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COSPLAY、動漫、遊戲作品中,三國相關作品高達三位數以上,在這個數字的背後,潛藏著日本人對三國怎樣的情懷?
國人對三國的喜愛自然不言而喻,而日本人也對三國的歷史津津樂道,的確耐人尋味。別的不說,日本的「三國迷」遍布全國,光「三國迷俱樂部」就有上百個,各類三國相關的動漫、遊戲作品也高達三位數。這,又是為什麼呢?三國在日本,是怎樣「火」起來的呢?
三國在日本的走紅其實挺晚。實際上,且不說身為前四史之一的《三國志》在問世後的一千餘年時間內沒有進入日本,就連《三國演義》何時進入日本都很難考證。目前的說法大概是14世紀末,一部叫《太平記》的作品第一次對三國時期的故事有了演繹;而等到《三國演義》被廣泛的提到已經是17世紀的事情了。
那麼,回到正題。能讓現在的日本人——上到八十老漢下到中二宅男再到懷春少女,都對三國歷史津津樂道,直接原因絕不會是相對晦澀的原著,有沒有一部更通俗、更易懂的作品,讓這段歷史如此的深入人心呢?有!
從一日獨輝到百家爭鳴
說起三國歷史的通俗化第一槍,那必須要提到日本通俗文學大師吉川英治的《三國志》。這部作品從1939年開始在報紙上連載了4年,重人而輕戰,三國歷史被大大濃縮,只突出了喜聞樂見的段子和英雄人物。該作影響深遠,成為了二戰後日本三國熱的源頭。但若論起對現代的日本人影響最大的三國相關作品,卻不是這一部,而是橫山光輝創作的漫畫——《三國志》。
橫山光輝的《三國志》漫畫,畫面細膩,畫風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影響深遠。1971年,橫山光輝37歲。在這一年,他以《三國演義》為原型創作的漫畫《三國志》開始了長達15年的連載馬拉松(又被通稱為《橫山光輝三國志》),單行本發行了60卷以上,累計發行量突破5000萬冊。雖然用現代的眼光看,長著一張張阿部高和類似臉的人物顯得略雷,劇情也稱不上多麼嚴謹,但在那個年代絕對是各種「狂拽酷霸帥」。《橫山光輝三國志》的影響十分巨大,成為不少日本三國控的「啟蒙」,說日漫中各種三國人物的基本造型由此確立也並不為過。時至今日,在2CH關於三國的討論串上,你也經常能看見這部作品被人提及。
三國動漫的時光變遷——正統與流行的激戰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的三國漫畫還是能看見《橫山光輝三國志》的影子。在後橫山時代,人物設定雖然風格迥異,但是基本不會太脫離《三國演義》的發展軌跡。其中最有名的作品當屬1994年開始連載,李學仁原著、王欣太繪畫的《蒼天航路》;以及1993年開始連載的穿越漫畫《龍狼傳》。
四大原因讓三國走紅日本
一、趕上好時候了。一部作品在恰當的時候出現是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的,這點在中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聖鬥士》。《聖鬥士》的單行本銷量卷均不足100萬冊,這點比很多名作都要遜色不少;如果從今天的眼光看,《聖鬥士》的設定硬傷也挺多,但是在那個年代,《聖鬥士》的出現無疑影響了大批的中國青少年,無數粉絲至今為之狂熱。
雖然是不同的作品,但是道理是相通的,由吉川英治的《三國志》點燃熱情,並由《橫山光輝》的出色演繹形成了升華,給那個年代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二、三國歷史本身的魅力所在。三國能成為中國老百姓的最愛,《三國演義》固然功不可沒;但是民間如果沒有相應的熱情,故事本身如果不是極富魅力,這段歷史如果沒有觀眾喜聞樂見的經典場面,也不會達到街知巷聞的程度。就這一點而言,在日本也是一樣的。
三、大量的英雄人物有加分,三國題材本身大量的英雄人物,和動畫、漫畫、遊戲屬性高度契合。劉關張的兄弟情、趙雲的單騎救主、諸葛亮的能謀善斷、呂布的勇武…這些極富魅力的英雄人物身上有著超越民族、超越歷史的閃光點,能夠被日本群眾接受、認同甚至崇拜。《海月姬》裡有一個情節:三國宅女跑去拜關帝廟——日本也有關帝廟,可見這種英雄人物的認同度。更重要的是,這些性格各異、能文能武的英雄人物數量龐大,本身又和ACG屬性非常契合,給了漫畫家無窮的創作空間和想像空間。
四、三國歷史本身是一齣悲劇。這些名噪一時的英雄最後誰也沒能一統中原。曹操赤壁戰敗、諸葛亮北伐未果先病逝……這種濃烈又悲壯的色彩和日本人的審美極度契合,因而接受度相當高。
三國文化作為漢文化圈共有的歷史瑰寶,將中日兩國的文化譜系與精神屬性維繫在一起,動漫+歷史的絕配成就中日間一段佳話。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傳遞友誼
回復以下『關鍵詞』,小編君給你想要的答案:
77動漫| 漫品 | 旗漫動漫 | 新品 | 新聞 | 熱點 | 加盟方式 | 品牌優勢 |2015年漫展|
77動漫是杭州旗漫動漫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集動漫衍生品設計、開發、生產與銷售,和自有品牌連鎖經營的專業動漫衍生類運營體系。77動漫連鎖店今已遍布全國,擁有上百萬會員消費群,連鎖經營網絡和市場影響率正在呈幾何式增長。14年初推出的漫品風尚休閒館,以動漫休閒飲品和動漫周邊銷售相結合的新型動漫店模式,一上市便受到了行業及市場的一致好評,為動漫產業發展探尋到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