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
經歷了今年春節後長達三個月的陰跌後,國內生豬價格回暖趨勢明顯。
7月的第一天,生豬價格就迎來開門紅,各地豬價紛紛飄紅,豬價上漲勢頭迅猛,生豬價格最高地區一斤已經突破20元關口,近期豬價低迷的華北、東北地區也成功地進入了18元區間。豬肉價格又將拉至新高,各種跡象表明,消費者想要吃到便宜豬肉,幾乎很難實現了。
7月豬價迎來開門紅,下半年會不會突破去年高點?
去年以來豬價最高點的時候,市場之上雖然生豬稀缺,但豬肉並不缺少,只不過是新鮮的豬肉由於出欄量較少,顯得少了很多,儲備肉和進口冷凍肉還是供應比較充足的。
今年下半年的情況跟去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近期已經暫停了進口豬肉的進口,失去了冷凍肉的供應,再加上夏季時是全年生豬出欄量最少的季節,這就形成了業內共同認為的缺肉又缺豬。這樣的行情會形成豬肉嚴重稀缺,價格漲幅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強。
「進入6月,豬價漲勢進一步加快,截止目前,豬價較5月15日最低點回漲約8元/公斤,較6月初的29元/公斤亦上漲近6元/公斤,月累計漲幅超20%,較上月階段性低位價格漲幅超30%。」搜豬網分析師馮永輝表示,伴隨生豬價格的持續暴漲,豬肉價格也持續回升,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豬肉平均價已連續上漲4周至45元/公斤附近。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凌雲也表示,端午假期剛過,國內生豬價格逆勢上行。吉遼地區漲幅最,大良雜豬價格由節前32.6-33.0元/公斤強勢上漲至節後34.6-35.0元/公斤,漲幅達6.1%。受其拉動,國內生豬價格亦不同程度走高。據監測,進入6月份以後,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震蕩上行,均價由30.44元/公斤一度上漲至35.76元/公斤,漲幅高達17.48%。
自2020年4月份起,農業農村部相繼開展了兩次生豬調運嚴打行動,第一次嚴打行動恰逢豬價下行期,由於豬價跌勢過快,難以對行情起到明顯的拉動作用。而第二次嚴打行動開始於豬價上漲初期,由於生豬調運阻力加大,南方銷區看漲情緒增濃,大場連續多日上調豬價。
此外,進入6月份,南方降雨天氣增多,養殖端惜售情緒愈發濃重。而目前降雨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附近,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防汛、防疫壓力增加,尤其是持續暴雨引發的洪澇、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對非瘟的傳播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據卓創了解,由於頻繁降雨導致豬車、豬場消毒難以跟進,近期南方部分地區疫情零星復發,規模豬場、散戶均有中標情況,復產腳步放緩。
部分業內認為產能恢復緩慢,對下半年行情再度賭漲。
新希望、正邦等龍頭公司繼續大手筆加碼產能
雖然前期生豬價格經歷過一輪顯著下行,但仍未熄滅龍企布局產能的熱情。
6月30日,正邦科技公告,擬向控股股東正邦集團等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0億元,擬用於霑化正邦存欄10萬頭生豬的育肥場「種養結合」基地建設項目、陳莊育肥場「種養結合」基地等15個項目,涉及金額32.19億元,剩餘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正邦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的生豬養殖業務主要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全國核心養豬區域,已經累積發展了廣泛而穩定的客戶群體,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生產的產品可以依託公司現有的營銷渠道完成銷售。同時,隨著養殖行業的規模化進程逐步推進,公司依託現有產業鏈技術優勢,組建養殖技術服務團隊,為中小規模生豬養殖場提供養殖綜合服務方案,有利於本次募投項目產品的市場推廣。
當日,另一生豬養殖行業龍頭新希望也公告表示,擬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建設12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33.41億元,計劃新增生豬養殖285萬頭。本次計劃投資中,固定資產投資17.93億元,生物性資產和流動資金投資15.48億元。
新希望稱,該項目的實施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對優勢養殖資源的佔有率,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與盈利能力,不僅有利於推進公司的區域產業布局,更能為當地肉品供應和肉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推動當地豬品種改良,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事實上,在當前養豬盈利水平高企的背景下,除龍企不斷加碼外,國內生豬養殖產能整體布局熱情均呈現高漲態勢。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74萬家在業、存續的豬養殖企業。截至6月30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1-5月新增超過6萬家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同比增長97%。今年新增的豬養殖企業,主要分布在農、林、牧、漁業,且超七成為個體工商戶。地域分布上看,河北、雲南和山東三個省份的相關企業數量總和,約佔全國企業總量的三分之一。