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6 07:11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董小易
1月6號應該是讓全國「星戰」迷們感到很興奮的一天。因為,在比北美延遲了20多天後,《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終於登陸全國院線。
《俠盜一號》在北美上映首日票房達29.1億美元,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5%。是的,這是一部《外傳》,即在《星球大戰》主線劇情以外的一個獨立的衍生故事,故事的主角基本都是全新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星戰4:新希望》前的一點點時間裡,也就是《星戰前傳系列》之後。
知乎網友「比艾詩人」做的時間線圖。
在這個時代裡,戰火頻燃、紛爭不斷,一群有志之士集結在一起,計劃盜走帝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死星」的設計圖。其實,《俠盜一號》最大的任務是「填坑」:《新希望》裡莉亞公主手中的「死星」設計圖是哪裡來的?為何「死星」會有如此致命的設計缺陷?
「承上啟下」的《俠盜一號》裡,出現了不少經典系列裡的人物,比如黑武士達斯·維德,老謀深算的塔金總督,還有莉亞公主等,相信不管是哪一位出現在鏡頭上,「星戰」迷們都會尖叫。(至於為什麼尖叫,晚一點告訴你們。)
當然啦,你們更關心的可能是電影裡兩位華人演員,甄子丹和姜文。可以說,這兩位貢獻了華人進軍好萊塢大片的歷史上戲份最重的演出,真的沒有打、醬、油。這個下文也會講。
甄子丹和姜文
非星戰粉也看得懂,不過你可以先看看谷阿莫
擁有獨立故事的《俠盜一號》號稱「對非星戰迷也很友好」,那麼,到底友好不友好?
作為非「星戰」迷的記者5號提前進行了看片,覺得前半個小時不怎麼友好。因為沒有「星戰」的背景知識託底,前半段需要比較集中注意力去理解電影中出現的各種「生詞」,對於電影中人物的行為動機也是一頭霧水。
不過半個小時後,主線人物、故事逐漸清晰,即使沒有相關背景知識,也能順利理解。(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好萊塢大片的續集向來如此,照顧到多數的觀眾的同時,又能給鐵桿粉絲一些小彩蛋作為福利。)
有「機智」的網友為非「星戰」粉提供了《俠盜一號》正確的打開方式:「去電影院前看《12分鐘看完12小時的<星球大戰1-6>集Star Wars》和谷阿莫的《5分鐘看完2015電影<星球大戰>7》,基本上就知道前7部講的內容了」,「建議先看一下《新希望》再看這部,觀影體驗會有質的提升。」
死星
不提醒你的話可能看不出這些人物是CG做的
這部電影對於「星戰」粉也許別有意義。
知乎網友「地瓜」這樣形容:「講真,這部片我看得有些熱淚盈眶。(上一部)《原力覺醒》並不令我特別滿意,歸根到底就是因為它太保守,完全復刻了《新希望》的模式,我希望看到既能秉承星戰精神、又能做出創新的電影,《俠盜一號》做到了。它以一種別樣的方式為星戰宇宙拼上那一塊缺失很久的拼圖,(讓人)更深刻地明白人物所做出的選擇與犧牲背後的意義。」
塔金總督和莉亞公主的出現可能會讓「星戰」迷們熱淚盈眶。 在1977年的《星球大戰》版本裡, 由彼得·庫欣飾演反派塔金總督,而40年後的2017年,製作團隊用CG技術讓這位在1994年已經離開人世的老先生再次出現在了銀幕上。是的,雖然動態的光影略微有些不協調,但如果沒有經過提醒的話,普通觀眾根本不會意識到這個人物是由CG技術來完成的。
塔金總督
