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於"長沙晚報",原標題《嶽麓論道技術新時代》,作者:吳鑫礬,36氪經授權轉載。
10月23日, 「長沙·中國1024程式設計師節」拉開帷幕。這是繼九月「數字新經濟 雲開看未來」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之後,在長沙舉辦的中國網際網路業界又一盛會。23日下午,在800多年前朱熹張栻曾經論道的嶽麓書院講堂,中國 IT界的大咖們圍繞主題「見證技術新時代」進行開壇論道,帶來了一場思想與科技創新的盛宴。
軟體定義硬體,軟體定義製造,軟體定義一切。
軟體定義的時代,如何迎接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過去20年,我國軟體產業規模實現了一百多倍的增長,表明軟體是非常適合中國發展的產業。原因是什麼?一是人才,人才是軟體發展的第一資源,中國擁有大量的軟體人才;二是市場,特別是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如果能用好市場,相信軟體產業還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三是政府的作用,一系列政策適時出臺,推動了軟體產業的發展。
倪光南建議,在關鍵技術上自力更生,中國軟體還要向更高水平發展。要有支持開源的軟體政策,要創造較好的回報體系,引導資本來投資開源軟體,構建一個較好的融資方式。要走出軟體發展的誤區,促進軟體的資產化形成制度,讓政府、企業願意將更多資源投到軟體上去,助力中國軟體業提到更高的水平。
「未來十年,軟體產業還能翻上十倍、一百倍,需要開發者的積極參與和構建開發者生態。」 CSDN 創始人&董事長、極客幫創投創始合伙人蔣濤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開源是科技創新的動力。在長沙舉辦程式設計師節活動,就是希望邀請各路英雄一起探討國產技術軟體發展的機遇和新起點。當下,中國迎來建立自己開源核心技術棧的最好時機,裡面將匯集全球程式設計師的智慧。CSDN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開發者(軟體程式設計師)網際網路社區,將積極助力中國軟體產業進一步發展。
對話分為上下兩場,第一場「九問作業系統」是中國IT史上「九大作業系統掌門人」首次齊聚嶽麓書院,對話開源技術創新、論道開源世界的未來,聯動業界共同加快推進國產作業系統建設。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阿里雲研究員、基礎軟體部作業系統團隊負責人、阿里巴巴集團內核團隊創始人之一馬濤,麒麟作業系統常務副總師、教育部國產基礎軟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吳慶波,指令集創始人兼CEO潘愛民,MiniGUI/HybridOS/HVML 開源項目創始人、飛漫軟體總經理魏永明,RT-Thread 創始人及CEO熊譜翔,華為鯤鵬計算領域副總裁、openEular負責人江大勇,翼輝信息董事長、SylixOS 嵌入式作業系統創始人韓輝,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聞歡參加了這場麓山論劍。
從國外的Linux 、Windows到國內鴻蒙、麒麟,作業系統之多讓人應接不暇。哪些是好的作業系統,國產作業系統如何才能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
「九大作業系統掌門人」從國內外作業系統的發展歷史、中國作業系統整體的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作業系統的弱項與優勢,並對面臨未來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建議。
王成錄認為,一個新的系統要成功,一定要創造新的商業空間,第二要給各個產業鏈帶來價值。
馬濤表示,一個作業系統,能讓生態中所有夥伴受益,很大概率會成功。一個系統要成功,一定要有優秀的團隊,這樣才有機會創造新的作業系統、新的未來。
劉聞歡認為,未來作業系統還是百花齊放的狀態,很多領域也會發展起來。但通用領域可能會非常慘痛,可能就一兩家能夠生存。誰能生存?得生態者得天下,得市場者得天下。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麓山對話的第二場是「我們的技術時代」。倪光南和中國第一代程式設計師、金山軟體創始人、WPS 創始人求伯君,與80、90、00 年代技術「後浪」進行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六代技術人對話。傳承與創新,「前浪」與「後浪」,不同時代的程式設計師一起聊「技術時代」,並為中國開發者帶來了建議。
如果你的項目夠優秀,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湖南的報導,請將你的需求與項目BP發送到:hunan@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商務合作請直接聯繫楊先生Tel:1378727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