立大學教育面臨著同大陸一樣的老大難問題,發展進程步履維艱。  臺灣世新大學(私立)校長成嘉玲用數字表達私立教育的「悲哀」:「目前臺灣私立大學人數佔臺灣大學生總數的69%,卻只分配到46%的經費。1985年以來公私立學校教育經費的支出比例為79/21,可見私立學校的經費拮据。」在美國,公私立學校經費的比例是25/75,其中40%用於高等私立教育上。
  • 新生註冊率僅37.23%,臺灣一私立大學停辦
    位於臺灣嘉義縣的私立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14日宣布將於今年7月31日停辦,引起島內關注。臺灣私校工會表示,學生數在3000人以下、註冊率低於六成的學校恐有倒閉風險。臺灣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短期內可能會有其他私立院校效仿這個做法。根據臺教育主管部門2019年底公布的數據,全臺有6所大專院校新生註冊率未到60%,其中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註冊率最低,僅37.23%。受生育率下降的影響,臺灣近年來多次傳出學校倒閉的新聞。本周,創辦於1962年的新北市中華高級中學也申請停辦。
  • 臺灣部分私立學校陷入困境 臺北市府補助促轉型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少子化衝擊下,臺灣不少私立學校陷入經營困境,面臨停辦壓力。臺北市府表示,2018年至2019擬投入1.4億元新臺幣協助私立學校發展,未來也將優先補助轉型的私立學校,協助培養社會福利及教育事業人才。資料圖:臺灣高中生學習詠春拳。
  • 臺灣公立大學首次招生遇冷 錄取率僅六成左右
    私校大陸生錄取率為65%  今年,臺灣高校首次進駐大陸招生,共有48所公立院校與86所私立院校面向廣東等六省市招收2141名大陸生,其中私立大學可招收本科生時,招生計劃共計1488人。而公立學院只招收研究生。
  • 兩岸涉臺專家解析「2010臺灣十大焦點」
    中新網福州1月9日電 (詹託榮 陳昱瑜)9日晚22時,福建東南衛視涉臺新聞欄目《海峽論壇》推出特別節目,通過衛星聯線臺灣專家,兩岸涉臺專家共同揭曉「2010臺灣十大焦點」事件,並進行一一點評,解析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臺灣島內政治、經濟民生產發生的重大變化。  由兩岸涉臺專家和大陸部分涉臺單位聯合評選的「2010臺灣十大焦點」,9日在福建福州揭曉。
  • 臺灣高中女生制服秀 女生秀色可餐上演"制服誘惑"
    2016年8月22日訊,全臺高中職女制服照的「制服地圖」網站,今年初曾公布10大制服排行,引發一股制服旋風,不過因非正式賽事機制,越早上線學校累積票數也較高,為求公平起見,首度與《Koobii高校志》雜誌聯手,舉辦全臺首屆「臺灣高校制服大賞」,制服地圖開發者表示:「希望所有學校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大家可以公平公正的來看制服。」
  • 臺灣不得不面對的真相:人口真要減少了
    編輯:酒叟在2019年,臺灣地區的新生兒數量比死亡總人口數減少了350人,人口總數首次出現負增長。而在2020年的最新統計數據中,每個月的嬰兒出生數也都沒有超過死亡總人數。也就是說,臺灣地區的人口負增長趨勢絲毫沒有改變,甚至更為嚴重。如果按照當前態勢繼續發展,臺灣地區很可能在2020年達到人口總數的最低點。更為糟糕的是,就在這人口不斷降低的情況下,構成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的年齡構成也十分不穩固。在臺灣地區,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在全部人口總數所佔的比例在以每年4%的速度下滑。這使得臺灣地區的少子化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對臺灣地區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 臺灣私立大學不管當局禁令依計劃到大陸開班
    中新網香港二月五日消息:臺北訊,儘管臺灣教育當局近日對公私立大學校院發出一份「踩煞車」的公文,要求各校暫勿到大陸地區開辦正式學制班或推廣教育學分班,一切「待政策開放後再議」,但是元智大學表示,該校仍將依計劃到大陸地區開辦高階企業管理碩士班(EMBA),未來在臺灣地區的碩士班學生只要修滿二十四個學分、寫完論文,即可轉大陸地區「實習」。
  • 臺灣為何加速擴建高雄港?