莉亞公主也是同理。在《新希望》中飾演莉亞公主的凱麗·費雪上個月剛剛過世,而CG技術讓她在片尾時刻重新站在了鏡頭前,以年輕的面孔說出經典臺詞:「HOPE。」
難怪《俠盜一號》在北美上映時,有幾位老年影迷看到結尾處老淚縱橫。
莉亞公主
甄子丹和姜文出演了最有存在感的兩位華人英雄
華語觀眾最關心的應該是甄子丹和姜文二位吧。憑良心講,他們這次在電影中真沒有打醬油,角色都還挺重要的(雖然他們加入起義軍的過程有點莫名其妙,路上和女主說了兩句話,就開始幫女主出生入死打反派了,動機模糊)。
甄子丹在劇中飾演一個神神叨叨、雙目失明的武術大師,技能還比較酷炫,他可以用「原力」感知別人的氣場,靠耳朵就能辨別子彈來的方向,一根盲仗還能變成弓箭射出子彈。這個設定,有點像「四大名捕」裡坐在輪椅上的「無情」。所以,有美國影評人說甄子丹扮演的齊魯·英威是全片中「最出彩的角色」。
甄子丹用盲杖以一頂百。有人評論:葉問師傅,您走錯片場了。
至於姜文的存在感就要弱一些,說實在話,這個角色換任何一個亞裔的硬漢類型的演員都能來演。
因此,知乎上也有一個提問:姜文為什麼要演《星球大戰》?大家的討論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最搞笑的可能是下面這個:↓
易早:姜文我不知道,甄子丹一上飛船,我要打十個,地球人不是東亞病夫
姜文自己好像說過,之所以接演《星球大戰》,是因為想去好萊塢學習下人家是怎麼拍片的。聯想到「007」主演丹尼爾·克雷格為了過把「星戰」癮,甘願套上盔甲不露臉,出演一個4句臺詞、出場時間不過20秒的「白兵」,或許也不難理解姜文對這個超級IP的認可。
丹尼爾·克雷格客串的白兵
另外,甄、姜二人的鬥嘴,可能是這部電影裡為數不多的笑點之一了。
姜文的造型,被人說是「銀河通緝犯張麻子」
這些花邊可能會讓你覺得有點意思
1、甄子丹的角色本來不盲,他跟導演提議改成盲人。增加了笑點也增加了對「原力」的體會。拍片時,他得戴上特製『美瞳』,每三個小時就得取下來讓眼睛休息一下。盲仗的設計也有甄子丹的親自參與。
2、甄子丹本來對製作周期有些猶豫(在倫敦長達5個月時間的拍攝),但因為兒子是個星戰迷,因此他推掉了一些其他電影專心拍《星戰》。
3、出品方之一華特·迪士尼公司在看到《俠盜一號》的初剪版後很不滿意,覺得太過輕快,有重大修改的必要,因此邀請知名編劇託尼·吉爾羅伊重寫部分劇本,召集演員重拍鏡頭。正式上映版與預告片版差了將近40%,重拍了近30場戲。知情人說:「《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熱映把影片標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們要對系列和影迷負責,盡我們所能拍出最好的影片。」(論一個專業工作室的自我修養)
4、《俠盜一號》首映當天票房高達29.1億美元,這幫助迪士尼成為首個單年票房突破70億美元紀錄的工作室。
5、全片笑點的另外一位貢獻者是「謝耳朵」附體的傲嬌機器人K-2。
6、輕鬆一下,《俠盜一號》在北美上映時,有「白兵」到現場「檢閱」觀眾。(「城會玩」!)
白兵檢閱觀眾。來源:知乎,作者:匿名
結尾處,來個小小的總結吧(滿分五顆星):
視效/音效:★★★★★
劇情:★★★
幽默:★★
缺點:典型好萊塢大片,無太多意外之喜,如果不愛好萊塢大片的,可能會全程冷漠臉(比如我)。
總體:7.5分
適宜人群:星戰粉絲、特效大片愛好者、甄子丹/姜文粉絲
建議分級:10歲以上青少年(無少兒不宜情節,但由於太空大戰場景過多,不建議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和低齡兒童觀影)
14836579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