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酵母發麵肯定不會酸,直到有一次夏天用酵母發麵,放置在廚房的案板上,因為農忙,所以中午就在地裡勞動沒有回去,沒想到等到下午回家之後,發現發的面不僅僅是膨脹起來,發的原有的兩倍大,而且還從發麵盆中流出來,流到了案板上,並且微微發酸,這一次就讓我知道了
用酵母發麵時間長了也是會變酸的,只是這種情況不常見也不多見,酵母是最適合發麵的,與老面引子和發酵粉相比,酵母不管是從發酵的時間上,還是發麵的質量上,都要比它們好上很多。建議大家在發麵的時候儘量選用酵母,但是要記住選用酵母而不是發酵粉,很多朋友將這兩種東西分不清楚,經常性搞混
酵母是一種高活性的真菌,作為一種微生物,它也是有壽命的,所以在發麵的時候,如果時間過長,那麼在適合的溫度之下,酵母的活性持續發力,將麵粉發酵變大,久而久之發好的麵團就會微微發酸。所以在發麵的時候就要注意查看時間,麵粉和好之後靜置醒發,冬天時最多不超過兩個小時,夏天時一個小時左右基本上就可以醒發好,再就是酵母不比老面,它的活性是老面的幾倍,發酵的時間相當於老面引子來說也要少的多,所以用慣了老面引子的朋友再使用酵母時一定要拿捏好時間
酵母作為有壽命的微生物,它的活性和效能也是有邊界的,不可能無限的讓麵粉醒發。所以如果在發酵麵粉時,酵母的用量過大的話,就有可能將面發酸,發旺,發好的面微微泛黃,而且表面有明顯的起泡,麵團也看起來黏糊糊的
所以在使用酵母發酵麵粉時,就一定要注意用量,寧可少一些,多發一會,也不能圖省事,加大用量,最後將面發酸。一般來說,合適的用量之下,使用酵母將面發酸的情況微乎極微
酵母作為一種有壽命的微生物,也有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一般來說在35攝氏度的環境之下,酵母能夠發揮最大的功效,能夠將麵粉快速的醒發,但是如果問答過高的話,一方面有可能就酵母燙死,麵粉根本發不起來,另一方面有可能刺激了酵母的活性,使得酵母異常的活躍,導致酵母將麵粉發酸,這種情況也是會出現
那如果發酸了該怎麼辦呢?常見的辦法是加入食用鹼中和酸味,使得麵粉的酸性能夠恢復正常水平,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再往麵團裡續面,再給其中加入乾麵粉並且揉勻,再次靜置醒發,並注意查看溫度,確保醒發之後不會再次發酸。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原因和結果,各位小夥伴覺得此次分享如何呢?歡迎關注點讚。(文章是作者辛苦原創,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