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印度片折射的貧富差異下的教育差距,真的扎心了

2021-01-14 嘉方娛樂

01 生而為人,投好胎就是贏在起跑線

早在《三個傻瓜》《地球上的星星》等印度電影中就探討過教育的實質是獲取知識而不是教會成功。即便離這兩部電影上映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教育機構逐漸商業化的事實依然無法改變,甚至變本加厲。私立學校不僅要面試學生還要面試父母,父母不合格孩子也不能入學;公立學校學的是謀生,私立學校學的是如何穩固上流地位。

學習似乎已經不是教育的最重要動機,成功才是。《起跑線》的上映又一次給那些對現今社會教育現狀保持樂觀的人潑了一盆冷水,它講述了在貧富差距巨大的印度社會,一對中產父母是如何用坑蒙拐騙的方式讓女兒進入貴族學校讀書。

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女主米塔一心望女成鳳,希望女兒離開她和丈夫所在的階級,進入上流社會。雖然她和老公憑藉開設服裝店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依然不被上流階級所接納,因為他們出生不好,上的是公立學校,不會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而丈夫拉吉更是從底層躍升到中產的標誌性人物,一口地道的印地語,在生意上遊刃有餘,即便已經富甲一方,依然過著習慣了的生活,喜歡吃印度甜點,喜歡和鄰居們談天說地,會在印度舞曲裡和女兒跳一隻歡快的舞蹈。

米塔用盡渾身解數,從舊城區搬到新城區,付高昂的費用學習上流社會的生活做派,在家裡舉行隆重的派對籠絡人心 ,都不盡人意。正在躊躇之際,店員女兒通過貧困生名額進入當地最好私立學校的事實讓拉吉和米塔心生一計,乾脆搬去貧民窟,冒充窮人得到入學的名額。

在貧民窟裡,拉吉和米塔感受到了完全區別於富人區的生活,窮人區的生活骯髒吵鬧,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但這裡的人開朗熱情,會幫助他們,鄰居希亞姆在誤以為拉吉一家交不起學費的時候,甚至靠碰瓷,撞得滿身傷痕,為拉吉的女兒賺取學費。而在富人區,每個人看似彬彬有禮,實則打心底瞧不起拉吉一家,不和不會說英語的拉吉女兒玩耍,家長們也孤立拉吉和米塔兩人。

拉吉和米塔兩人因為女兒讀書,從富貴到貧窮,從貧窮到富貴,體驗了一把人間四月天,一會兒晴一會兒雨,一會兒又是打雷閃電。富人的生活固然輕鬆舒適,但卻為了穩固地位而刻意攀比,肆意偽裝,甚至不惜犧牲掉別人的權利;而窮人的生活雖艱辛苦澀,也有一種淳樸真摯的快樂。

從貧民窟體驗了一把做窮人後,回到原來生活的拉吉意識到了整個教育體系的荒誕,人們不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擠破頭去競爭私立學校的名額。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了讓孩子們始終待在哪個階層,而他們嘴裡的分享和關愛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的偽善。

02 貧窮教會的善良

電影雖根植於現實,但始終是高於現實的。影片給了這種貧富差距一個美好的結局。從窮人身上學會善良的拉吉決定讓女兒就讀公立學校,放棄在私立學校的入學資格。拉吉說現代教育過於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識而放棄塑造優秀的人品。拉吉守候住了自己的善良,可他的這份善良依然無法撼動那個龐大的唯利是圖的教育體系。

拉吉的貧民窟鄰居感慨富人早就學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兒子進入私立學校落選後,他獨自抹乾眼淚,在兒子面前強顏歡笑。而私立學校的女校長則直言當年自己雖然憑藉貧困生名額進入了最好的私立學校,可依然因為貧富差距無法被其他學生接納,艱難度過學生時代,憑藉苦心造詣成了私立學校的校長 。

雖然出身貧困,可她卻也成了富人階級的幫兇,她直言窮人就算去了私立學校,也會因為高昂的課外支出和其他學生的孤立而無法堅持。與其如此,不如把入學機會讓給更符合私立學校標準的富人孩子。所謂貧困生名額,也不過是私立學校掩人耳目的一個幌子。

善良不適合富人,因為富人不相信眼淚,只有實現階級固化才能穩固他們的地位,他們用一代代的傳承穩固自己的階級地位。而善良似乎在影片中劃在了窮人這邊,但在現實中它就真的能夠貧窮裡生根發芽嗎。影片中表現女主在貧民窟打水時受到的欺辱以及拿糧食配給時的忍氣吞聲,更是側面映射了被壓垮的窮人 。

善良其實無關乎貧富,而關乎信念。這正是學校教育最應該堅持的根本。教育先是育人然後才是授業,這種一切以經濟利益為主的教育模式本末倒置,讓教育失去了評判善惡的功能,而淪為了利益的工具。這才是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理念。貧窮未必能夠堅守住善良,但如果人們都對那些不公平的惡意視而不見,總有一天貧窮會壓垮善良,上流為富不仁,下層為錢搏命。