    臺灣大規模擴建高雄商業港口為哪般?遙感智庫專家指出,表像的背後很可能是為供美軍艦停靠。 近期,遙感智庫通過衛星影像發現,臺灣自2009年以來持續擴建高雄第二港口,以及建設港口新的貨櫃儲運中心。特別是2013年後,通過填海造地和新建碼頭等方式,對港口實施了大規模擴建。
  • 嚴長壽:臺灣三分之二的大學不值得去讀(圖)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國臺灣網6月14日消息 近日,島內輿論聚焦12年義務教育所謂的「排富政策」,不過臺灣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對於臺灣的高等教育卻有另一番看法。嚴長壽昨天(13日)出席座談會時表示,「臺灣島內有三分之二的大學科系不值得去讀」。
  • 如果「臺獨」操作過火,只會帶領臺灣走向「滅亡」
    編輯:枯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本來兩岸各界聯手做好防控工作可以更好的推進兩岸關係發展,臺灣民進黨卻想借這個機會操縱民意,大搞"臺獨"。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嶽謙教授在評論節目中指出,蔡英文會給臺灣帶來厄運!
  • 大陸與臺灣三所大學同名 原來有淵源
    1.清華大學清華是大陸名校,在臺灣也有一所大學名叫清華,其實他們的前身都是1911年在北京設立的清華學堂,對日抗戰期間,西遷至雲南昆明,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如今,臺灣清華大學成為中國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只是與大陸的清華大學比較,還是有點遜色。2.中山大學大家知道,中山大學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大學。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 臺灣淡江大學院校介紹
    臺灣淡江大學(英文簡稱:TKU,中文簡稱:淡江),前身為成立於1950年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先後開設三年制及五年制課程,為當時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臺後第一所成立的私立高等教育院校;1958年改制為四年制文理學院;1980年獲準升格為大學。以下是智課選校帝小編整理的臺灣淡江大學院校介紹的相關信息。
  • 為什麼臺灣學生補習成「瘋」?
    不過,爸爸沒有帶他回家,而是直接帶他來到補習班,之後一直忙到7點多才回家。語文、數學、英語,一門課都不會少。林詠盛的情況不是個例。根據臺灣教育部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學年臺灣小學生中平均每10位就有7人參加校外學習活動,學生校外學習支出總額為601.1億元(新臺幣,下同),平均每人花費約6萬元。
  • 我所看到的真實的臺灣
    外婆和舅舅們偶爾會念叨起臺灣的親人,說著那個神秘而富裕的地方的一些真真假假的故事。這就是小時候對臺灣的模糊的印象。這份印象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好奇與嚮往。而成長也讓這份嚮往愈演愈烈。於是,臺灣情結悄悄埋在心中。等待著機會踏上那片神秘未知的土地。
  • 臺灣雙胞胎姐妹湖北高校任教:找到共鳴與快樂
    中新社黃岡12月10日電 題:臺灣雙胞胎姐妹湖北高校任教:找到共鳴與快樂中新社記者 馬芙蓉「我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需要濃烈的文化氛圍去產生共鳴,在這裡最快樂的是有這份共鳴。」近日,提及在湖北黃岡師範學院執教的感受,臺灣雙胞胎姐妹周美華、周敏華如是表示。周美華、周敏華2011年從臺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後,在臺灣東吳大學任教多年。去年11月,姐妹倆與黃岡師範學院籤約,成為該校文學院特聘副教授。「臺灣與大陸教學任務都不重,最大差別在於文化氛圍。」周美華坦言。
  • 專家:中國大陸有能力應對臺灣軍事化
    作者: 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美國宣布向臺灣出售軍事通訊系統。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們都認為,中國大陸有辦法阻止臺灣使用。他們強調,沒有任何美國軍事裝備能夠改變臺灣海峽有利於大陸的力量平衡。大陸能對臺灣軍事化作出實質性和強硬回應。
  • 八極拳這次又震驚了臺灣
    2018年5月15日上海八極門傳承人湯永言先生率眾弟子走進臺灣著名的協和拳館,與中華武術散打搏擊協會、中華民國泰拳協會的職業拳手們進行了友好交流,並與前總統府侍衛總教官陳泰甫老師,黃永融先生針對關於傳武八極在街頭防身實戰與職業擂臺技法運用方面,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
  • 2020校友會中國臺灣最好大學排名,臺灣大學第一
    中國臺灣地區哪所大學綜合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哪些高校躋身2020世界一流大學(8★)、世界高水平大學(7★、6★)和中國一流大學(5★)行列?北京、江蘇和上海分別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躋身全國百強,雄居全國前3甲;全國36所省屬高校躋身百強行列,南昌大學首次躋身前50強。最引人關注的是,華中科技大學打破最近十年排名最高紀錄,插隊「華東五校」晉升全國前7強,堪稱2020年中國大學最大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