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的動漫題材有些單一了,所以今天想換個題材。小編前幾天追劇的時候,原本想看一下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但是因為收費,所以就打算放棄了,搜索的時候目光一掃,看到了一部三國演義動畫版。因為貌似小時候看過一部分,所以抱著重溫童年的目的,就點擊去看了,這一看,就是整整五十二集。
其實作為一集只有二十四分鐘的動漫,想要用五十二集的篇幅將三國從東漢末年詳細地拍到三國歸晉是不可能的。所以三國演義動畫版從原著的角度來看,缺少的情節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即使篇幅緊張,動畫版三國還是儘量用心地表達出了部分劇情,其實說白了就是蜀國的劇情。三國演義捧劉貶曹,這是它的特點,很多人說這麼寫不太好,其實還是有原因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它對漢室來說就是亂臣賊子,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況且還是漢室宗親,對於大漢,他就是正義的。不論劇情怎麼偏重,這對年少時的我們來說並不重要,吸引我們的,是劇情本身。
三國動漫這部作品是中日合拍的,其實大家也能看出來,作為一部09年的動漫作品,三國的人物和模型設計,都有著日本的技術加成,但是畫風這一點,確是十足的國風。小的時候,貂蟬是我認為最美的女子;呂布是當之無愧的戰神;曹操是野心勃勃的大壞蛋;劉備是仁義的老好人;單騎救主的趙雲是勇猛的;周瑜是氣量小的偽君子;而諸葛亮,就是童年無所不能的偶像。除了人物的精美設計,三國的bgm也是有寓意的,爭鋒的金;四季的木;川流不息的水;夢在燃燒的火;一捧江山在掌握的土。五行相生相剋,構成了這個世界,也見證了亂世的英雄讚歌。
這部動漫最打動童年的我的就是劇情的刻畫。小時候沒什麼概念,只知道劉備的蜀漢是好的,曹操的曹魏是壞的。當諸葛亮借東風助周瑜火燒赤壁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當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是何等的霸氣。趙雲單騎救主的時候,是何等的銳不可當。但是,當諸葛亮七星燈滅的時候,是多麼的哀傷。當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的時候,是多麼的悽涼。當趙雲北伐未成,身著盔甲去世時,又是多麼的悲壯。老實說,小時候的我,看到這些英雄黯然消逝的時候,真的要哭出來了,仿佛死去的是一個要好的朋友。
我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這部動漫,09年的時候很多人都在上小學。那個時候各大動漫頻道都在放三國演義,小賣部裡的乾脆麵裡也有卡片。那段時間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買一大包幹脆面,一股腦全拆開;或者是跟著買乾脆麵的人,等他把卡片丟了再去撿。即使年少的時候那麼努力,還是沒有收集到那一百多張卡,不過直到今天,我還留著那些三國人物卡(前幾天看某魚竟然賣到兩塊錢一張)。
其實直到今天,三國動漫已經過去十一年了,但是相比較現在國內的很多動漫,它還是算得上上品。這是一部浸入了製作者愛的作品,五行bgm的設計,每一個人物形象的設計,即便是一棵樹,一朵花,都融入了感情。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貂蟬原著最後跟了曹操,但是在動漫中,她在董卓被殺後,就獨自流淚離開了呂布。這可以說是作者的私心吧,他不想這個淪為權力鬥爭犧牲品的苦命女子再受到傷害了,離開是她最好的結局。正是因為融入了感情,所以這才是一部好作品。
可能有人說,刪除了大量劇情的動畫版三國算不上好。但是三國動漫的受眾就是青少年,即使刪除了很多劇情,但它依然給年少時的我們打開了一扇歷史的大門,給我們的童年埋下了一顆求知的種子。我直到今天還記得,三國演義動漫在最後一集三國歸晉的片尾,採用了蜀漢人物模型展示的方式完成告別。「好長啊,這一輪四季,要用百年來更替」,「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分分合合尋大義,總在這方天與地」,「冥冥之中找玄機,彈指間,九九歸一」。自東漢末年,到三國歸晉,近百年的亂世終於統一,同根而生的三國英雄,用鮮血廝殺,到頭來還是被吞併統一。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歷史的趨勢,也是在少年時,三國演義動漫給我最大的影響。
你喜歡動漫版三國嗎?歡迎評論交流。
更多精彩,請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