03 印度電影能否擔當起改變社會的重任。

韓國一部《熔爐》改變了韓國的法律,而《素媛》讓大家對幼童性侵事件得到了空前的關注,《殺人回憶》,《辯護人》等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法律法規的完善。在印度 ,貧富差距,重男輕女,宗教衝突一直在蠶食著印度社會的安全,而以阿米爾汗為首的一批電影人一直在致力於通過電影去改變印度現狀的。

電影這種理想化的文化產物,用來改變現行的社會制度,終歸有些痴人說夢。但也不能否認這一大批作品在民間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缺失的部分,正是由這部分優秀作品的影響力進行了填補。教會人們正確的價值觀,婚戀觀,教育觀,生活觀。電影或許無法改變社會現狀,但它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好的電影可以醍醐灌頂,警醒世人 ,《起跑線》正是這樣一部趣味性和教育意義兼具的作品。

相關焦點

  • 打砸搶的川普粉絲,暴露了美國教育的貧富差距
    在或震驚或調侃之餘,也可以從中看出當今美國不可調和的貧富差異。這種差異在教育上也有所反映。曾在美國矽谷擔任工程師的憨爸,用自己曾經的經歷,帶讀者感受美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之間巨大的差異,直面美國教育的貧富差距。 作者:憨爸 本文原文來自:憨爸在美國 01.
  • 哪一瞬間,讓你感覺貧富差距特別大?
    很多人在罵羅志祥的同時也在感慨,現在的貧富差距太大了。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人出生就在羅馬,這是一句很不公平的話,卻也是現在社會最扎心的貧富差距。當班主任在在辦公室看名字的時候,一個孩子走了過來哭著說:「我知道我的名字被寫得最多,但真的不是我偷的」。老師問他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的名字被寫得最多時,他說:"因為我是班裡唯一一個買不起鋼筆的孩子」。
  • 胡智榮:中國教育資源不平衡 貧富差距被逐步擴大
    教育資源集中在大城市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在博鰲論壇「共同發展:教育的使命」分論壇上愛浪凱旋集團董事長、胡智榮基金主席、山東省政協常委胡智榮對中國教育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目前中國教育的問題在於缺乏好的師資力量。由於教師資源分配不平衡,教育水平有差異導致經濟社會出現了不平衡的一面。
  • 日本如何縮小貧富差距?
    雖然是兩個概念,也就是說,「貧困」的質量不一樣,但是,貧富差距的內涵是一樣。跟我們中國一樣,日本的貧富差距,首先是城鄉差別造成的。但是,日本解決城鄉貧富差距的時間表,要比我們中國來得早。嚴格說來,日本是從明治維新時期開始,著手解決城鄉差別。首先採取的措施,是解決「教育的貧富差距」。
  • 徵收贈與稅和遺產稅是否解能決貧富差距問題?
    最近關於遺產稅與贈與稅的討論又開始了,很多專家認為徵收的目的是解決貧富差距,然而徵收這兩項稅,真的能夠解決貧富差異問題麼?首先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弄清楚什麼原因導致的貧富差距,富人和窮人的差別其實不僅僅是財富,而是很多富人手裡掌握更多的社會資源。僅僅拿走富人的部分錢財是改變不了貧富差距的,合理分配社會資源才是解決貧富差距的根本。為什麼選擇遺產稅和贈與稅,而不是通過完善的個稅等其他方稅務制度去解決呢?
  • 貧富差距腐蝕美國社會
    50年前,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大師阿西莫夫曾預言,「越來越多的人物質上會變得富有,但他們與更大多數人之間的貧富差距也會拉大」。這恰恰成為當下美國社會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真實寫照消除誤解貧窮不只是少數美國人的經歷在美國,貧富差距並不是一個新話題。
  • 縮小貧富差距的難與易
    從國際視角來看,各國現代化的過程都存在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迅速增長,但同時也出現了社會貧富分化的趨勢。如何縮小貧富差距,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們應對這個挑戰既有比他們有利的地方,也有比他們不利的地方。我們有利的地方主要是:第一,中國通過30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的綜合實力和財政收入增長很快。
  • 貧富差距能否成為愛情的代溝?
    過大的貧富差距自然也有其不好的一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首先,過大的貧富差距會給其中一方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家庭地位不平等。這種問題在平時可能還不明顯,但夫妻之間難免有些磕磕絆絆,吵架拌嘴在所難免。這時當資優者以此提及,其中處於弱勢的一方該如何自處?即便對方不明說,潛意識中也難免自卑,為感情埋下潛在隱患。
  • 六個家庭同遊,六種不同的孩子,映射出了真實的貧富差距
    六個家庭同遊,六種不同的孩子,映射出了真實的貧富差距 孩子放了暑假,為了舒緩學習了一個學期的疲憊,也為了開拓孩子的視野,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和孩子一起報個旅行團出門遠行。朱莉也是這麼想的,和大多數人有所不同的是,她不是報旅行團,而是和兒子幾個要好同學的家長商量了一下,大家一起出遊。
