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而為人,投好胎就是贏在起跑線
早在《三個傻瓜》《地球上的星星》等印度電影中就探討過教育的實質是獲取知識而不是教會成功。即便離這兩部電影上映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教育機構逐漸商業化的事實依然無法改變,甚至變本加厲。私立學校不僅要面試學生還要面試父母,父母不合格孩子也不能入學;公立學校學的是謀生,私立學校學的是如何穩固上流地位。
學習似乎已經不是教育的最重要動機,成功才是。《起跑線》的上映又一次給那些對現今社會教育現狀保持樂觀的人潑了一盆冷水,它講述了在貧富差距巨大的印度社會,一對中產父母是如何用坑蒙拐騙的方式讓女兒進入貴族學校讀書。
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女主米塔一心望女成鳳,希望女兒離開她和丈夫所在的階級,進入上流社會。雖然她和老公憑藉開設服裝店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依然不被上流階級所接納,因為他們出生不好,上的是公立學校,不會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而丈夫拉吉更是從底層躍升到中產的標誌性人物,一口地道的印地語,在生意上遊刃有餘,即便已經富甲一方,依然過著習慣了的生活,喜歡吃印度甜點,喜歡和鄰居們談天說地,會在印度舞曲裡和女兒跳一隻歡快的舞蹈。
米塔用盡渾身解數,從舊城區搬到新城區,付高昂的費用學習上流社會的生活做派,在家裡舉行隆重的派對籠絡人心 ,都不盡人意。正在躊躇之際,店員女兒通過貧困生名額進入當地最好私立學校的事實讓拉吉和米塔心生一計,乾脆搬去貧民窟,冒充窮人得到入學的名額。
在貧民窟裡,拉吉和米塔感受到了完全區別於富人區的生活,窮人區的生活骯髒吵鬧,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但這裡的人開朗熱情,會幫助他們,鄰居希亞姆在誤以為拉吉一家交不起學費的時候,甚至靠碰瓷,撞得滿身傷痕,為拉吉的女兒賺取學費。而在富人區,每個人看似彬彬有禮,實則打心底瞧不起拉吉一家,不和不會說英語的拉吉女兒玩耍,家長們也孤立拉吉和米塔兩人。
拉吉和米塔兩人因為女兒讀書,從富貴到貧窮,從貧窮到富貴,體驗了一把人間四月天,一會兒晴一會兒雨,一會兒又是打雷閃電。富人的生活固然輕鬆舒適,但卻為了穩固地位而刻意攀比,肆意偽裝,甚至不惜犧牲掉別人的權利;而窮人的生活雖艱辛苦澀,也有一種淳樸真摯的快樂。
從貧民窟體驗了一把做窮人後,回到原來生活的拉吉意識到了整個教育體系的荒誕,人們不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擠破頭去競爭私立學校的名額。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了讓孩子們始終待在哪個階層,而他們嘴裡的分享和關愛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的偽善。
02 貧窮教會的善良
電影雖根植於現實,但始終是高於現實的。影片給了這種貧富差距一個美好的結局。從窮人身上學會善良的拉吉決定讓女兒就讀公立學校,放棄在私立學校的入學資格。拉吉說現代教育過於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識而放棄塑造優秀的人品。拉吉守候住了自己的善良,可他的這份善良依然無法撼動那個龐大的唯利是圖的教育體系。
拉吉的貧民窟鄰居感慨富人早就學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兒子進入私立學校落選後,他獨自抹乾眼淚,在兒子面前強顏歡笑。而私立學校的女校長則直言當年自己雖然憑藉貧困生名額進入了最好的私立學校,可依然因為貧富差距無法被其他學生接納,艱難度過學生時代,憑藉苦心造詣成了私立學校的校長 。
雖然出身貧困,可她卻也成了富人階級的幫兇,她直言窮人就算去了私立學校,也會因為高昂的課外支出和其他學生的孤立而無法堅持。與其如此,不如把入學機會讓給更符合私立學校標準的富人孩子。所謂貧困生名額,也不過是私立學校掩人耳目的一個幌子。
善良不適合富人,因為富人不相信眼淚,只有實現階級固化才能穩固他們的地位,他們用一代代的傳承穩固自己的階級地位。而善良似乎在影片中劃在了窮人這邊,但在現實中它就真的能夠貧窮裡生根發芽嗎。影片中表現女主在貧民窟打水時受到的欺辱以及拿糧食配給時的忍氣吞聲,更是側面映射了被壓垮的窮人 。
善良其實無關乎貧富,而關乎信念。這正是學校教育最應該堅持的根本。教育先是育人然後才是授業,這種一切以經濟利益為主的教育模式本末倒置,讓教育失去了評判善惡的功能,而淪為了利益的工具。這才是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理念。貧窮未必能夠堅守住善良,但如果人們都對那些不公平的惡意視而不見,總有一天貧窮會壓垮善良,上流為富不仁,下層為錢搏命。
03 印度電影能否擔當起改變社會的重任。
韓國一部《熔爐》改變了韓國的法律,而《素媛》讓大家對幼童性侵事件得到了空前的關注,《殺人回憶》,《辯護人》等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法律法規的完善。在印度 ,貧富差距,重男輕女,宗教衝突一直在蠶食著印度社會的安全,而以阿米爾汗為首的一批電影人一直在致力於通過電影去改變印度現狀的。
電影這種理想化的文化產物,用來改變現行的社會制度,終歸有些痴人說夢。但也不能否認這一大批作品在民間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缺失的部分,正是由這部分優秀作品的影響力進行了填補。教會人們正確的價值觀,婚戀觀,教育觀,生活觀。電影或許無法改變社會現狀,但它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好的電影可以醍醐灌頂,警醒世人 ,《起跑線》正是這樣一部趣味性和教育意義兼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