  • 工藤新一和毛利蘭的貧富差距真的很大
    名偵探柯南》中新一和小蘭的貧富差距真的很大嗎?答案是不可置疑的,差距確實很大,首先,拿房子來說,工藤新一家有個超級大的別墅,而且還有底下圖書室,而且家裡的配置都是最好的,這是典型的豪宅。毛利蘭只是住的是普通的房子,住一起也差不多,一樓是咖啡廳,二樓是偵探事務所,三樓就是住的地方了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毛利蘭他家住的也是很普通,但是貧富差距的顯現不只是在這個方面
  • 獨家丨國研中心丁一凡:「一帶一路」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
    在新形勢下,如何理解「一帶一路」倡議與經濟全球化的關係?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丁一凡,他在採訪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政府和市場共同參與的新型全球化模式,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差異。丁一凡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經濟全球化、國際金融危機、中美關係等。
  • 諾獎得主談如何解決貧富差距問題
    當今世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各國、全人類都必須面對的問題。財富過度集中的現狀就如一個蘑菇,巨大的蘑菇頭代表著社會絕大多數資源都保留給了頂層的1%,而剩餘99%的人口只能爭相搶奪細細的根莖所代表的一點點資源。
  • 菲律賓貧富差距有多大?同處首都,為何卻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菲律賓貧富差距有多大?經濟被百萬華人操控,卻有400萬貧民蝸居首都?大家好啊,我是球哥,今天就讓球哥帶著大家一起領略一下菲律賓的貧富差距吧?這裡球哥還想提醒大家一句,喜歡球哥視頻的朋友們,記得關注球哥哦!咱們先來看下菲律賓。
  • 諾獎經濟學家:為什麼中國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關鍵是看技能等級之間相差有多遠,所以它和我們的貧富差距有什麼關係,我們還是看兩個關係,我跟大家一起做一個假設的實驗,我們想比較一下,比較富國和窮國,他們的生產模式在全球化之前和全球化之後情況有什麼差異。
  • 廣東經濟的貧富差距
    然而,即便廣東GDP已經超越全球9成的國家,逼近韓國和俄羅斯等國家,但是卻仍存在發展不平衡的貧富差距問題。對於經濟第一強省來說,這個問題有點尷尬。一方面,廣州和深圳雙核驅動,一路絕塵,佛山緊隨其後成為第三個GDP萬億俱樂部成員;另一方面,在城市發展上,廣東的貧富差距比江蘇和山東差了一截……根據GDP百強城市的統計,山東的16個城市僅有一個未入圍,整體齊頭並進,而江蘇的13個城市更是全部入圍,百花齊放。
  • 清華大學教授的擔憂:貧富差距過大、管理難度巨大,是否有必要?
    中國當下社會貧富差距較大,到底會影響什麼?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朝代的更迭,多數發生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因此從歷史上來看,中國始終有著高度的文明,人更加文明,也更容易管理。
  • 26個人掌握全球一半財富,科技進步能夠縮減貧富差距嗎
    26人手握全球過半財富,不斷進步的科技在擴大貧富差距 最近聯合國秘書長古雷斯特搞了一番演講,其中就講到了關於貧富差距的問題,他表示全球的財富有以上掌握在26個人的手裡,這可真是太恐怖了,說好的貧富差距在日益縮小,結果全球70億人的財富,居然只跟26個富人旗鼓相當
  • 貧富差距為什麼越來越大?
    2020年的數據我沒找到,但我相信,貧富差距肯定是進一步加大。美股的長期大牛市,就是導致貧富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打個比方,張三持有100萬股票,李四隻持有1萬股票。大牛市來了,兩個人持有的股票都翻倍了,張三的資產變為200萬,而李四的資產變為2萬,差距越來越大。
  • 央行最新報告揭秘:中國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顯然,美國的貧富差距比中國更嚴重,甚至已經超出了「二八定律」(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事實上,美國的貧富差距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也屬於負面案例。而且我認為美國的現狀是非常需要我們引以為戒的。最近我在研究美國的民粹主義和反智現象,我發現美國民粹崛起和反智盛行,除了有教育方面的因素之外,貧富差距過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 獨特視角看美國,貧富差距巨大,繁華與破敗並存!
    雖然美國城市建築繁華、高樓林立,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但美國的貧富差距巨大。白天與黑夜的城市判若兩人。白天城市裡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非常熱鬧。而到了夜晚則成了毒販流浪者以及暴力的聚居地。像紐約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都有無數的流浪者。白天他們會去公園等公共場所而到了晚上,他們則流落街頭,非常落魄。他們需要找到工作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